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贞”是固守正道。“谅”则是执
著片面的言语或行为。无论是解读经典或立身处世,都应该把握核心
本质,对人事物有整体的观照。如《论语》虽然是语录体,无一定的
编排顺序,但“吾道一以贯之”,核心精神便是“仁”。故在解读《
论语》时,应该体察孔子的用心,考虑到各章对于发扬仁心或仁道有
什么帮助,而不是只从字面上看,认为孔子落伍。孔子虽然有种种看
似不一致的说法,但那是为了回应不同的人事物,终极的目标是一。
同样地,我们看待自己或别人,也应该先立其大,树立良善的价
值观,做为人生诸般事物的指导原则,而不是纠缠在某些细节上,导
致因小失大。人之性善,虽然言行难免会因为欲望诱惑而有偏差,但
回归到人的初衷,都是愿意关怀、信任别人的。对人的处境有普遍的
同情,比起拿一些言行标准来检验、批判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