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俟解》读书心得 (3)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0-06-15 10:02:10
读史亦博文之事,而程子斥谢上蔡为玩物丧志。所恶于丧志者,
玩也。玩者,喜而弄之之谓。如史记项羽本纪及窦婴灌夫传之类,淋
漓痛快,读者流连不舍,则有代为悲喜,神飞魂荡而不自持。于斯时
也,其素所志尚者不知何往,此之谓丧志。以其志气横发,无益于身
心也,岂独读史为然哉!经亦有可玩者,玩之亦有所丧。如玩七月之
诗,则且沈溺于妇子生计、盐米布帛之中。玩东山之诗,则且淫泆于
室家嚅唲、寒温拊摩之内。春秋传此类尤众。故必约之以礼,皆以肃
然之心临之,一节一目、一字一句皆引归身心,求合于所志之大者,
则博可弗畔,而礼无不在矣。近世有千百年眼、史怀、史取诸书及屠
纬真鸿苞,陈仲淳古文品外录之类,要以供人之玩。而李贽藏书,为
害尤烈,有志者勿惑焉,斯可与于博文之学。──船山先生《俟解》
,文章来源:网络
博文约礼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
可以弗畔矣夫!”读书是博文之事,包括读经和读史。读书可以分成
知性、感性、理性的理解三层,这里的理性是指道德理性。船山认为
读书要提防“玩物丧志”,玩是喜而弄之,读书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知
性和感性的需要,与道德理性无关。
明代人读书偏重感性,读《史记》会因为生动的文学笔法而流连
忘返,读《诗经》、《春秋传》会认同书中对于谋生活动(求食、求
美色)的描述。现代人读书可能是满足理智的、思辨的兴趣,都是将
经书、史书当成玩赏的对象,无意躬行实践。因此最重要的是培养正
确的读书态度,读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不会有所
偏差。
船山的说法似乎相当保守,难道读书就不能有美感的欣赏、浪漫
情怀的抒发、纯粹学术的研究吗?我想船山只是从根本上指出理智思
辨、感性浪漫不能脱离道德理性单独存在,如果能够“约礼”(回归
道德理性),知性和感性当然也可以有,甚至愈丰富愈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