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修养工夫有持志、集义、养气、知言,以想法、感受、行
动三方面来看,持志属于想法,养气属于感受。志是心的方向,持志
是志于道义,持志而能够长久,便是集义。
但什么是义?一般人往往有误解,将义看成客观、外在的行为规
范;义固然有这一面,但孟子认为,义的真正起源应该是主观、内在
的良心。义者宜也,是对当下的情境,做最恰当、最合宜的判断和选
择,使自我与我以外的人事物能够达成和谐一体。义如果只是客观、
外在,力量是不够的,甚至会带给人负担和压力。
除了持志还要养气,因为想法和感受是相连为一体的,只持志而
不养气,难免会因为一时的情绪、欲望(气)而动摇心志,不能坚持
道义。养气的关键则在集义,也就是借由不断持志,累积辨义、择义
带来的和谐一体感、价值尊严感,用来扭转、取代过去经验形成的惯
性习气,使气皆能顺道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