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lamc (普兰可)
2018-03-15 03:01:07※ 引述《lueichun (no anonymous)》之铭言:
: https://imgur.com/TMepO4e https://imgur.com/Qi3Yiub
: https://imgur.com/fwpIO93
最大的问题不是散不散播仇恨,是内容根本错误
譬如还在说“因林则徐早有防备”所以英军北上的瞎话
事实:
1.林则徐的诸多异想天开防备是一场笑话,他自己也心知肚明
最后他被劳改时,写信给友人说英海军舰艇可快速移动任意攻击根本不可能防御
2.英军本来就认为必须直捣要害才能有效逼迫满清,所以本来就要北上
说鸦片战争“迫使中国门户大开”...通商明明是好事,讲的多委屈似的,这还就算了
“丧失许多主权”...???,南京条约算是很客气的,其实当年满清也不觉得有丧失主权
而是觉得香港岛一个鼻屎大的小点,对中国根本当不存在,御赐给英夷,然后贸易一下
就能打发掉,五口通商算丧失主权? 拜托,之前本来就有“一口通商”也就是广州,
并非从禁绝通商改为通商,只是多开四口,算是丧什么权哩,就当时的观点来看
真是一件无关痛痒根本不需要太在意的事情,最好的证据就是当年满清在鸦片战争后
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需要改革,被后世的民族主义者抨击是“沉睡了20年”
等到真正丧权辱国的时候,英法联军,就忙着要自强运动了
这种叙事方式有很多严重问题,最根本问题鸦片战争是国际因素造成,却因为“世界史”
是分开之后才教,所以大概路边随便抓个台湾学生,没人会知道鸦片战争与拿破仑有关
除非这位同学看过拙作《橡皮推翻了满清》或是该书在这部分的参考资料林满红《银线》
鸦片战争发生最重要的关键“银漏”被华丽的无视了
林则徐这个作秀惹事,又连续谎报战功害朝廷做出错误决策,一堆馊主意的欺上瞒下官僚
变成“早有防备”了
鸦片战争的败因推到“和战不定,军队武器落伍,士兵缺乏训练,地方文武官员慌张
失措”然后又是推说英军的“船坚砲利”
英军的武器的确较进步,但是当年可还不是自动步枪,只提军事上的武器装备与训练
然后推说慌张失措,好像很无辜,哎呀谁知道英国人有那么厉害的武器突然打过来啊
.......
至于在下大雨的时候要士兵在泥宁中向火器攻坚,拿马桶对着船想要破邪,连林则徐
也会以为英国人绑了绑腿会一跌倒就爬不起来,打败仗或根本不战反正通通谎报战胜
就好...种种“整个社会的失败”,这部分就说好不提了
这个课文当然没有明白的宣扬仇恨,但是他的意思就是:中国被外国欺负 + 都是满清
不好。
去问学生,大多觉得清末就是“丧权辱国”最不喜欢的一段历史,
其实清末是中国史上最精采最有趣的一段历史,为何被教成这样?
说穿了都是把历史当成民族主义教育的问题,结果学生也考过就忘,没达到效果
只学到了“历史很无聊”,少数真的学到心底去的,会出现“明粉”也一点都不意外...
作者:
Komiko (古美门)
2018-03-15 04:11:00清末历史真的最有趣中国历史在清末前,感觉都是轮回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无双!)
