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有些微剧情透露
网志版:http://suutou.blogspot.tw/2016/03/2016tifa.html#more
每年的TIFA似乎都会有一场莎士比亚剧本的演出,去年是蜷川幸雄的哈姆雷
特,融入日本传统雏人形的手法与东方式的哈姆雷特,是以一种日本古代的韵
味叠加在西方宫廷间的剧码,在观剧上的文化感受较为贴近,意指一种文化间
的碰撞与融合。这又与2010年德国Thomas Ostermeier带来TIFA的哈姆雷特有
完全截然不同的诠释,现代的西服、枪枝与工业社会,让人不免感到过去困扰
着人们的那些事情,到现代仍持续上演着。
今年法国Oliver Py的李尔王,日光灯管拼凑出在舞台背后的大字:“你的沉默
是最好的战争机器”,而工业废墟气味的舞台随着戏的进行一一被拆解,最后
揭露出之下的土壤。
剧场本身就是一种多重的文字游戏,剧本与台词是莎士比亚时代,导演出身自
二十世纪,舞台、服装与道具诉说的又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Oliver Py让我觉
得他非常擅长这般游戏的调和。那样昭告一切的大字后设地宣告,在此舞台演
出的人物都将受到如预言般的摆弄。废弃工业的舞台与木栅板阶梯的聚合或分
离,象征一种人际关系间的远近,才会在最初是结合在一起,而后来却分离两
侧,代表着姊妹间各自成家而不愿接纳李尔。战争与军队的场景是此剧的高潮,
远方正在持续进行的战争,也许最初起自于一个家庭的分裂。
光是舞台的变换,就强烈指设著现今社会,以科技或理性主义建筑起来的现代
人类文明,我们很需要精确的定义、明确直白的说明、可预期的时间与效率、
算计数字与费用,文字和语言掌握了日常生活,这些事物建立在人与自然之间,
使得人们依赖表象的建筑,而失却了原初的真意。包括:人是属于自然界一份
子,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意义。产生了隔阂以后人们仿佛只愿意追求或听从
表象,而对于表象的误解转化为对一个人的误解,变成对一个族群的误解,画
作二分,非黑即白,非我族类便是敌人的一种思考模式,都要将人带入最黑的
深渊之中,只是“一片漆黑”。
观剧之前读完李尔王的剧本,发现这出戏其实是非常前卫而且具有现代性。传
统的主角或英雄人物是失焦的,每个角色的份量相当均衡,没有谁是真正贯穿
了整出戏,反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选择、际遇、以及所需面对的事物。每个
人物在爱与欲与清明与疯狂之间流离失所,仿佛坠入深渊之后,才是追寻着某
种曾经信念的开端,有人沉默,有人不沉默,有人的沉默是带来疯狂的沉默,
有人的不沉默是带来理智的引言,在选择说与不说之间,操弄语言与被语言操
弄的人之间,都得为自己所选择接受的部份而付出代价。
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已经理解到所谓幸福而快乐日子的虚幻性质,
而人生也不再如同过去经济蓬勃成长时期,只存在单一直线性的想像。每个人
的欲望、家庭、理想、社会环境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导致了一个人的命运,而
李尔王呈现了这样的内容。
李尔的家庭与葛罗斯特的家庭,两个家庭的结构可供相互对照。李尔与葛罗斯
特都是受到语言的操弄而走向了崩溃,在语言背后的欲望并没有被直接摊开来
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解决,反而扩大成为斗争与战争。也让人知道受语言力量导
向的情感有时是走在理性之前,若是不明白这一切而被牵着走,就如同葛罗斯
特“这时代病了,疯子给瞎子带路”。
每个角色在土壤的舞台上,自掘坟墓般地在明白了真相后后接连死去,在那样
疯狂的边际中反而才能显现真正的清明。死得那样明白也算是莎士比亚给予角
色最大的救赎吧。如李尔知柯蒂莉亚对他的爱,知肯特自始自终忠心的跟随、
知愚人如镜子一般映照了他真实的情感。也如葛罗斯特知在他被挖去双眼后,
是被他通缉的儿子爱特加一路装疯带领着他,知道自己受到爱德蒙的愚弄。也
如爱德蒙知道了他哥哥爱特加最后毁了他掠夺一切财产的计画而明白自己欲望
的愚蠢,如爱特加知道自己不争气、无积极的作为促使了这些事情的发生,而
在最后行动而死。
掀起战争的日常,在不虞匮乏的生活当中感到自身的匮乏,得让部分的自己死
亡之后才更加清明。
注:可到2015亚维侬艺术节官网看到更多演出的片段与剧照。
http://www.festival-avignon.com/en/shows/2015/le-roi-l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