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网址(附电影海报、预告片和相关资讯超连结)
http://crimenigma.pixnet.net/blog/post/30019935
除了推理小说之外,爱伦坡在诗、恐怖小说、评论这三方面也有极高的成就。
他最具代表性的诗作就是〈黑鸦〉和〈安娜贝尔李〉(这两首诗也在电影中被提
及),前者甚至成为了代表他个人形象的具体物件,只要说到爱伦坡,就会想到
黑鸦,所以英文片名取为The Raven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
恐怖小说方面,像是电影当中提及的〈红死神的面具〉、〈陷阱与钟摆〉、〈一
桶阿蒙帝亚度酒〉都是他在这方面著名的几篇作品。(其中〈陷阱与钟摆〉就是
第二件命案的灵感来源──遭捆绑动弹不得的死者被来回摆动且持续下探的刀刃
砍得肚破肠流)
评论方面,他不时在报上发表对其他作家作品的评论,爱好解谜的他还会下战帖
,要读者寄密码信来挑战他(他自称能破解一切有规则系统的密码暗号),有时
甚至会对一些作家在杂志或报纸上的连载作品情节进行推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
爱伦坡光看了前面几页的内容,即成功推测出英国大文豪 Charles Dickens的连
载作品《Barnaby Rudge》里的凶手──这种热爱解谜的行径完全符合电影中神
探的形象。
即便《神探爱伦坡》的主要剧情是虚构,但时代背景与人物性格都有一定程度的
考究与依据,除了热爱解谜的偏执之外,电影里爱伦坡恃才傲物的自大个性、酗
酒成瘾的恶习、靠稿费度日的拮据生活、读过西点军校而后被退学、曾有过一段
与表妹维吉尼亚的婚姻──这些都是爱伦坡真实的个人特质与人生经历。
而电影里提及的数篇短篇小说,也确实为爱伦坡笔下的作品,如果读过他的作品
的读者来看这部电影,肯定会有相当程度的共鸣。就算没看过这些作品的观众来
看这部电影,我想在剧情理解与案情推论上,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最多就
是少了一些小说与电影对比的乐趣。
或许该这么说吧,如果看过那几则短篇小说的读者,可以自行做出推理,但没看
过小说的观众,就只能等待侦探做出推理。像是第一件命案,读过〈莫尔格街凶
杀案〉的我很快就猜到窗户暗藏弹簧锁。
至于这部电影虚构的部份,则在于杀人凶手以及那些精心设计的谋杀案;凶手模
拟爱伦坡数则短篇小说的情节来犯案,这是推理小说里相当常见的“附会杀人”
谜团。
所谓的附会杀人,意思就是凶手根据民间传说、历史事件或小说歌谣当中的情节
,来模拟设计犯案场景或行凶手法,企图制造恐怖惊悚的气氛,来混淆警方视听
或达到其他目的。
剧中的凶手进行“附会杀人”的目的与动机相当合理(尽管非常心理变态,但犯
下这些残忍命案的凶手没心理变态也说不过去吧),而推理层面也处理得可圈可
点(怀表上的时间代表经纬度的谜团设计够水准),堪称一部同时兼顾谜团与气
氛的推理电影。
就我个人的偏好,《神探爱伦坡》比强调动作场面的钢铁人版《福尔摩斯》精采
好看,相信应该可以满足重度推理迷的口味才对。
延伸阅读:The Raven《神探爱伦坡:黑鸦疑云》观后感(上)推理小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