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肺炎疫情下的武汉幸存者:“我是不幸之中幸运的人”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2-18 20:25:34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1527843
王凡/BBC中文记者
https://i.imgur.com/nyg3WUI.jpg
1月20日之前,湖北政府与中国媒体并未太多提及始于武汉的这场肺炎疫情。2019年12月
31日,武汉卫健委最早公布发现27例不明原因新型肺炎病例(图为武汉东湖畔)。
(新华社)
2020年除夕夜前夕,25岁的武汉人小武一个人躺在家里。他已经连续5天发高烧,咳嗽越
来越重。辗转4家医院之后,他得到了一张住院单,每位接诊的医生都告诉他,基本可以
肯定他得了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但没有条件为他安排试剂盒确诊或牀位收治,只能
让他自行回家隔离。
那时,武汉各家医院发热门诊与住院病房已经人满为患,面对这个来势汹汹的新型传染病
,医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你还年轻,免疫力强,很多人可以自愈,你回去说不定可以
自己扛过来”,一位医生这样跟他说。
“我每天都在跟好朋友告别,”他对BBC中文回忆道。“我一直在想,我还这么年轻,不
愿意这么早就离开,但我没有办法。”
1月23日晚上,走投无路的小武打开微博,发出一封求救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高度疑
似患者,求医之路四处碰壁,至今无法住院!!!很绝望,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并引起重视
。”在文章最后,他还@(抄送)了武汉市长专线、武汉网信办、武汉卫健委等多个政府
部门和多家中国媒体的官方微博账号。
尽管没有得到这些账号的回应,但这条微博最终救了他一命。第二天早上醒来后,他发现
自己收到一万多条私信,增加了3万多名粉丝。许多人告诉他,武汉当地社区可以帮助联
系疑似病人前往医院住院。
在女朋友帮助他联系所在社区后,26日小武终于得到一个住院牀位。尽管那是在一个四人
病房中临时增加的病牀,但他已经很满足了。
https://i.imgur.com/C5HdpX5.jpg
小叶的新型冠军状病毒RNA检测结果。
根据中国卫健委通报,截至2月16日24时,这场肺炎在中国大陆已经夺走至少1770人的生
命,10844人接受治疗后出院。住院19天后,小武两次核酸测试转阴,获准出院回家隔离
14天。现在他还有一些轻微咳嗽,偶尔会有点气喘,但他知道,自己的命“已经捡回来了
”。
“我以为只是普通感冒”
小武至今都不知道自己是何时何地被传染的。他觉得自己一直还算强壮,很少生病。他平
时接触的人只有公司同事与家人,所有人在他得病前都很正常。
他最早出现症状是在1月19日。那天没戴口罩的他在汉口火车站的一家快餐店吃了一顿饭
,回家后开始发烧、咳嗽、拉肚子。汉口火车站距离最初疑似确诊病例集中爆发的华南海
鲜市场仅1公里左右,尽管当时中国周边地区已经对这种新型肺炎保持警惕,但身在疫区
中心的他丝毫没有把自己的症状跟肺炎联系到一起,以为自己只是吃坏了肚子。
https://i.imgur.com/K0wYwnq.jpg
小武服用的部分治疗药物。
“当时普通人都不是特别了解这个病,也不知道会有很大规模感染。”小武称。
“我只是听说过有这种情况,但没听说有身边人得病,所以肯定不会往这方面联想,”他
说。
与小武类似,21岁的小叶在发病之初认为自己得的只是普通感冒。他家离华南海鲜市场有
10分钟车程,但在发病前家里没有人靠近过那里。1月17日,小叶开始肌肉酸痛,吃了感
冒药后症状消失,这也让他短暂放松了警惕。
1月20日之前,湖北省政府与中国媒体并未太多提及始于武汉的这场肺炎疫情。2019年12
月31日,武汉卫健委最早公布发现27例不明原因新型肺炎病例。在之后的近一个月时间内
,肺炎信息并不太见诸于官方信息平台。湖北卫健委1月11日通报称,3日至11日期间没有
新增案例,没有发现明显人传人迹象,武汉卫健委的通报也直到1月18日才宣布另有4例新
增确诊病例。
但在大陆之外,一些迹象已经显示这场疫情不同寻常。在武汉没有新增病例的几天期间,
泰国、日本分别确认有来自武汉的旅客确诊,越南、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也纷纷报告
疑似病例。
1月20日,中国医学专家钟南山公开表示,新冠肺炎可以人传人。同天晚上,习近平对疫
情作出指示,中国官方媒体才逐渐有所跟进,这次疫情的全貌才开始慢慢展现在小武和小
叶眼前。
“我很幸运”
1月21日晚上,小叶从自己报的日语寒假班放学回家后感觉“有些不对”。他已经整整一
天没有食欲,晚饭后发现自己发起了低烧。家人开车带他去当地三甲医院同济医院后,发
现早已“人山人海”,根本不可能排到队,他们便找到附近规模相对较小的武汉肺科医院
。那里人并不多,他顺利挂上了急诊号,做了CT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双下肺出现感染,但因为症状较轻,也被送回家自我隔离。接下来的
4天中,他的病情逐渐加重。喉咙从痒到咳,“咳得肚子疼,肺疼”。4天之后在25日进行
