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uhnhood (约翰虎)》之铭言:
: 那么SLog是什么?(以下有兴趣可以看看)
: 拍照可以用raw档去增加后制的弹性,但是影片的raw档却会档案动辄好几G,影响后制
: 所以一些厂商研发了自己的技术,在拍电影用的业务型"电影机",加入了一些参数:
: 因为人眼直接去看影片颜色的时候,色彩的曲线是平直45度斜率的
: 但是电视(萤幕)的色彩曲线却是类似抛物线那样,长的像gamma符号的弧形
: 这样会造成人眼的观感和电视(萤幕)的显示完全不同
: 因此一般厂商都会在录影设备里面自动加入另一个反抛物线,与电视(萤幕)的相互抵消
: 就变成与肉眼感受一样了,但也让一般设备录影所得跟肉眼差不多,失去电影颜色质感。
: 所以要调整颜色,就必须在摄影机里面下手,提供一条还没被"调整成反抛物线"的直线
: 让后期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调整,以高中数学来说,类似Log对数曲线原理
: 所以称为Log。
: sony的自称为SLog、Canon的自称CLog。
有人提到log,我也来分享一下log流程在DSLR拍"照片"可以擦出什么火花
使用 5D3 拍摄RAW后透过软件转成Log模式
1. 先看看Canon 中性拍出来的颜色如下
2. Arri Alexa LogCFilm
这是5D3 RAW"模拟"高端摄影机Arri所拍出来的log颜色
3. Film color
由于仿间很多制作给Arri用来拍电影的Lut, 所以有了5D3伪Arri Raw.拿来套Lut
不就离电影调色很近了?
4. Koji 2383
这是另一款收费的Lut
我个人本身喜欢film color, 因为他的数位感最轻,有复古的味道.
Canon中性, 数位感就很重
而将RAW转成LOG,除了调色方便,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已经将宽容度提高到最大
且又已经是JPG档了.将来我要使用时跟他跟RAW一样方便,档案又小.自由度又高.
尤其是在用5D3拍RAW VIDEO时那么多的Cinema DNG太占空间
透过转LOG可以直接将他们输出成ProRes and DNxHD files 彻底解放硬盘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