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倪柝声的基督观概述

楼主: df62 (老渔)   2022-12-03 23:53:11
不论是召会内部还是外部,对于召会系统是否具有所谓‘神学’?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且讲不出所以然来的问题。甚至,还会出现许多‘高举生命’,以‘否认神学’的人士。
这篇论文乃是摘录自2017年在政治大学举办的‘现代中国本土基督教神学之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改变形像,中国基督教本土与全球发展’。完全以基督教系统神学的方式,汇总并整理倪柝声的相关教训外,也还原了倪柝声是否反神学这个对于许多人的迷思。当能让读者进行许多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当然,更希望召会方面的某些人士要‘清楚认识’自己所继承的属灵传统的‘真正’精神和内涵,勿把宝贝当作地摊货贱卖。
最后,仍然是‘当然’一下XD,由于纸本中许多图表无法在ppt系统内被展现,还希望有兴趣的武林同道们可以去找纸本。(市立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应该都有)
以下是本文:
================================================================
倪柝声的基督观概述
兼论基督教神学在地方召会中的处境化进路
摘要
倪柝声在中国建立并带领地方教会时所处的是一个动荡时代。倪柝声使用了作者称之为‘
去神学术语化’的进路,来处理地方召会外部与地方召会内部的双重张力,并满足神学教
育和信徒牧养的需要。本文尝试系统化的整理倪氏的基督观。倪柝声的基督观对于基督的
位格、神人二性、道成肉身、基督的意志、基督的十字架与基督的死、基督与圣灵的关系
、基督与教会的关系、基督的再来提供了清楚的描述。倪氏的基督观也涵盖位元格联合、
同归于一、属性相通、道成肉身的目的、和信徒有份基督的生命和性情等重要的神学观念
,构成一个严谨的体系。倪柝声也·对各种异端基督观提出了批判。本文也根据倪氏的相
关文献,还原基督教基督观最为重要的《迦克顿信条》的核心部分,证明倪柝声的基督观
乃是最经典的迦克顿式的基督观。因着当代地方召会教牧方面的需要,倪柝声的基督观论
述中,‘应用神学’方面的论述比例要远远高过‘教义神学’的论述。
倪柝声的处境对其神学表述的影响
倪柝声(1903-1972)则于1922年与王载夫妇在福州开始第一次擘饼聚会。这次擘饼聚会
不仅仅被视为第一处地方召会的建立,也被视为倪氏职事的起始。[ 李常受,历史与启示
(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2005年3月台湾初版),36-37页;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
十八册——讲经记录(卷二)(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79-80页。
]一从1922年一直到1952年4月10日倪氏被捕的这30年中,基督教内部正处于自由主义神学
(Liberal Theology)[ 赵天恩、庄婉芳著,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史 1949-997(中国福
音会出版部:台北 1997年10月初版二刷),Xv-xvi。林荣洪,曲高和寡——赵紫辰的生
平及神学(中国神学研究院:香港 1994初版),19页。]、新正统主义(Neo-Orthodoxy
)和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的斗争中。[ 倪柝声与以下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
和新正统派神学家们的生平完全重叠:哈拿克(Adolf von Harnack, 1851-1930)、
Charles Augustus Briggs(1841-1913)、布特曼(Rudolf Bultmann, 1884-1976)、
Eduard Thurneysen(1888-1974)、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Emil Brunner(
1889-1966)、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托伦斯(TF Torrence, 1913-2007
)、汉斯昆(Hans Kung,1928-)。]倪氏在1924年参与贾玉铭所办的灵光报的编辑工作
时,受到了保守派基督教的影响[ 参考:倪柝声,讲经记录(卷二),75-75页;倪柝声
,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七册——基督徒报(卷五)(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
湾初版),354-368页。],接下来又接触到了普利茅斯弟兄会时代论代表的基要主义,并
与内地会建立了长远的合作关系。[ 《通问汇刊》和《敞开的门》两份刊物中大量与内地
会有关的记录说明当时两个团体间有频繁的互动。借用内地会为通讯地址的例子有:河南
福荣田,参考: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十一册——敞开的门(卷一) 笫四期(台湾福音书
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64-65页。借用内地会礼拜堂的例子有:浙江丽水,参
考:敞开的门(卷一) 第五期,165页。也有许多信徒从内地会转入地方召会。例如:淮
安、孙家桥、和涟水就有这类记录。参考: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五册——通问汇刊(卷一
) 第七期 (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181-186页。甚至有整个内地
会教会转入地方召会系统的情况。例如:浙江南溪(1928年)、葛岭(1929年)、蔡宅(
1928)的聚会,参考: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二十五册——通问汇刊(卷二) 第十期(台
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53-56页。]倪氏除了从内地会的创办人戴德生
获得关于“正常基督徒生活”的帮助外,[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十三册——正常
的基督徒生活(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44页。]也常常与内地会的
西教士交流神学与属灵神学方面的问题。[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得胜的生命(台湾福
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154-155页。]以至于内地会撤离中国大陆的时候,
把其在中国所有的牧养和带领工作都交给了地方召会。这使得地方召会成为中国基督教保
守主义的代表。
倪柝声生于八国联军(1900-1901)后第二年,而中国内地会的创办人戴得生则于1905年