2018-03-15 08:25:00不只通商跟割让领土而已吧?认真来说,国小-高中的歴史顶多只有所谓的大概 真正要深入研究起码都是要大学以上的时候。课堂可以教更深没错时间跟上面的考试压力....比如说你讲的鸦片战争跟拿破仑挂勾,这部分要在讲下去肯定是一学期都有可能(应该说,高中以下的课本随便一章节都可能是在大学占一半以上的时间)
作者:
lueichun (no anonymous)
2018-03-15 09:17:00我就是担心p大讲的 把历史当成民族主义教育来上 这样即使用字遣词不极端 不情绪化 也是可以隐性的宣传仇恨
国编版两个重点:1.外国欺负中国 2.清朝很烂严格来说也不能说错是吧但强调这两者的目的只是为了强化革命的正当性至于更深层的东西就只能避而不谈了老实说你让学生记一堆战争跟条约有个屁用...单纯浪费时间跟篇幅
作者:
lueichun (no anonymous)
2018-03-15 09:27:00不过 要是连条约跟战争都不知道 要怎么学习更深入的东西
作者:
zeuklie (Unlimited blade works)
2018-03-15 09:39:00历史教育就是爱国教育 古今台外从来没有例外
战争条约可以简单带过如果支持历史教育就是爱国教育,那也行那就是谁执政谁说了算,不要双重标准就好
作者:
zeuklie (Unlimited blade works)
2018-03-15 10:14:00不是行不行的问题 水往高处流不行吗?很抱歉任何政权都利用历史教育作爱国教育 正如水就是往低处流你也可以支持水往高处流 水不会鸟你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8-03-15 10:18:00世界各国中学历史教育都是以政治史为主 要放弃教学条约和战争事件不太实际
作者:
want150 (张氏的大号令)
2018-03-15 10:38:00推这篇
战争和条约这是"历史事实",无论你怎么说都是确实存在的,有问题的向来都是"历史解释"
作者:
jetzake (加菲猫)
2018-03-15 12:26:00历史教育就是爱国教育的话 谁掌权谁改课纲就是理所当然了那之前到底是谁在吵改课纲的事? 总觉得前后对不起来啊
别说其他国家了,前国史馆馆长张炎宪,都说国高中历史教育本来就是在教对国家与乡土的认同,全世界各国都一样,历史教育跟历史学是不一样的东西。这是当年杜正胜跟张炎宪所在搞的
所以他们搞很正确,那就这样吧谁掌权谁改,不服出来选
作者:
zeuklie (Unlimited blade works)
2018-03-15 12:45:00吵课纲就是反对的人掌权就不给掌权的人改啊 双重标准不承认而已
既然是政治,吵也是政治,谁能吵赢谁说了算只是在这个板不要双重标准就好水往低处流,抗拒的声音终究会被冲走
作者:
zeuklie (Unlimited blade works)
2018-03-15 12:49:00马英九掌权(历史事实)给王晓波改(历史事实) 正义人士都跳出来啦哈哈哈
作者:
zeuklie (Unlimited blade works)
2018-03-15 12:50:00主张选赢的人不该改的人士 自己支持的派系选赢就支持选赢任意改(历史事实)
作者:
zeuklie (Unlimited blade works)
2018-03-15 12:51:00没错 不懂操弄双重标准废到爆
我很赞同现在不要再吵这个,谁赢谁来改再嘲弄也不能改变目前政治现状
作者:
zeuklie (Unlimited blade works)
2018-03-15 12:58:00对啊 参考过往历史 政治现状改变后就坚决不给胜利者改现在不准吵 未来铁定是要吵的
胜利者决定囉也没不准吵,你可以去吵啊,如果你有空的话
作者:
diechan (小道消息万万岁)
2018-03-15 13:28:00一个礼拜才两节课你是要我们怎么办嘛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无双!)
2018-03-15 13:54:00我觉得很有趣,课纲前几年吵的时候 上面有人主张就好像不存在 然后换人上台就说你们不准吵
我跟plamc的论点差不多,我不认为历史教育=爱国教育但上面有人说历史教育就是政治教育就是爱国教育那只好从善如流了
作者:
a420360 (岭月)
2018-03-15 14:41:00推这篇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8-03-15 14:58:00推 真的
陈义过高了,这版大部分人的知识,应该都是基于对历史的爱好而另外去吸收的,国高中历史要像你这样搞,只会制造更多对历史的反胃者。
楼上正解,更不用说现在历史课时数被砍的只剩多少了...
还是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能引起动机 一周一堂课也够了 以前的高中历史史料的部分国中就学得差不多了 引导学生分析资料的方式 剩下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硬塞东西只会造成反效果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8-03-16 18:46:00讲三国,兰陵王,学生兴趣就起来了会教历史的一定要会说故事,引入门之后就会不断深入了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8-03-16 20:41:00其实喔 自己国家狂电别人 念起来就有兴趣如果是一路被狂电 谁来都倒胃口拉不然来问一下 研究中国历史的 喜欢秦二世晋惠帝汉惠帝的 有几个???