第二次检查时,发现他的双肺已经大面积感染,医生称,这是高度疑似病例。
从高度疑似到确诊,小叶又等了4天。根据当时的规定,确诊病例需要由专家组研究判定
,需要在专家组上班时间内接受会诊才有机会得到核酸检测试剂盒。小叶在25日被认定为
高度疑似病例后,由于专家组没有上班,直到28日复查时才等到专家会诊并确诊。
即便如此,小叶认为自己的看病经历比起许多人已算顺利很多。“因为我们家有车,这个
真的很关键,去医院拿药,治疗必须有车,”他表示。“很多情况都是因为没有交通工具
被耽误了,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几乎叫不到的士,只能等社区分配,那个时候社区能调动
的车也极少,如果没有车基本上就没什么办法了。”
1月23日凌晨,武汉宣布封城,当天上午10点开始,武汉所有巴士、火车、地铁及船舶全
部停运,公共交通系统一律叫停。之后湖北大部分城市均宣布采取同样措施。这种防控手
段与规模前所未有,也带来许多人道主义层面的担忧。
在这基础上,由于医院医疗资源紧缺,武汉许多病人无法及时得到治疗、收治,被要求在
家隔离,使得许多疑似病人耽误治疗时机,同时一些居家隔离者传染家人,家庭传染与社
区传染持续发生,导致疫情更加难以控制。
与许多武汉患者相比,小叶和小武已经十分幸运。他们在病情仍可以控制的时候得到了试
剂盒确诊的机会,之后顺利通过药物治疗逐渐好转。目前他们都处在14天隔离期内,两次
核酸检测显示阴性。
https://i.imgur.com/3wZFWvN.jpg
通惠河畔民众书写的“送别李文亮!”文字。
在小叶得到第二次核酸阴性检测的那天,他得知了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他将李文亮视
作“英雄”,这条新闻格外触动他。
“当天北京有人在雪堆写‘送别李文亮’,那个人还在大大的感叹号躺进去了。我也想在
里面躺一下,”他告诉BBC。“为什么我这么幸运,他就没挺过来?”
在住院和隔离期间,小武一直也在转发网上其他求助信息。他最近转发的一条信息来自武
汉一名确诊病人,这名病人的母亲因为无法确诊、没有牀位选择自杀,之后这名病人将经
过发在了微博上。
“虽然大部分病例都得到了救治,但是仍有这么伤心的事例存在,我觉得这个妹妹的的社
区必须承担责任。我太难受了,”小武在转帖时写道。
“跟没得病的朋友比,我肯定是不幸的,”小武对BBC中文表示。“但如果跟最开始离去
的那一批人相比,我还是很幸运的,捡回了一条命,”他说。
(为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小叶、小武均为化名)
───────────────────────────────────────
肺炎疫情:模糊不清的“零号病人”与病毒来源争议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1540821
汪宜青/BBC中文
https://i.imgur.com/eEYQq8G.jpg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在检查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身体状况。(Getty Images)
中国正在努力遏制新冠病毒肺炎的蔓延,但这场疫情究竟从何而起仍迷雾重重。一名曾参
与救治目前公众所知的首例新冠病患的医生对BBC说,这名病患是一名70多岁患病在家的
脑梗塞患者。
这是该名早期病患的信息首次获得公开。他被认为于12月1日发病,比武汉官方此前通报
的12月8日发病的患者提早了近一周。值得关注的是,他没有华南海鲜市场的暴露史。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内的野生动物交易一直被怀疑是导致疫情的罪魁祸首,但这名老人的经
历正为该结论带来挑战。有学者和网友纷纷质疑,病毒是否有潜在的其他源头,包括是否
可能与武汉病毒研究所存在关联。
已知的最早病患
最初在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导致中国超过7万人感染、近2000人死亡,但关于
病毒最初是如何越过物种屏障、从动物传染给人一直未有明确定论。要了解病毒的传播路
径,其中关键的一环便是首名患者的身份,及其如何染病的经历。
武汉市卫健委曾在一份通报中指,首名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病时间是去年12月8日,但国际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1月24日发表的一篇由收治新冠肺炎重症病患的
武汉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等人撰写的论文,将首名病患的发病时间前推至12月1日。
该论文由近30名中国医疗机构的研究者所撰写,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在救治新冠病患
的一线。
金银潭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主任、也是上述论文作者之一的吴文娟医生周一(2月
17日)对BBC透露,这名12月1日发病的病患是一名年过七旬的男子。12月1日这个发病时
间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家属回忆得出的结论。