过世于长沙。倪氏的一生也几乎完全与内地会网站(OMF)界定的“坚固扩展时期(
1905-1951)”重叠,[ 参考内地会(OMF International):
https://omf.org/hk/timeline/。台湾福音书房编辑的《倪柝声文集》则把倪氏的职事分
为三个时期:1922-1934,1935-1942,1943-1952三个时期,每一辑代表一个时期。倪柝
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一册——灵修指微 编者说明(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12月
台湾初版),一页。换句话说,倪氏从出生到被捕这段时间,乃是跟内地会的工作在中国
的“坚固并拓展时期(1905-1951)”完全重叠。]并涵盖了近代中国脱离中古世纪式的农
业—封建社会,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所有的主要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包括:清末的革命运
动(1894-1911)、清朝灭亡和中华民国建立(1912)、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1928)、
中原大战(1929-1930)、抗战(1931-1937)、国共内战(1927-1950)、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立(1949)、与文化大革命(1966-1976)。]动荡的政治环境直接造成国民教育水准
的停滞不前。根据《剑桥中华民国史》提供的资料,1933年全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总数是
7311名,1934年为7552名。(当时中国人口估计约在4.3-5亿之间)如此微不足道的比率
使得中国人口在1934年,每万人中只有0.88名大学本科教育程度的学生,根本无法应付国
家的规模与发展。[ [美”费正清著,费维恺编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 下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1994年一版一刷),448页。]根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料》,这个数字到了1949年上升到18.5万人。即便到了1982年,中国男性的识字率约为人
口总是的30-45%,女性为2-10%。[ 指的是基本识字能力。[美]R.麦克法夸尔著,费正清
编,张书生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革命中国的兴起 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北京 1992一版二刷),194页。]这给我们勾勒出当时在地方召会内部信徒普遍教育
水准。在当时地方召会中,除了少数核心同工:如李常受(益文商专)、俞成华(上海圣
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江守道(东吴大学毕业)、李渊如(武昌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魏光禧(福州圣公会三一书院)等因具有高等教育水准,可谓为当时的社会精英分子外,
绝大多数的地方召会信徒的教育水准则达不到那样的水准。
我们可以由此看见倪氏的听众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1) 内地会为主(或西方差会)的西教士:他们往往具有相当高的学历。以内地会为例,
最有名的“剑桥七杰”都是当时剑桥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2) 聚会处内部的同工,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两类。倪氏的主要核心同工素质相对整齐,除
了往往毕业于当时中国的大学外,某些同工具有相当的英文水准,也有许多同工接受过神
学教育(如湖北襄城的郭寿山[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三辑第十册——复刊敞开的门(卷
二)第二十三期(下)(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12月台湾初版),51页。另可参考
:倪柝声文集第三辑第十二册——属灵的判定与判定的实例:判定的实例(二),判定的
实例(十四),判定的实例(三五),判定的实例(四八)(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3
年12月台湾初版)。]),可谓当时中国的社会精英。
3) 一般的听众的教育程度则更为低落。
倪柝声作为一位“教牧”形的牧者,一生并没有撰写过任何“系统神学”的专著。他的著
作,包括《倪柝声文集》(李常受编辑,台湾福音书房出版)和《倪柝声全集》(江守道
编辑,美国基督徒出版社出版)都是后人根据“讲道听炒稿件”润色整理而成。综合上述
的背景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倪氏在当时带领聚会处时,面临两个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首先,他必须处理地方召会与当时的神学教育——神学系统的关系。如果地方召会向当时
的神学界全面开放,引进神学教育系统或整个的神学体系,就必然要面临‘自由主义神学
化’的风险——这不仅是地方召会,而是当时整个中国基督教共同面对的问题。除了赵天
恩牧师在中国福音会编辑的《台湾宣教50年》的结语中,清楚的指出倪柝声并不是反神学
,而是反对“自由主义神学”外,[ 中国福音会,台湾宣教50年,中国福音学刊 第二卷
第一期(中国福音会:台北 2002)223页。]研究者也可以从倪氏在其著作中对所谓“摩
登派神学”或“新派神学”的批判得到印证。[ 例如:倪氏对自由主义神学否定十字架的
批判可参考: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二十册——这人将来如何(台湾福音书房:台
北 1992年12月台湾初版),37页。对自由主义的圣经有误之观点的批判,可参考:倪柝
声,这人将来如何,84页 。倪氏一般以“新派神学”或“摩登派神学”称呼自由主义神
学(Liberal Theology)。]
其次,倪氏在讲道的时候要面对教育程度两极化的听众:一个群体是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
社会精英;另一个群体是可能仅有基本,甚至毫无阅读能力的听众,他们占了听众的绝大
多数。以基督观为例:对于普遍具有大学教育背景的西教士和中国本土的基督教精英而言
,他们较为容易理解西方的、外来的、抽象并复杂的神学术语及观念:就像位格、性质、
同质、异质、位格联合、属性相通,等等。研究者当注意这些术语也往往为许多基督教历
史中的神学家所抱怨,例如:约翰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1.13.3-5就提及正统神学是不
得已才采用位格和性质的语言。对于倪柝声核心的,受过西式大学教育的同工而言,他们
因着西式教育的缘故,具有理解这些术语和观念的能力。然而,对于普遍的中国信徒而言
