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jol (勤朴)》之铭言:
: 但满清入关后,或许为迎合汉人承袭旧制
这也不是为了迎合汉人,只为了一个简单的原因,地主地再大生产力也有个限度
商业可不然,商人若不压制,很快就会变得“富可敌国”,统治者怎睡得安稳?
旁边有很多国家竞争的时候,不得已为了提升国力不被灭国只好发展商业
旁边没啥威胁的时候,专制统治者一定会想打压商业
: 并致力提升商人地位(甚至积极招揽郑芝龙!?)
: 那么,面对之后西方的帝国主义
: 能否应付的比史实还好?
其实史实上到了清末,商人地位就有显著的提升了
各省响应时带头的主要仕绅(地方最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很多都是商人
那跟西方应对有没有比较好,很明显的有
只要比较八国联军时慈禧的决策,跟东南互保(受到仕绅影响很大),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