作者:
katana89 (月月ç«æ°´æœ¨é‡‘金)
2018-03-16 21:20:00可是美国一堆历史发烧友迷的可是自己国家互砍的时代耶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8-03-16 21:27:00就像很多人迷三国一样啊 因为魏蜀吴都可以打爆异族如果诸葛亮司马懿在哪边你死我活 然后异族一来把他们都打爆你还会迷诸葛亮司马懿吗???你只会觉得是菜鸡互啄
作者:
katana89 (月月ç«æ°´æœ¨é‡‘金)
2018-03-16 21:35:00幕末 不管开国还攘夷派都被异族碾压 一样是历女爱的要命的浪漫时代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8-03-16 21:41:00还不算辗压 萨英战争虽然输 但尊严还是有顾到像金灭宋 蒙古灭南宋 英国一路向北打到议和这种是面子完全挂不住 连护航都没法护会有多少人有兴趣???
作者: dragonclwd 2018-03-16 23:00:00
楼上的例子不伦不类,宋朝史很夯好吗?两晋才符合你举的案例,可相对的元朝史就不合公式...
作者:
so4su4 (暮色黄昏)
2018-03-16 23:43:00宋史夯归夯,喜欢宋末历史的毕竟还是少数吧?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8-03-17 00:37:00元朝史就不合公式--->哪里不合公式?? 中国历史学者一直把元朝当作中国王朝之一 所以是"自己国家"打别人阿宋朝史很夯--> 那你会喜欢宋徽宗宋钦宗或者宋度宗贾似道??所谓的很夯也是夯 比异族有钱不是吗????说到底 就是能电别人的领域 才有人迷才会夯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8-03-17 00:53:00被打爆也不一定不受欢迎,杨家将的故事就是悲剧英雄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8-03-17 01:28:00但是真实杨家将也不算被打爆 杨业虽然最后败于耶律斜轸但之前一直有击败辽军的纪录杨延昭也是如此与辽军各有胜负而杨业杨延昭确实也一直都在北边防辽 算有话题性
就算最后被打爆,之前有发威过也能出名真的长期被大差距干爆的很难有人喜欢。
作者: dragonclwd 2018-03-17 02:46:00
所谓的"自己国家"打别人,可研究和普罗大众对元史的热度是相对较低,所以才说不符合公式啊而且王朝的灭亡史也是历史研究和讨论的重中之重,再说一朝亡便是一朝兴,新王朝的堀起更令官史野史两方津津乐道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8-03-17 18:59:00楼上 你搞错"元朝史"的定义 不管是台湾或中国 元朝史都是从成吉思汗说起的 研究热度不会低 至于你说的忽必烈死后的元史乏人问津也很正常 因为那之后元朝没有什么对外征战内部政治也没有什么可以说嘴的
作者: dragonclwd 2018-03-17 19:15:00
楼上所提的"元朝史"的定义和"你说的忽必烈死后的元史",在我反复看了自己的两段留言后都无法看出从哪里有这些话...我指的公式为你提的"自己国家狂电别人 念起来就有兴趣",而元史大部分时期都是打别人没错吧?可研究和热度相对比较不和公式的如宋史较低,这才是我的意思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8-03-17 19:46:00我的意思是 元朝史如果依照台湾或中国的习惯 从成吉思汗算的的话 热度可不低 我不认为比宋史低 如果讨论学术研究 那自然宋史会比较高 尤其是经济史方面我这边的热度是指一般人看待这段历史的兴趣只是对"元朝史"的热度大部分集中于忽必烈之前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8-03-19 06:25:00通商是好事我可不认同。 你这说法跟新帝国主义那些到处带来文明的白种人有什么差
若通商开国不是好事,难道要锁国?即使是师夷之长,也是要开放贸易才行
作者:
Eric6411 (ERIC6411)
2018-04-04 13:24:00看一看发现很熟悉的叙述,往上一拉才发现,啊~原来是橡皮的作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