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南人剧团:无差别日常

楼主: Atica (吉米布兰卡)   2016-03-22 00:09:24
Blog版本: 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6/03/blog-post.html
时间:2016.3.18 7:30PM
名称:台南人剧团 无差别日常
地点:水源剧场
《无差别日常》是导演廖若涵、编剧赵启运与四个演员 (李劭婕、林晓函、吕名尧、刘哲
维) 的集体创作,以台湾时事为素材,发想出多个共享环境、事件与感官思考的角色,不
但拼贴出现代社会日复一日、永不止息的高度压力与暴力,同时也描绘了从有感到无感、
再从无感到崩溃的众生相。然而,在多为独白的台词与情节安排上,角色们的生活是有意
也是无意的“共享”与“重叠”,犹如集体潜意识一般,虽然我们意识不到,却是随着时
间印刻在众人脑海,是历史进程的集体经验。如此一来,《无差别日常》里的角色们既是
巨观的众生相,也是微观的单一个体的我相。
被霸凌的少年在公园虐焚小狗、主妇在厨房烧焦鱼、女子开瓦斯炉让住家气爆、游泳池粉
尘爆炸火光满天等,角色A的简单日常细节,到了角色B也可以发现类似的踪迹,隐约有个
非线性的时间线让特殊的元素持续攀爬前进;从其他角度与角色来看,每周杀鱼杀到意兴
阑珊的主妇、天天盯着数字强调快狠准的操盘员,以及为了升迁夜夜应酬的女主管等,即
便剧中可以不时听到角色在重复报时,但日子有没有前进、时间有没有移动,一点意义也
没有。
回到最一开始提的:“日复一日、永不止息的高度压力与暴力”。生活里所碰到的、面临
到的各种好坏规律,究竟是自己的选择,还是不得不接受的压迫?我们是跑在有终点线的
马拉松上,还是如白老鼠一样,跑在无路可出的大转轮上?拿来激励用的“呼吸,呼吸,
只要呼吸就能继续”,似乎是绝望下麻痺自己的毒品。
《无差别日常》承袭廖若涵一贯的风格:简约的舞台、大量的肢体、各式不同的声响。角
色的故事以干净俐落、不带温度的方式呈现,正好与演出主题的调性相吻合:不滥情、不
浮夸、就是在陈述事实。另外,几乎是舞台宽的投影幕也强化了主题的恐怖:用着黑白冷
调的绘本风格,撷取角色的元素,如行进间的无人车厢、逐渐放大的狗儿眼神、等著去鳞
的整只鱼、背影孤单的套装女子等,适时将角色内心的恐惧、孤寂、无助、血腥,以直白
不吵闹的方式,静静地控诉著每个角色想要挣脱逃离的苦痛。不过,廖若涵在作品中的调
度仍有让人觉得不够细腻之处,特别是道具出租车灯的下场方式粗糙 (由安全帽人直接上
场关灯拿走) 以及安全帽人的使用方式。虽说安全帽人可以解释为四周的众人,但大多仍
是检场的功能导向。
演出一开始是孕妇思念丈夫,结尾是女儿想念母亲,同样是李劭婕的角色,被思念的人也
都是因为捷运事故丧生,似有前后呼应的安排。不确定导演与编剧是否真要让《无差别日
常》如此的毫无希望,但对于结尾的影像与说话的角色,我有些可能过于脑补的想法:当
孕妇说著“呼吸,呼吸,只要呼吸就能继续”,影像里象征列车隧道的圆慢慢缩小到不见
。那个小小的圆、小小的轨道,还有临盆妇女总是要呼吸用力,都让我情不自禁的想到,
生命 (希望) 最初都是从窄小的甬道而生啊!
作者: petercjt (武告跩)   2016-03-22 13:06:00
最后那段我也想到了生产!
作者: dt0801 (Jeremy)   2016-03-27 17:57:00
喜欢对希望的诠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