,期盼他们能够透过非常学术性的神学术语理解正统的基督教神学观念无异于缘木求鱼—
—即便今日,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信徒对于这些语言背后的神学观念仍是半知半解。
这个情况迫使倪氏需要寻找一种一方面能够同时能够涵盖教育程度两极化听众,又能够传
递正统基督教信仰的讲道方式[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三辑第十四册——鼓岭训练记录(
卷二)(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3年6月台湾初版),49-50页。],以奠定地方召会的神
学基础和属灵传统。[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十七册——一般的资讯(卷一)(台
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179页。]
倪柝声在地方召会内部采取了一种笔者称之为“去神学术语化”的进路,就是:在讲述神
学观念的时候,剥去其神学术语的包装,而讲述其核心思想/观念。[ 例如:倪氏认为:
“说三而一,更好于说三位一体。”倪柝声,基督徒报(卷五) 问答(二),69-70页。
]以基督观为例,倪氏认为“神真理的中心,就是基督。神的中心,就是基督。”[ 倪柝
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十一册——复兴报(卷四)(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
湾初版),88页。]——这是典型的“以基督为中心(Christocentric)”主义,但是剥
去了“神学术语”。倪氏在教导真理的时候并不拘泥于名词、字句、方法或道理(
doctrine,教义),他认为,认识神的儿子(的位格)才是重点。[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
第二辑第十六册——中心的资讯(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67-68页
。]灌输关于圣经(或神学)的知识并不是倪氏的主要关注点。[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
一辑第十五册——基督徒报(卷三)(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209
页。]倪氏希望借此能够在戒除自由主义神学对刚诞生的地方召会的影响的同时,又能够
在灵性牧养和神学教育方面满足各种听众的需要,帮助信徒认识基督的位格,进而对基督
产生主观的经历,建立坚实的信仰。从地方召会的宣教史来看,这种“去神学术语化”使
得地方召会的教义变得非常中性,能够适应不同文化和处境,促进了地方召会的全球宣教
事工。[ 王实之、吴怡伶、周复初著,本土化亦全球化——倪柝声职事的本土与海外发展
,林金水、郭荣刚主编,基督教中国化研究初探(以琳:台北 2014),461-479页]这个
进路对整个中国教会则产生了以下二个影响:
1)这种进路不但成为地方召会的传统,也因着倪氏的影响力,被大多数的传统中国教会
所采用,作为面对,甚至对抗神学并神学教育系统,并塑造属灵传统的方法。但在同时也
不了解这种进路背后的处境。
2)想要在倪氏著作中寻找“特定神学术语”,或系统神学中某种特定“论”之研究者往
往错误的认为倪氏不但没有神学、不懂神学、甚至反对神学。这种忽视倪柝声思想中系统
神学元素的看法,也往往使得许多研究者不知道如何为倪柝声定位,而仅仅认为他的神学
是某种的“属灵神学”。[ 参考:林荣洪,属灵神学:倪柝声思想的研究(宣道出版社:
香港 2003)。吴东生, 属灵认知与属灵生命:倪柝声与灵修传统的对话(圣经资源:台
北 2016),28.]例如:赵天恩牧师虽然敏锐的指出倪氏事实上因为反对当时的自由主义
神学而反对神学教育后,却错误的认为:“好像西谚所说倒掉洗澡水时,连婴儿也一起倒
掉了”[ 中国福音会,台湾宣教50年,223页。]——排除了神学的内涵。
因为过去对于倪柝声思想的研究忽视了塑造他特有的讲道风格的历史背景,着重于倪柝声
作品中对于神学的负面评价论述,造成研究者完全忽视倪柝声对于神学的正面评价。以下
是倪柝声对于神学负面和正面评价的对照表:
对于神学的负面评价 对于神学的正面评价
“你们的思想要受神的话影响,不要受更正教神学的影响。”[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三
辑第二册——关于初信造就聚会、初信造就(上册)(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12月
台湾初版),24页。] “我们把所有的启示、解释,合在一起,分析清楚,来断定一
个真理,这就是神学。正规的神学,就是要看见圣经里的真理。这个可以叫作教义的神学
。我们这样去读,就能对圣经的真理有清楚的认识。”[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三辑第八
册——读经之路、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12月台湾初版),
164页。这段话可以被视为倪柝声对于神学的定义。]
“道理没有多大用处,神学没有多大用处。光有圣经的知识有什么用?”[ 倪柝声,读经
之路、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180页。] “神的话有两个不同的范围,第一个范围是道
理、神学的;第二个范围是生命、属灵的。这样分没有错。”[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
辑第二十五册——特会、资讯、及谈话记录(卷五)(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3年6月台
湾初版),95页。]
表一 倪柝声对于神学的两极化评价
若非深入研究倪氏当时所身处的大环境,就无法解释“神学”这个词在倪氏身上所展现出
的两极化张力,也会导致研究者无法客观的、甚至错误的分析并评估倪氏的神学思想。结
果就是往往认为如同约翰加尔文一样,没有受过正规神学教育的倪氏不但“反智”,也“
反神学”。[ 廖元威、吕沛渊 、许宏度,属灵实际的追寻:从圣经、历史、神学看倪柝
声的思想,(华神出版社:2003 初版),13。陈济民牧师撰写的序中,一方面认定倪柝
声反神学,但是又在同时承认‘(他)却又一套自己的神学系统,而且以它为信徒培训的
基础,非常注重教导。’这就体现了大部分华人基督教学者在面对倪柝声的思想时的矛盾
。]
本文尝试突破这个以往限制里研究倪柝声神学思想的盲点,在传统系统神学基督观的框架
与标准下,分析倪氏相关文字,并将倪氏的文字与相关的指标性神学家比较,以探索并还
原倪氏著作中的基督观。本文采用的原始资料以台湾福音书房出版的《倪柝声文集》为主

三一神
倪柝声的基督观源自于其三一观。倪氏最为完整的三一观论述出现于《基督徒报第三期》
的问答中。倪氏回应:“三位一体如何解释?神是一位呢,还是三位呢?”的问题的时候
,非常清楚的指出:“神是三而一的。三而一的。。。综上以观,父是神,子是神,圣灵
也是神。然而为何说三而一的神呢?。。。神只有一个,而父、子、灵,又都是神;既不
是三神,则必是三而一的神。这个断案既不违反圣经一神的教训,又不取消圣子并圣灵的
身位(即“位格”,下同),是最合圣经的。。。(注:说三而一,更好于说三位一体。
