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Seestar S50 拍摄使用心得

楼主: frogofmagic (呆蛙)   2024-03-27 12:08:35
Seestar S50简单说就是一台智慧型天文相机, 是ZWO这间公司出的.
有自动寻星Goto+追踪 / 自己叠图 / 内建加热防雾 / 内建滤镜
优点就是很简单, 天气够好把机器架好, 从校正到拍出成品(像是M42)大概只要2~5min.
当然要更多细节就是让他继续拍继续叠图.
我之前都是用Sony 6400 + BENRO Polaris在拍, 光是校正/拍暗场/平场等等就超烦.
然后回到电脑叠出来还不一定弄得好看QQ
尤其有些拍摄当下单张看不太出来的, 实在很难有把握有拍到.
所以用S50第一次拍M42时, 第20秒的叠图就能看到东西我是有点震撼XD
缺点嘛, 就是画素低到像是上个世代的东西, 只有200万...=..-
就刚好是手机萤幕上感觉不错, 但一放大就会觉得这沙小?
更不用说用平板或者电脑看...
真的就是能接受的底线的底线了, 拿来贴贴IG/FB/Line还可以这样.
也因为画素低, 所以内建容量64G, 无法扩充.
另外就是他是定焦镜, 所以能看到的范围就是那样, 比较适合拍深空.
星轨/流星类的就不太适合, 一些比较大的星体也可能会装不下.
App可以直接下载来试试, 可以直接转拍照范围在星空的样子.
还有他只有两轴旋转, 不像Polaris有三轴,
所以拍久一点会有相旋, 叠久了边边角角会有明显色差跟噪声.
是有人直接把机器顶端对准极轴去拍, 就可以大幅减少相旋.
只是我觉得买这台就是不想对极轴, 那世界麻烦的, 偏一点都不行.
(之前用MSM就对到很崩溃QAQ)
拍摄范围也有限制, 太靠近天顶的会没办法处理,
我有试过天顶月亮就追踪不到.
有时候Goto也会错, 第一次拍M51就转到很奇怪的地方,
叠了几分钟没东西出来我就重新Goto一次才正常.
(App内建有辨识功能, 如果点了没东西应该就是Goto错误)
但如果考虑到功能跟价格, 整体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
原本我在考虑补长焦镜头或者买赤道仪+镜头, 但这两个选项没有个5~10万以上很难搞定.
而且体积真的很庞大~"~
看到S50这价格就决定先买来试试, 补足我没有长焦的部分.
这样我想拍的ISS凌日月/彗星就有比较适合的工具.
毕竟两万内要有这样整套有追星能叠图+长焦, 还真的找不太到.
而且又小台, 很好带出门, 官方包装就是携带盒.(只是空箱时太轻很容易被风吹走= =)
另外官方附的脚架其实就有微调功能, 我是有多花几百块买微调的平台,
但后来才发现官方脚架其实就可以调整.
以下几张成品参考, 都在新竹市区拍的.
叠22min的M42
https://imgur.com/rY67kkB
相旋可以参考这张拍了32min的M51, 左上右下有明显噪声
https://imgur.com/BXB2HQx
昨天刚拍的ISS凌月
https://imgur.com/Af3pAFJ
有问题都欢迎讨论~
接下来祈祷能拍到12P A_A
作者: canandmap (地图上的流浪者)   2024-03-27 12:11:00
推~拍得很棒!
作者: CBTHSH (嘻嘻)   2024-03-27 12:21:00
我怎么觉得画质还不错XDDD
作者: tos515541905 (司马棠)   2024-03-27 12:32:00
因为是用手机看吧
作者: canandmap (地图上的流浪者)   2024-03-27 12:35:00
我是用电脑看,但是只看到缩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