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ikk33 (陈V)
2018-04-02 12:48:42台湾不该独尊儒家思想:总统都直选了还在“君君臣臣”?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2360
孔子当然是位伟大的思想家,身处于乱世的他苦心孤诣的建构一套以仁为本的治国之道,
为救生灵于涂炭而四处卖力推销。这套原本欲以慈心善念感化帝王,规劝当权者少做点罪
恶事的学说,在他生前少有领导者愿意采纳,或许当时那些头头不喜欢诲人不倦、老在耳
旁指指点点囉囉嗦嗦的孔夫子,不过这套希望领导爱民如己的学说,在孔子死后却和名画
一样流芳万世,成为中华文化最被颂扬的部份,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儒家思想蕴含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的奥妙,聪明又投机的皇帝只要仔细盘算一下
,就会察觉采行孔子学说,居上位者只需在朝廷龙座上虚意的演演戏做作姿态,提点一下
;底下的人依孔教忠字剧本个个都得恭恭顺顺、尽心尽力猜测皇上真正的旨意,得努力端
出点成果,否则便可能有吃不完的排头或甚至砍头。此外,懂得孝顺之妙的子孙为争当接
班人,也得个个曲意承欢、竞相帮忙监督管理底下的人。儒家思想提供的这种好康,不仅
让上位者工作轻松地位稳固,还可一代接一代地往下世袭,直到享尽天下资源人民揭竿起
义为止。
你若是权贵者的话,你不觉得这套学说很受用?
总统都直选了,还拥抱两千年前的君君臣臣
儒家思想在中国被奉行了两千多年,若从普通人得否安身立命的角度去观察,历史上民不
聊生颠沛流离的时候比较多,承平时期大家能丰衣足食的日子比较少,换句话说,儒家文
化创造出来的昏君多、圣王少,佞臣术士多、忠臣烈士少。若改以学术思想的创新发展来
看,那情况更惨,你可以算算这两千多年来,和崇尚自由与挑战的西方世界相比,中国出
过的思想家、创造发明和突破性的探险的比例有多低?若以全球的眼光而言,目前有哪个
学术领域的理论是由汉人所建构?汉人说到人口总数时总沾沾自喜,而说到对人类重要思
想有过什么贡献时就哑口无言。
儒学原本是立意良善、以仁为本的一套生活规范,因被聪明投机的领导转换成愚民政策后
,反成为箝制思想自由的利器。
我觉得以台湾社会的现况而言,我们学校的教育系统里,独尊儒家的作法,应到了该改弦
更张的阶段。因为台湾经过两次政党轮替后,已成功脱胎换骨为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民主
社会的基石就是以个人为主体,人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有由人民定期直选而且只能连
任一次的总统,个人和国家间的关系已不再是隶属或依附关系;这和孔子前后,中国一直
保持到现在的“君臣”或“子民”关系完全不同。
台湾社会已不必再期待圣王明君的治理,总统的施政若不得民心的话,自然会被选民淘汰
,这套原本以帝王世家为中心,其他人难以安身立命的统治术,早已不符合当今台湾社会
的需求。
再者,儒家思想强调阶级崇拜权威,然士农工商的排序以及对女性的总总朿缚,已和当今
台湾社会现况严重脱节;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基于身份地位应为适当行为的想法
,也和实话实说、有错就改的现代美德不相符合。据我的观察,儒家这类陈腐的见解在台
湾民间社会里,早已不是日常生活规范的主流,可当学生在学校所学和社会所见长期出现
相左情况时,会让人误以为说一套做一套的虚矫文化是有话语权人的常态行为;从而当学
校师长或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发表谈话时,很自然的会被当成上位者不得不然的戏法,大
家心里会认为听听就好,不但无法落实上行下效的本意,反而造成群体的“做样子”。
儒家以身份去决定行为模式的规范,有时会使言行如一的人因未能遵守部份礼教规定而心
有不安,让生活陷入矛盾,反而将言行不一当作社会常态,而且聪明又投机的人,就会在
礼教有利用价值时,装模作样的拿来骗人,在没有利用价值时则视如敝屉,这种不老实的