)”[ 倪柝声,基督徒报(卷五) 问答(二),69-70页。]倪氏上述的观点几乎就是奥
古斯丁在其《三位一体论》1.47.-1.58中所谓:“据我所知大公教会中新旧两约圣经的注
释者,论到三位一体的时候,都按照圣经教训人说,父,子,圣灵由于不可分离的平等和
同一的本体乃是合一神;所以祂们不是三神,而是一神。。。他们听到父是神,子是神,
圣灵是神,可是这三位一体不是三神,而只是一神。”的翻版。唯一不同的是,奥古斯丁
采用传统的“三位一体(Trinity)”的语言,而倪氏更为倾向于采用“三一(Triune)
”的语言。倪氏的三一观剔除了奥古斯丁相关叙述中大部分的“神学专有名词”的同时,
大体上仍然保持了奥古斯丁叙述的风格和内容。
至于,子与三一神的关系,倪氏在《基督徒报(卷一)》中说到:“神是三而一的,是一
而三的。在这三一之中,圣子是第二位。”[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三册——基督
徒报(卷一)(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146页。]在《初信造就(
下)》中,他进一步说到:“这里不是说到父和子的关系,因父和子的关系是神格中的关
系。。。在职份上、在神的安排(即“经纶”)上、在神的政治上,神是神,基督是基督
。基督乃是神所差来的。。。基督本来是和神同等的,但是祂甘心乐意作基督,作被差遣
的。神是高高在上作神,基督是被差遣来作神的工作。这是神政治里的第一件事。”[ 倪
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三辑第四册——初信造就(下册)(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12
月台湾初版),240页。 ]这个论到神在其救赎计画中产生不同位格的说法(也就是所谓
“经纶的三一”)也与奥古斯丁在《三位一体论》1.13.30中所谓:“他们听到祂道成肉
身,信祂是上帝的儿子;那就是说,他们接受祂是为他们的缘故成了奴仆的形像,比父小
,因而相信祂照上帝的形像,是与父同等”的观点完全一致。[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汤
青等译,奥古斯丁选集(宗教文化出版社:北京 2010年5月一版一刷),58页。]倪氏在
同时仍在“素质三一”的基础上强调“本体合一”的观念,说:“神的儿子的本质就是神
,神本体的表现就是神的儿子。”[ 倪柝声,中心的资讯,132页。]
在同时,倪氏也强调三一神内住在信徒之中的事实。在解释罗马书五章十二节至八章时候
,他说到:“基督住在我们里面是藉著圣灵。这样内住的结果如何?内住的时间是同时。
。。”[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十八册——一般的资讯(卷二)(台湾福音书房:
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354页。]这个观点也可以直接与奥古斯丁在《三位一体论》
1.9.19中所谓:“但当父和子与爱祂们的人同住时,难道圣灵被排除在外么?。。。经上
既论到圣灵说:“祂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圣灵就当然不能被排除于那居所之
外。”呼应。[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奥古斯丁选集,49页。]倪氏虽然从未使用传统三
一观之“素质合一(Unity of Essence)”(或“素质的三一(Essential Trinity)”)
与“位格分别(Distinction of Persons)”(或“经纶的三一(Economic Trinity)”)
这类的神学术语,他相关的叙述表明他的三一神观是正统并平衡的
倪柝声的基督观
倪柝声在他的《读经之路》中,把基督观的内容分成3类,共18个小点:[ 倪柝声,读经
之路、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117页。]
基督的身位(位格) 基督的工作 基督的生平
1)祂是神 1)身位和工作的关系 1)降生
2)祂作人 2)主的代替 2)死
3)祂是神,也是人 3)满足神的赎罪 3)复活
4)祂的历史,在地上的生活 4)使人与神和好 4)升天
5)祂今日的地位,升天后的地位 5)祂的接纳、收留人 5)再来
6)祂将来的地位,再来时荣耀的地位 6)祭司的职份
7)中保的工作
毫无疑问的,倪柝声虽然从未撰写过一本基督观专著,他在此已经提出了一个相当完整的
、典型的、并非常系统性的基督观架构。为了更好的描述倪柝声的基督观,本文以下的段
落将倪柝声的相关论述重新整理为22个点讨论之:
1.基督是神,是神的儿子
2.基督的神性
3.基督是人,是人的儿子
4.基督的人性
5.位格的联合与道成肉身
6.基督是造物主也是被造之物
7.基督是万有的头/同归于一
8.属性相通的原则
9.道成肉身的目的
10.基督的意志
11.认识基督与基督的工作
12.基督的十字架与基督的死
13.基督的复活
14.基督的升天
15.基督的得胜
16.基督与圣灵
17.使人有份于儿子的名分、基督的生命与性情
18.基督与教会
19.基督的再来
20.基督的作王
21.基督的国度
22.基督观的异端
1.基督是神,是神的儿子
倪氏除了直接肯定基督是神外,还根据基督赎罪的工作[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二
十册——福音问题(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40页。]并信徒能够活
出神圣的生活来证明基督是神。[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八册——复兴报(卷一)
(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157页。]倪氏在大公教会的“信仰规范
(regula fidei)”中,教导基督也是神的儿子。倪氏甚至认为,马太福音十六章的“磐
石”,指的是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的事实/启示,或神的儿子自己作为救恩的基础,并教
会的根基——教会当被建立在这个磐石上。[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二十三册——
特会、资讯、及谈话记录(卷三)(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3年6月台湾初版),21-22
页。]从神那里得着启示,认识主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的人是有福的。[ 倪柝声,倪
柝声文集第二辑第十七册——一般的资讯(卷一)(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
初版),304页。]故此,倪氏在《读经之路》中明确提醒基督徒,在阅读圣经的同时,必
须肯定基督是神的事实:“撒但在异端中最大的目的,乃是攻击基督的身位。”因此,“
在圣经里主耶稣叫我们知道,祂自己就是神。”[ 倪柝声,鼓岭训练记录,51-53页。]
2.基督的神性
基督的神性就足以证明祂是神的独生子[ 倪柝声,正常的基督徒生活,97页。]、并与神
同等。[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卷三),150页。]在另一方面,倪氏肯定耶
