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rudence (烦恼皆菩提)
2016-11-28 09:00:05彭博专栏:中国庞大商机?抑或海市蜃楼“诱饵”!
“美国在华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公布的《2016年度中国商
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在华外商有1/4企业正在计画(或已)迁离,这个号称拥有广
大商机的“幻象中国”。美国在华商会系从496家美国在华投资较具规模企业,得到上述意
向调查结果。25%表达撤离中国意向的受访美企,其中5成将迁往东南亚开发中国家,约有4
成表示会把企业迁回美国、加拿大,或是墨西哥。
美媒《彭博观点》(Bloomberg View)专栏作家诺亚·史密斯(Noah Smith,现任美国纽
约州石溪大学财政学教授),5月17日发表一篇“为什么美国公司开始逃离中国”
(Why US companies have started fleeing China)的卓见专文,内容指出, 中国有计
画吸引外国企业来华投资,表面上打着共享共荣理念,实则为了盗取其专属科技
(proprietary technologies),以及智慧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ies)。一旦中
国企业窃取该项技术,羽翼丰满,就会回过头来,成为这些知名外企的挑战者,导致外企
的竞争优势一去不复返。上述“美国在华商会”2016年度的厂商调查结果,也发现相符的
显著趋势。2014年受访的美商,认为自己在华“较不受欢迎”的比率为44%,到了去年跃
升为77%。
苹果失足
学者史密斯指出,过去外界长期认为,苹果公司终于找到一把打开中国市场的钥匙;这家
国际知名厂商,大规模在中国设厂,并与北京合作,终于敲开苹果智慧型手机,以及苹果
在中华境内的销售市场。最近苹果却发现,仅管自己是表现良好,遵行中国法令的西方跨
国公司;然而,苹果到头来发现,其受到中共政权青睐,可能为只是短暂的过眼云烟。
中共已经关闭苹果在华的2项商品服务业务,包括网络书店(iBooks Store),以及数位电
影商店(iTunes Movies);另一方面,中国也不承认苹果的iPhone品牌,在华拥有专利权
。换言之,中国境内的智慧型手机厂商,也可使用iPhone品牌名称。该公司在华的收益重
挫,说明苹果在中国的亮丽表现,行将一去不复返;另一方面,在华消费者也日愈转向其
国内自创品牌手机。苹果在华绊倒失足案例,成了美商在华黯淡前景的指标“象征”。
过去多年来,潜力雄厚、高经济成长率,超过13亿人口,拥有广大消费能力的中国市场,
让已开发国家企业经理人的兴奋神经,为之竖立振起;其与停滞的欧洲、日本市场比起来
,中国的确拥有更多的新兴消费人口。
令人目眩神迷的广大中国市场诱惑,导致国际间的跨国公司趋之若鹜,纷纷在中国设置办
公据点、厂房。不幸的是,早先一片看好的中国商机,到头来恐怕只是海市蜃楼的幻景。
魔鬼帐单到期
当外资进入中国不久之后,一些外国企业被要求交出产品的“科技资讯”,透过这类交换
条件,来协助中国本地的竞争者(几乎全部为国企,或间接与国企有所关联)。当时2006
年一期的《哈佛商业评论》指出:这类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投资限制”,还明白规
定高比率的产品零组件,必须在华生产;另外还有强制性规定,外资必须将其专属科技
(proprietary technologies),转移给外资在华的“合资国企”。
“专属科技”是外资的核心宝贵资产,一旦将核心技术让渡出去,就会导致其丧失中国市
场的竞争力;中期而言,将招致其全球市场遭中国厂商夺取瓜分。另外,中国境内高比率
的“科技间谍”,向来也让外资头痛不已。
一些跨国企业多半采取短线操作,如今这椿“魔鬼交易”帐单,已到了兑现(付出代价)
时刻。值此中共大力奖励国资企业之际,这些国企其所获取的“盗版能力”,已足以跟外
资跨国企业一较高下。另外,系统性歧视外企的中国法律规章,以及执法不公,都让外企
忍无可忍。当中国境内劳工成本上升,以及外资被阻挡在华市场的销售权,导致一些厂商
关闭中国境内的营运或生产,例如微软、奥多比系统公司(Adobe)、松下电器、雅虎,
以及爱迪达等公司。
北京亦将自食恶果
中国箝制外商在中国的业务扩展(销售),已对外资企业带来冲击;另外,这些中企在国
际市场,已具备移转或透过窃取获得的科技生产能力。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这些外资在中
国境内耕耘的事业版图,可能因成本上升,以及无法在华销售等因素,导致血本无归,被
迫(或自行选择)仓皇逃离中国。
外资抛弃中国市场,长期而言,其最大受害者,恐怕是中国本身。一方面中国将不再有外
资科技得以窃取;这些国际企业,未来对中资将更加小心提防,不会二度受制于中国的欺
骗罗网。另一方面,中国赶跑外资,形同关闭数10年来的“经济开放”门户,导致中国还
未真正富起来之前,就面临提早衰退;阻断自己迈向未来的光明发展道路,造成共产党治
下的中国人民更加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