人在儒家社会里,常能如鱼得水的过活。其实这就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所描绘的社
会现象,如果偷小东西的人要被砍头,将群体利益暗中输送以换取个人利益的人反而能成
为富贵之家,这种鼓励投机、奖赏包藏祸心的社会,多么虚假。
最重要的是,会窃国的人除了言行不一,大都懂得成群结党、拉帮成派的奥妙,台湾在一
党专政的时代,无论是行政、立法、司法、学院或各种机构里,不都充斥着这一类人?这
些靠山吃山的山头主义者,不都霸著一部份社会资源不放?影响所及,不但让我国社会若
要进行横向协调或整合时,在面对这些聪明人所形成的各种山头时,总有困难重重之感,
儒家强调中庸之道的结果,更不断培育出许多唯唯诺诺、瞻前顾后、无法独立思考、丧失
求真求新精神的人。再者,儒家思想强调阶级崇拜权威,然士农工商的排序以及对女性的总总朿缚,已和当今
台湾社会现况严重脱节;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基于身份地位应为适当行为的想法
,也和实话实说、有错就改的现代美德不相符合。据我的观察,儒家这类陈腐的见解在台
湾民间社会里,早已不是日常生活规范的主流,可当学生在学校所学和社会所见长期出现
相左情况时,会让人误以为说一套做一套的虚矫文化是有话语权人的常态行为;从而当学
校师长或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发表谈话时,很自然的会被当成上位者不得不然的戏法,大
家心里会认为听听就好,不但无法落实上行下效的本意,反而造成群体的“做样子”。
儒家以身份去决定行为模式的规范,有时会使言行如一的人因未能遵守部份礼教规定而心
有不安,让生活陷入矛盾,反而将言行不一当作社会常态,而且聪明又投机的人,就会在
礼教有利用价值时,装模作样的拿来骗人,在没有利用价值时则视如敝屉,这种不老实的
人在儒家社会里,常能如鱼得水的过活。其实这就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所描绘的社
会现象,如果偷小东西的人要被砍头,将群体利益暗中输送以换取个人利益的人反而能成
为富贵之家,这种鼓励投机、奖赏包藏祸心的社会,多么虚假。
最重要的是,会窃国的人除了言行不一,大都懂得成群结党、拉帮成派的奥妙,台湾在一
党专政的时代,无论是行政、立法、司法、学院或各种机构里,不都充斥着这一类人?这
些靠山吃山的山头主义者,不都霸著一部份社会资源不放?影响所及,不但让我国社会若
要进行横向协调或整合时,在面对这些聪明人所形成的各种山头时,总有困难重重之感,
儒家强调中庸之道的结果,更不断培育出许多唯唯诺诺、瞻前顾后、无法独立思考、丧失
求真求新精神的人。
唯有“实话实说”,才能为社会带来进步
我因工作关系,有时会向欧美人吹说台湾人如何崇礼尚义,四维八德如何在华人社会传承
几千年,他们闻之总半信半疑一知半解,但凭良心说,若从日常生活的行为去观察,我们
少数圣贤流芳万世的高贵情操,在欧美社会的普罗大众中早已不言而行,这些社会并没有
孔孟思想,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靠的是发自于内心的公民道德自我要求,以及有效运行的
法治制度。老子早就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
家昏乱,有忠臣”;一言点破四维八德之所以被大力倡导,是因为社会混乱人人都不遵守
之故,而不是这些美德已被普遍的遵行。
儒家思想因和现代的群我关系脱节,且为区分阶级树立威权又不得不强调服从,牺牲自我
,核心价值和当今自由民主的台湾价值已格格不入。现代民主国家都强调理性分析,都强
调科学证据,绝不鼓励盲从,例如欧美教育教导学生时,绝少以权威的身影出现,反而经
常强调人类的理性认知有其极限,书本上记载的知识随时会被推翻,不断提醒学生要自己
设法找出人生答案,以因应未来的变迁。
当然,儒家仅是诸子百家中的一支,不代表所有的中华文化,既然儒家思想已和台湾现实
的社会严重脱节,我们应该早一点挣脱独尊儒家的紧箍咒,鼓励实话实说、学用合一,那
我们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必定能逐渐增强,而不是让学生多背几个公式或几题答案,以便
毕业后能骑在别人头上成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