稣基督的救赎是耶稣基督神性的直接证据,使得基督成为信徒敬拜的对象。[ 倪柝声,基
督徒报(卷五)故事(六),24-25页。]故此,“基督是生命的根源。。。祂就是生命”
,并且“祂的生命是非受造的生命,祂是自有永有者。”[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
十四册——荣耀的教会(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199页。]倪氏相信
:“祂(基督)就是神,祂就是神的儿子,祂就是神的话,祂就是爱,祂就是圣洁,祂就
是义,祂就是拯救,祂就是救赎,祂就是释放,祂就是恩典,祂就是光,祂也就是工作。
”[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三辑第七册——神话语的职事(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
12月台湾初版),154页。]基督不仅仅是神,祂还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在的
神。[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卷三),208页。]研究者可以清楚的从倪柝声
的作品中看见《亚他那修信经中》关于子与父同为神、同质,同为非受造、同为无限、同
为永恒并同等的观念。但基督所取得的肉体限制了祂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生命,[ 同上
,150页。]也使得无所不知并不会改变的神需要长大。[ 同上,208页。]在释经方面,倪
氏认为圣经中记载的金子往往预表基督的神性、基督具有神的生命并神的荣耀。[ 倪柝声
,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三册——歌中的歌(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
106页。]
倪氏对于基督神性的教义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他在传统“交换公式(Exchange Formula)
”的基础上,认为人类能够有份于基督,认定基督的神性成为人是与人类有关的,并包括
所有的人类。他根据哥林多前书一章三十节强调“神已经把我们摆在基督里,神也已经将
基督赐给我们,成为我们的智慧:义、圣洁、救赎。”[ 倪柝声,中心的资讯,224页。]
这使得神的儿子能够“使人成圣”并使得我们“得以成圣”,好让基督能够领许多儿子进
荣耀中。[ 倪柝声,复兴报(卷四),94页。 ]倪氏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神化语言(
Language of Deification)”,他相关的思想不但与奥古斯丁在《三位一体论》1.13.28
中所谓:“因为祂是照奴仆的形象被钉在十字架。。。因为那“取了”的动作使神成为人
,并使人成为神”的观念一致[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奥古斯丁选集,56页。],也为地
方召会之后的神化观奠定了基础。[ 中国基督教中的“神化教义(Deification)”传统
可以追溯自贾玉铭。根据谢龙邑的《基督人——贾玉铭的灵命神学》一书(华神出版社:
台北 2008),贾玉铭已经使用了如“基督化”(30页)、“人身成道”(33页)、“以
身成道”、“道所化”、“基督人”(84页)等非常典型的神化语言,作者甚至认为贾氏
的思想是“神格人格化及人格神格化”(180页)。但是在贾玉铭之后,这种语言(即便
在倪柝声身上,倪氏早年曾经在贾玉铭主办的“灵光报”任编辑,不知这是否倪氏受到“
神化”教义思想影响的管道?)在中国基督教新教圈子几乎完全消失,直到李常受在80年
代后逐步以“神人”和“神成为人,为要使人在神的生命和性情,而不在神格上成为神”
的语言才得到复兴。很可惜的是,这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至今无人重视。]
3.基督是人,是人的儿子
倪氏在肯定基督是神的同时,也肯定基督是人,也是人的儿子。他认为圣经就是围绕着一
个人为中心,“这一人就是主耶稣基督”[ 倪柝声,基督徒报(卷一),69页。]——这
是典型的‘基督为中心主义(Christocentrism)。’根据圣经的历史,亚当是第一个人
,而基督乃是第二个人,祂之所以称为第二个人乃是要在“祂死而复活以后,就把祂的生
命分给许多人”,借此建构一个“团体的基督(Cooperated Christ)”,就是教会。[
倪柝声,复兴报(卷四),95页。]基督之所以必须成为人,乃是因为人性都是有罪的,
“惟有人性能为人性赎罪。。。所以主耶稣来了,祂取得人性,好让祂为人性受审判。祂
没有罪,祂圣洁的人性,藉著死就救赎罪恶的人性,祂代死,祂受所有的罪罚,祂舍命作
多人的赎价。”[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十二册——属灵人(上册)(台湾福音书
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48页。]基督将所有罪人的人性都包括在祂的人性中,
以祂一人的义行使得整个人类得以被称义。这使得祂成为人类的“逾越节的羊羔”,以其
血作为人类的赎价;[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十七册——讲经记录(卷一)(台湾
福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3页。]“摩西在旷野所举的铜蛇”也是基督的
预表,使得仰望祂的人都能够得到拯救。[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一册——复刊基
督徒报(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113页。]倪氏以“救赎历史(
Heilsgeschichte,即神的经纶/oikonomia)”的观点清楚指出,虽然人类失败了,但是
创造了另一个真正的人,就是那人耶稣基督,为的是要让他以人子的身份成为人类的模范
,完全符合神的旨意。成为完成神永远计划的工具和器皿,让人类能够效法祂。[ 倪柝声
,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一册——特会、资讯、及谈话记录(卷六)(台湾福音书房:台
北 1993年6月台湾初版),74页。]耶稣基督之成为人乃是要借由完成人类的救赎,而进
一步完成神的计画。[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卷六),162页。]这种进路与
John Morrison所指出的,‘加尔文在三一神的自我揭示中的经纶里面非常强调的以基督
为中心(Calvin’s very Chrirstocentric-theological point in the economy of God
’s Trinitarian self-disclousure)’的进路完全一致。[ John Douglas Morrison,
Knowledge of the Self-Revelation God in the Thought of Thomas Forsyth
Torrance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Eugene, OR 1997), 329.]
