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ienjr (了解自己也是很难的任务)
2014-06-16 20:58:01不知道烤豆的温度如何,这些毒素都会因为热而失效的,只是温度要多少,时间要多久
是个问题
google到以下这段
In 1982, Muller [17] showed that the OTA is only partially degraded
at a normal conditions of cooking. Moreover, this molecule can resist
three hours of high pressure steam sterilization of 121 °C [18],
and even at 250 °C its destruction is not complete [19].
一般的烹煮(更何况是7~90度的冲泡)很难有影响
121度的高压蒸气3hr也无济于事
250度看来会破坏之,不过不彻底...
(OTA是指赭曲毒素A)
※ 引述《urmysoso (>///<)》之铭言:
: 咖啡含赭曲毒素A 专家:生豆存放有问题
: http://newtalk.tw/news/2014/06/16/48331.html
: 行政院消保处今(16)日公布市售咖啡检出赭曲毒素A,由于长期饮用可能会造成肾、肝病
: 变,消保官建议,民众应购买真空包装的咖啡豆、粉,开封后也须冷藏保存。不过,咖啡
: 专家徐文彦反驳,咖啡验出赭曲毒素A与消费者如何保存无关,因为消保官也是拿全新刚
: 开封的咖啡抽验,真正要注意的应是上游生豆商的豆子储藏环境是否有问题,“消保官根
: 本搞错方向了!”
: 消保处今天公布4件抽验的咖啡豆、粉验出未超标的赭曲毒素A,长期饮用对于人体有负面
: 影响,因此建议民众选购、储藏咖啡时,都要特别注意,以免咖啡在潮湿的环境下产生毒
: 性。
: 不过,生态绿咖啡的发起人徐文彦指出,会验出赭曲毒素A绝对是生豆出了问题,与消费
: 者如何保存根本无关。他说明,消保官在进行产品抽样时,一定是从架上取得最新商品来
: 化验,不可能放了3个月才检查,所以赭曲毒素A是在咖啡烘焙与包装前就存在的。
: 徐文彦说,近年咖啡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很大,生豆商为了压低成本,可能大量屯货,若
: 仓储环境不佳,例如不通风、潮湿等,生豆就会质变,即使经过烘焙,也没办法去除赭曲
: 毒素A的存在;但要是存放得宜,即使生豆放了2、3年也不会有问题。
: 至于消保官要民众多注意咖啡产品的制造、保存期眼,徐文彦说,根据规定,咖啡的制造
: 日期是从咖啡生豆进行烘焙的那天算起,所以2008年或2013年的生豆也可能有同样的制造
: 日期,因此咖啡的保存期间与赭曲毒素A事实上无关。
: 徐文彦认为,消保官应该追查检出赭曲毒素A产品上游的生豆商,了解他们的仓库环境有
: 无问题,并查查这些生豆商还供货给哪些业者。他透露,“国内没几间生豆商”,几乎所
: 有的咖啡店都是向固定几家生豆商购买豆子,所以赭曲毒素A的遍及范围不会只有这4家厂
: 商。
: 记者询问,咖啡豆、粉是否有可能在国外进口时就含有赭曲毒素A?对此,徐文彦表示可
: 能性非常低,因国外的咖啡业十分专业,在生豆处理的程序上也有一定的标准,出口前才
: 会为咖啡豆去膜,且到海关时都需经过检验,因此不太可能是在国外就含有赭曲毒素A,
: 而是在国内产生的机率较高。
: 由于台湾并未针对生豆商的仓储环境有所规范,消费者在购买咖啡时也无法辨别生豆存放
: 是否有问题,所以徐文彦只能建议消费者,若要选购咖啡产品,必须挑选信誉良好的店家
: ,而且生豆商大量屯货有可能造成生豆变质,所以“便宜一定没好货”;至于已经开封的
: 咖啡豆,最好的保存方式还是赶快喝掉。
楼主:
chienjr (了解自己也是很难的任务)
2014-06-16 20:59:00另则是说到180度OTA都还稳定标题而已,我无(权限)法阅读论文内容
作者:
lovesaka (so sorry!舍和得..很痛)
2014-06-17 13:35:00最好还是买小包装,拆封后就放冰箱~
作者: Ignor (斗塔老师) 2014-06-17 20:39:00
咖啡豆一定要超过180度才会进一爆,我一直以为烘豆过程毒素不可能存在。有大大懂这个吗?
作者: Caesar1011 (caesar) 2014-06-17 21:08:00
很耐高温,210~270度是分解温度,但要完全分解的话会烘过头,所以良好保存才是王道
请问有人知道自己要送豆子检验的话,要去哪里检验吗?
作者: Caesar1011 (caesar) 2014-06-17 22:39:00
SGS 但是比较贵, 不过验食品的都很贵就是了...
作者:
batatas (Ipomoea)
2014-06-19 00:38:00不要求认证报告的话 很多大学实验室也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