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空想] 明朝皇帝为什么没发展君主立宪

楼主: plamc (普兰可)   2018-03-02 02:53:32
※ 引述《y11971alex (Indigo)》之铭言:
: 个人以为英国立“宪”趋势虽然发端于中世纪,要晚到十八世纪末期、十九世纪才成熟,
过去的论点都说英国民主“发端”于《大宪章》,但那种说法实在是接近于无限上纲
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很多次,英国民主从光荣革命才真正开始发展,之前都是专制
英国若无发生光荣革命,则也是一直会是专制,并不会因为时间久了就变出民主
最明显的例子,克伦威尔把国王砍了,自己也还是变成专制
当然,欧洲国家也通通都是专制,如你的理解
光荣革命是一个历史上的偶然,不是“随时间累积”出来的
所以其实也没有所谓跟明朝比还是跟清朝比的问题
因为若无英国,欧洲其他国家与中国都并不会“放久了”就发展出民主
: 如此看来,英国内战自1629年查理一世专政、1644年被斩开始,到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结
: 束,其实相当于中国清朝,并不等于明朝。史多瓦王朝复辟之后,绝对君权死灰复燃,查
: 因此如果比较明末与当时欧洲的君臣秩序,我觉得专制程度实在没有太大的区别。举例如
: 个制度,结果是某些亲近君主却恶名昭彰的人当政,如雷主教(Lay)。依陋见,科举其实
: 可以视为中国的宪法,具有穿越朝代的效力......
“宪法”这个翻译不大妥当,Constitution我认为正确的译法为“组成结构”
光是科举本身还不算是“组成结构”,科举取士与的分配决定政府官僚系统人员组成
但整个国家的组成结构应该是说“郡县制”之类的,另外,地方上其实很大部分仰赖
某程度的地方自治,引用拙作《橡皮推翻了满清》:
......
在清朝的盛世期间,总人口从一亿多成长到近四亿,全国有约一千五百个县,平均每个县
有二十几万人口,比较大的县人口可能是这个数字的好几倍,这样的人口规模,放到欧洲
去,已经是一个城邦国家全国的人口数。
做个对比,在工业革命前夕的英格兰人口才约不到六百万人,伦敦市的人口也不过二十万
人左右,也就是说,清末的一个县的人口就多于工业革命前的英格兰首都伦敦市。
而一个知县,不但要负责整个县的行政业务,包括征收赋税等,还兼任司法官,不只要开
庭审案,连案件调查和逮捕关押人犯也一手包,县衙可说是检、警、调、法院、监狱五位
一体;有时还要负责准军事行动,如扫荡强盗等等。这么多业务,他下头只有一些胥吏、
衙役、捕快、税吏,却要管理一整个伦敦市的人口。
这些知县是科举考试出来的,而清代规定不可以在本籍当官......知县跟地方上的人连
语言都不通,如果整个县的事务全数都由知县或县衙来处理,一定会完全瘫痪,因此
长久以来,地方上的行政,相当仰赖士绅的协助与配合。
这些士绅,有的是地方上的名门望族,或是管理很多佃农的地主,或是整个宗族的领袖─
─如各地有很多全村都是同宗的某家村,村长就是宗族领袖──或是三者兼有。乡绅在地
方上就像是小型地方官,他们会分配宗族的资源,补助优秀的子弟考科举以庇荫地方、在
灾荒时减少租金或救济困苦,以及领导乡民进行一些小型地方建设。
乡绅也负责排解纠纷,甚至当起准司法机构,驱逐不肖子弟,甚至还执行私刑。乡里之间
大部分的纠纷都会在士绅的调解下排除,只有少数排解不了的才会闹进县衙,这就大大减
轻了审案的压力。税政方面,在雍正年间,禁止士绅包揽税收,但在清末中央政府力量衰
弱时,士绅包揽税收的情况就故态复萌。
通常一乡也只有乡绅家有人识字,所以很多文书事务都要委托他代理,小至代为写信及读
信,大至各种法律文件;而人口统计、地方治安也常由乡绅管理,在白莲教、太平天国等
乱事时,为了保护乡里不受土匪的侵袭,乡绅负责带头组织团练,所以还是民兵武装的指
挥官。
乡绅可说是地方上真正的父母官、“土地公”,是真正统治中国的阶层,但他们的行为只
靠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处于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说的“以伦理统治”的状态,黄仁宇
称,是共产党建立了中国现代基层架构,指的就是共产党把这种传统的混沌状态给摧毁,
重新建立了现代的底层行政机构去控制社会的基层。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3-02 10:16:00
大宪章只是初步贵族王权的法律制衡保障贵族基本东西,降低专制君权威胁为后世强大议会民主的发端铺些道路它本身当然还没到议会民主发端程度不涉及政权实力转移到贵族或议会。只是约好国王如破坏封建平衡默契封建贵族正当权力把王赶出城堡。
作者: dragonclwd   2018-03-02 10:53:00
封建贵族制衡国王的基础从来都是本身的实力而不会是靠法律,就如美、法建立民主国家不是靠天赋人权一样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8-03-02 18:39:00
天赋(枪)人权(砲)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8-03-02 22:09:00
作者: y11971alex (Indigo)   2018-03-02 23:37: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