4.基督的人性
因为基督是神,本不受时空限制,但是由于祂所取得的人性与我们的人性一样,都是受时
空限制的;基督因其身体的缘故,也受到了时空的限制。[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
七册——正常的基督徒信仰(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170页。]基督
因为其身体的限制,具有人性的一切特征;祂会累、会睡、也会受苦、会死、会改变,祂
不能像作神那样的自由;祂甚至还需要从婴孩长大成人,因为祂也必须遵守肉体的律。[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卷三),208页。]倪氏非常强调基督在其人性中代赎
(atonement)的工作。他认为,神为了要处理具有自由意志之人的罪的问题,只有根据
神的律法,用人来担当人所犯的罪,不能由第三者替代。因此神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自由意
志的人来代替人的罪,替人受刑罚,以满足自己公义的要求。[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
辑第八册——神的福音(卷一)(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135页。]
因为祂是神的儿子,是没有罪的,也不知罪,但却因为人类的缘故成为罪,[ 倪柝声,福
音问题,28页。]解决了全人类罪的问题。祂虽然愿与我们同得人的性情,但是,祂却不
与我们同有人的罪根(性)。[ 倪柝声,基督徒报(一),73页。]倪氏的这个观点完全
承袭自奥古斯丁在《教义手册》第四十一章中的说法:“是因本性而非恩典做父的独生子
,因此没有本罪。不过,因为祂降世成为罪身的形状,所以就被称为罪,为要做牺牲,将
罪恶洗除。因为在旧约的律法中,那为罪所献的牺牲是被称为罪的,那些牺牲不过是基督
的与表,所以祂就实实在在的成为罪。”[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奥古斯丁选集,325页
。]最后,倪氏认为耶稣基督之成为完全的人,为的是要使我也成为完全的人。[ 倪柝声
,倪柝声文集第三辑第十三册——鼓岭训练记录(卷一)(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2002年9
月台湾三版),101-102页。]
5.位格的联合与道成肉身
倪氏反对任何关于基督具有两个不同位格的教义,他宣告“只有一位主,就是耶稣”[ 倪
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十册——工作的再思(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
版),144页。],并且“主耶稣是神而人”[ 倪柝声,读经之路、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
119页]。倪氏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位格合一(Hypostatic Union)”这个词,却在《正常
的基督徒信仰》中使用了“神人合一”这个词。他认为神与人中间本来隔了一道鸿沟,是
不可能合一的;但是耶稣基督是神成为人,并且成为神与人间的桥梁,叫神与人能够开始
合一。[ 倪柝声,正常的基督徒信仰,95页。]因此基督是神的“中心(Centrality)”
,也是神的“普及(Universality)”。[ 倪柝声,神话语的职事,154页。]
倪柝声另外在《基督徒报第十一期》中完整的从五个方面阐述传统基督观“位格合一”的
概念,说到:“关于主耶稣的身位(位格),圣经给我们看见:第一,主耶稣乃是神;第
二,主耶稣是神的儿子;第三,主耶稣又是神所设立的基督;第四,主耶稣是完全的人;
第五,主耶稣复活时回到天上,祂仍是人,祂也是神,并且从那时起神又立祂为主为基督
。”倪氏坚决捍卫“位格合一”并耶稣基督乃是一个具有“完全的神性与完全的神性之位
格”的正统教义:“异端是只承认基督身位(person,即位格)的其中之一,而不承认其
他方面。但只要抹煞以上所说其中的一项就彀了,就是异端。历代以来,异端都是攻击主
耶稣身位的某一点。只要抹煞祂身位中的一点,便把主的工作完全抹煞了。”倪氏甚至警
告信徒说:“人对于圣经有误解,有不可原谅的,也有可以原谅的;但对于基督的身位,
非严格维持不可。”[ 倪柝声,鼓岭训练记录(卷二),51-53页。]他强烈的批判源自于
自由主义神学之“历史的基督(Historical Jesus)”的观念,说到:“一切假冒的教训
,违反信仰的道理,都是直接或间接攻击这中心的问题─攻击基督的身位。许多人绕了一
个大圈子来解释基督是谁,到末了你会发现,他们不承认基督是神,也不乐意别人承认基
督是神。”[ 倪柝声,一般的资讯(卷二),144页。]倪氏甚至认为,教会必须建立在神
所其实的,对于基督的身为和工作的异象之上。[ 倪柝声,中心的资讯,130页。]在一次
地方召会内部的同工谈话记录中,倪氏强调:
但有一类的道理,我们是非争不可的,就是关乎主耶稣身位的问题。。。在这里,我想我
们相当的清楚,一个教会在一个地方,必须维持主耶稣的身位的问题。主耶稣如果不是神
从肉身来的,如果光是肉身,就是说,祂不是神,那么主耶稣就不能代替我们成功救赎,
这个根本把教会取消了。所以一切关乎基督身位的事,教会必须严格,绝不能放松。。。
普通的道理我们不争。只有关乎基督身位的道理,我们非争不可,教会在那一个地方,必
须管制。不然的话,教会就完了。[ 倪柝声文集第三辑第十册——复刊敞开的门(卷二)
,5-6页]
倪氏同样坚持基督神人二性联合的“永恒性”,在诗歌九十八首第五节中,倪氏宣告:“
天使虽能赞美拜朝, 说神是神,向神恭敬; 我们却能欢乐唱道: 祂在宝座还带人性!
