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人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
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善就是追求、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
,但口说无凭,要在现实上创造出来,让自己的生命确实活得有意义
、价值才算数,这就称为信(真实可靠)。美就是善与信的结合。
一般人活不出意义价值,往往怪罪于内外在条件。内在条件如长
久养成的习惯和个性,外在条件如别人的眼光、同侪的压力,顺此思
路,也可以说人是受心理学上的潜意识、佛教的业力所决定。但儒家
在根本上肯定人是自由的,只要一念觉醒就可以不受限制,所以说“
我欲仁,斯仁至矣”。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儒家过度乐观,即使有心,
很多事情还是做不到。所以孟子才会说“集义”,和理想、圆满的境
界相比,我们当然还差得远,但只要一次又一次选择正确的观念和行
动,经过不断累积,还是会有进步,不应该自我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