19世纪被戏称西方亚病夫与东亚病夫的两个近代超庞大帝国。
都曾独霸一方垄断区域贸易。
集中权力的大型帝国,在古代是优势型态,皇权强大能拨更多人力分工发展政权所需的技
术。
还能调动优势人力物资碾过周围蛮夷。
但之后工业科技海上殖民贸易发展快速。
旧式大型帝国效率低落,也无法即时感受危险。
看看18-20世纪初土崩瓦解的奥图曼帝国奋斗史,早在18世纪末就洋务军事改革,比清朝
更早接受西方科技,
甚至曾用压倒性连珠枪火力优势
屠杀进攻的沙俄军队。
最后仍被列强鱼肉分尸,丢掉90%领土控制区。
再看看明清中国,至少大致能留全尸,还能多次重生继续二转三转。
其实...中国已经很幸运了。
若清末美国不在意门户开放,
列强决定分尸分赃的话.........
少量传教士引进科技影响,对于史前恐龙等级的庞大旧帝国,注定是杯水车薪,几乎船过
水无痕。
无论明末或清初,有战争需求都没少利用过传教士洋人帮忙铸砲
但利用完国家安定了,必定就丢一边,只以实用主义来短暂利用而已
无法真正改变庞大的朝野社会。
....若是影响一个乡或县或部落或藩,还比较容易看到更深的成效。
什么危机意识,在外族能打进内陆京城重地之前几乎很难产生。
徐光启与传教士仿造洋砲也是被
入塞发生时才获旨监造。
英法联军杀进天津北京才有洋务运动的动力。
因为朝野中央高层被迫面对现实。
平时即使红毛来吵闹,也只是远的要命的边陲冲突,
牺牲个几百几千或几万,重要性根本不如处理内陆某省县的天灾。
用庞大帝国的人力物力可承受伤亡
去抵销掉,或送蛮夷一点边陲利益,对中央朝廷是无关痛痒,
回报上奏的看法还是天朝恢复安全,或成最大赢家,蛮夷问题已解决,end.
日本幕末那种各边陲快速反应改革,最后联手打倒中央。
其实有封建体制因素,外样藩国本身就是具体而微的小国。
锁国时期照样玩走私,连西式工业机械厂房都引进建立起来。
藩国很小,所以萨英战争第一天舰炮岸轰,就等于打爆到萨摩藩首都与精华区的意思,明
显实力差距的震撼教育。
高层重臣整体改想法换脑袋会很快,马上瞒着幕府派留学生出国....
瞬间变脸跟洋人合作。
就像中小型私人企业,
老板父子亲自跑业务搞生产,能对市场风向反应快速。
没有层层庞大组织体系的转达甚至欺瞒修饰,
高层能亲眼看到发现自己企业体再这样会死。
中国太庞大,即使美国战后继续支持,大概也没有足够援助资源。
让几百万台湾人能马上温饱的援助物资预算,改用在几亿人口贫困国家,大概短期也无感
.....
(只救两广也许勉强还够?)
中国二战后要更好,顶多是不要走上共产骗局,因某种因素下,国府军阀获胜, 且特殊条
件下,苏联无暇插手。
让亲西方独裁政权持续统治,慢慢释放权力与消除军阀,用经济教育文化去融合。
那进展大概不会比共产党政治运动快,但对国力伤害较小。
(即使日本也是维新几十年后,又打一场内战才真正消除地方抗衡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