”[ 李常受编译,诗歌(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3年5月台湾九版),105页。]在承认耶
稣“是神而又是人,是人而又是神”并且“祂是一个真人,而又满有神性。。。祂是一位
真神,而又满有人性”的同时,倪氏也非常注重保持神人二性的分别,所以他认为在道成
肉身中,“神人在主耶稣里相遇。人没变作神,神也没变作人。”这使得:“世人后来就
有得着神的生命之可能。。。神人原无联合的可能;但是神人在主耶稣里已经联合了;所
以,此后,神人有联合的可能。”倪氏则敏锐的指出,道成肉身并不是福音的全部,而是
第一步;但这一步宣告了未来救赎的性质与结果。[ 倪柝声,基督徒报(卷一),74-75
页。]倪氏也非常强调基督的神人二性在救赎工作中的不同角色,所以他认为:“因为祂
是神,所以祂才有资格钉死在十字架上。因为祂是人,所以祂就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这
两句话必须分清楚:祂是神,所以祂有资格可以钉;祂是人,所以祂能被钉。”[ 倪柝声
,神的福音(卷一),136-127页。]
倪柝声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位格合一”的语言,但是他把这个观念拆开成为:
1)“只有一位主,就是耶稣”;
2)“主耶稣是神而人”/“是神而又是人,是人而又是神”;
3)“祂是一个真人,而又满有神性。。。祂是一位真神,而又满有人性”;和,
4)“神人在主耶稣里相遇。人没变作神,神也没变作人”,
这四句话,被融合在他的讲道中。倪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即便毫无任何神学背景的听众
都能够吸收“位格合一”教义的精髓。以下的表格比较了《迦克顿信条》核心段落与倪氏
相关的基督观论述:
迦克顿信条(Chalcedonian Creed)
倪氏的相应论述
我们跟随圣教父,同心合意教人认识同一位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只有一位主,就是
耶稣
他真是上帝,也真是人 主耶稣是神而人。。。是神而又是人,是人而又是神
按神性说,他与父同体;按人性说,他与我们同体; 祂是一个真人,而又满有神性。
。。祂是一位真神,而又满有人性
具有二性,不相混乱,不相交换。。。二性的区别不因联合而消失;各性的特点反得以保
存 神人在主耶稣里相遇。人没变作神,神也没变作人
表二 比较《迦克顿信条》与倪柝声的基督观
倪氏把《迦克顿信条》用更能被当时中国基督徒接受的简要语言,拆成小的段落,放在不
同的讲章中。希望以循序渐进、滴水穿石的方式,把迦克顿基督观的思想传输给在地方召
会的各种不同背景的信徒脑海中。至今,地方召会仍然以同样的方式在不同的文化处境中
,进行“基督教教义处境化”的工作。
此外,在释经方面,倪氏多次寓意解经的原则下,使用“约柜”作为描述基督“位格合一
”的比喻。他认为制造约柜的皂荚木预表基督的人性,而包裹于其上的精金则预备基督的
神性。这就预备耶稣基督是神也是人,同时具有神性与人性。[ 倪柝声,一般的资讯(卷
一),286页。]
6.基督是造物主也是被造之物
由于当时中国基督教已经具有基督一性论的张力[ 贾玉铭就认为基督的神性原本就包括人
性,而这个人性存在于创世之前。换句话说,贾玉铭认为基督的人性是永恒的。贾玉铭,
完全救法(晨星:香港 1987)4,12-13页。]——除了章力生在其所著的《系统神学 (
卷四) 基督观》中惊讶于人们不能理解基督同时是造物主(神性)并被造之物(人性)
的事实外[ 章力生,系统神学(卷四)基督观(天道书楼:香港 1990年12月初版),44
页。],近期出版的《耶稣是谁?:简明基督观》也披露当时确实有这种倾向。[ [英]马
克.琼斯著,高阿丹译,耶稣是谁?:简明基督观(华神出版:台湾 2016年出版一刷)
,007页。]倪氏在这个处境下刻意采取如同约翰欧文在其《圣灵论》中采取的叙述方式—
—“基督的人性与圣灵的关系乃是被造者与创造者的关系”[ [英]约翰欧文著,何马可译
,圣灵论(改革宗出版社:台北 2014年4月POD版),43页。]——以正统基督观的方式平
衡的承认基督是造物主也是被造之物。倪氏认为,父在起初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要叫子
成为肉身,成功救赎。子因赞成而创造,所以,在一方面而言,子创造了万有;但是在祂
的创造里面,祂乃是子是受造之物的首生者,也是受造之物的第一个。因此,“基督所以
降生为人,为要从创造者的地位,来到受造者的地位。祂取得受造的体,才能为人死,也
为万有死。”[ 倪柝声,复兴报(卷四),93页。]这个观念完全与亚他那修在《尼西亚
信经护文》中所强调的,“道成肉身的目的乃是要为所有的人所献(为祭),好叫我们,
能有份与祂的灵,能够成为(众)神,这是一个除非借由他穿上我们受造的身体,我们无
法得到的恩典。(...that the Word was made flesh in order to offer up this
body for all, and that we, partaking of His Spirit, might be made gods, a
gift which we could not otherwise have gained than by His clothing Himself in
our created body.)”[ Athanasius, Pilip Schaff (ed), Npnf2-04