“这个病人有点脑梗、老年痴呆,送过来时状况很不好,”吴文娟说。她拒绝透露该病人
的姓氏。
据悉,该病患在发病后,先被送入武汉市的另一家医院,但随着病情恶化,12月29日被转
入金银潭医院。当时,黄朝林和吴文娟都在现场。
吴文娟表示,这名老人此前便患病在家,并没有前往过华南海鲜市场,后者是武汉一家贩
卖海鲜和野味产品的交易集市。由于疫情爆发初期有大量该市场的商户患病,一度被认为
是疫情的起源地。
“他住在离海鲜市场四五站(公交站)远的地方,”吴文娟说。“而且因为他患病,所以
基本上不出门。”
据《柳叶刀》刊载的论文披露,该老人的家人在其发病后,均未出现发烧或呼吸系统症状
,其与后来的病人间也没有发现流行病学联系。而在他发病10天后,才另有3人出现相关
症状,其中2人也没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
BBC尚不能独立验证上述的这些信息。
矛盾的源头
BBC 向吴文娟继续追问,“为何这名长期居家,且从未去过华南海鲜市场的患者能感染上
这种新被发现的病毒,是否有可能有其他感染渠道?”
她回避了这个问题。
“你问的,正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吴文娟说。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与此前人们普遍猜测的、疫情是由野生动物直接将病毒传播到华南海
鲜市场的大量经营者或野味买家的说法产生了矛盾。
黄朝林此前在接受中国媒体《财新网》采访时表示:“从现在整个发病情况来看,海鲜市
场已经不是唯一的暴露源……其是多源性的,”但他认为,该病毒有较大可能依然来源于
野生动物。
这种野生动物目前被普遍认为是蝙蝠。早在2月3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就发布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团队关于新冠病毒起源的研究论文,
认为蝙蝠是造成肺炎疫情的可能来源。
在周六(2月15日)的一次记者会上,中国科技部的官员重申,蝙蝠仍是最有可能携带新
冠病毒的源头,但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
这不禁让人想到2002到2003年间在中国流行的“非典”(又称“沙士”,SARS)疫情。在
这场疫情中,科学家们先认为病毒来源于果子狸,但最终其病源被认定是蝙蝠。但时至今
日,首名“非典”患者——一名广东省河源市的厨师——仍坚称他并未接触过这些野生动
物。
https://i.imgur.com/f3GpotZ.jpg
发生疫情的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已暂停营业。(Getty Images)
陷入争议的武汉病毒所
那么,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呢?
上文提及的武汉病毒研究所是最近被舆论质疑的一个焦点。由于中国官方对于首名患者的
身份一直讳莫如深,不停地有网友质疑,首名患者是否是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员工。
例如,上周六(2月15日),“武汉病毒研究所女研究生黄燕玲是新冠肺炎零号病人”的
传言在中国社交媒体广为流传。“零号病人”一般指第一个被病毒感染,并开始散播病毒
的患者。
该研究所与黄燕玲所在公司在周日先后进行了辟谣,指该女士“毕业后一直在其他省份工
作生活”。该所研究员石正丽对媒体说,“我们所没有一个人被病毒感染过,我们所是零
感染。”
此外,早在疫情暴发之初,一篇出自印度理工学院团队的论文便质疑称,新冠病毒的4个
独立的插入片段“不太可能在自然界偶然发生”,这瞬间让外界对于武汉病毒所“制造生
化武器”的阴谋论甚嚣尘上,但随后该文的作者宣布撤稿。
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生物学家理查德·埃布莱特(Richard H.
Ebright)对BBC说,根据目前对病毒的基因组测序,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该病毒经过人工改
造,埃布莱特曾在《自然》对武汉病毒所的一项蝙蝠病毒实验表示关注。
但埃布莱特补充说,这并不代表着可以排除此次疫情的病毒由于实验室事故进入人群的可
能性。
他表示,基因组测序显示,此次爆发的病毒与武汉病毒研究所2003年在云南某个山洞采集
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非常接近,全基因组同源性为96.2%。
“这意味着,这种病毒目前已知存在于两个地方:云南的山洞和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一个实
验室中,”埃布莱特说,“它从2013年储存在武汉病毒研究所至今。”
2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次日,中国科技部则要求“加强对实验室,特别是对病毒的
管理”。
在被问及首例被确诊的老人是否有亲属与武汉病毒研究所或华南海鲜市场相关,金银潭医
院的吴文娟主任表示,现在“不能下结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