Athanasius:Select Works and Letters (Crand Rapids, MI: Christian Classics
Ethereal Library), 365.]以降所有正统教父/神学家的教训吻合。换句话说,耶稣基督
的身体(人性)如果与人类那怕有一点点的不同,祂就无法以自己的身体(人性)为祭物
,解决人类的罪。奥古斯丁在《三位一体论》3.12.24也说:‘照上帝的形象,经上说:
‘山岭未有之先,祂已生我。’(参箴8:25),那就是说在一切崇高的受造物之先。。
。但奴仆的形象,经上有话说:‘在主造化的起头,就造了我。’(箴8:22)。’[ [古
罗马]奥古斯丁著,奥古斯丁选集,53页。]拿先斯的贵格利在EP CI中定罪否定基督具有
完整人性的亚波里拿流主义的时候说到:‘因为,祂所没有取得的,就没有得到医治;唯
有于祂的神格联合的才能被拯救。如果只有半个亚当堕落,那么基督所取得并医治的,也
就是半个亚当;但是如果亚当的本性全然堕落,那么它就必须完全的与那位被生者的整个
本性联合,好叫它完全得救。(For that which He has not assumed He has not
healed; but that which is united to His Godhead is also saved. If only half
Adam fell, then that which Christ assumes and saves may be half also; but if
the whole of his nature fell, it must be united to the whole nature of Him
that was begotten, and so be saved as a whole.)’[ Gregory of Nazianze, Pilip
Schaff (ed), Npnf2-07 Cyril of Jerusalem, Gregory of Nazainzen (Crand Rapids,
MI: Christian Classics Ethereal Library), 650.]可见,在基督的‘位格联合’中,
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不可改变。不论是基督的神性被认为是被造的——亚流主义(即‘历史
的耶稣’),抑或是基督的人性(或任何的部分)被认为不是被造的——亚波里拿流主义
,都会危机基督徒完整的救恩。
7.基督是万有的头/同归于一
除了从“救赎历史(或Oikonomia——神的经纶)”的观点来看基督的神人二性外,倪氏
还使用爱任纽“同归于一(Recapitulation)”的观念[ 谢仁寿、周复初译,克里斯森(
Michael J. Christensen)、威顿(Jeffery A. Wittung)编辑,与神的性情有分:神化
在基督教传统的历史与发展(圣经资源:台北 2016),241页。]来解释基督之所以甘愿
从造物主成为一个被造的人的原因。他认为:宇宙的次序自撒旦的背叛后就混乱了。所以
,子自己甘心乐意成为一个被造的人作为顺服全部的代表,好让神能够借由一个人的顺服
,建立权柄。这也是基督必须成为一个与一切受造之人完全一样之人的原因。[ 倪柝声,
倪柝声文集第三辑第一册——教会的正统、权柄与顺服(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
台湾初版),157页。但是,倪柝声并不像爱任纽一样认为,撒旦致终也会得救。]因为基
督是第一个真正顺服神的被造之物,所以所有受造的人都伏在基督之下,让基督先成为教
会的头,再成为全世界的头。[ 倪柝声,初信造就(下册),241-242页。]由此可见,倪柝声的基督观不但与其人论、
救赎论、教会论和末世论是紧紧相连,更高举基督在宇宙中和教会中的绝对主权。
8.属性相通的原则
“属性相通(Communiatio idiomatum)”是亚历山大的区利罗(Cyril of Alexandria)
在对抗聂斯托流(Nestorios)时发展出来的公式,目的是在保持基督独一位格的同时,
解释基督神人二性的互动。基督因“位格联合”的缘故,其一性的特征(propert)可以
被描绘(describe)为是归属另一性所有。[ Aloys Grillmeier, S.J.[德],
Translated by John Bowden[英], Christ in Christian Tradition (John Knox
Press: Atlanta 1975, Second Edition), 63, 122.]倪氏在《基督徒报(卷五)》中有
一段,可以说是他的著作中最为神学性的论述,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属性相通”这四个字

我们读经最难的地方,就是分别主耶稣的神人两性。有时可分;有时不可分;有时若可分
,若不可分。在此,就是主耶稣指着祂的“人”说的;表明祂自己是完全谦卑的仆人,除
了接受祂主人的旨意之外,祂自己并无所知。我们读四福音书,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记
得主耶稣是有神人两性的:有时只说其人性;有时只说其神性;有时说其神人二性。知者
,则免去许多误会。[ 倪柝声,基督徒报(卷五),119-110页。]
倪氏在“属性相通”的原则下,提醒信徒在阅读四福音的时候,务必记得基督具有神人二
性;有些记载仅仅记述了基督的神性,有些记载仅仅记述了基督的人性,有些记载则两者
兼有之。所以,读者当把关于神性的记载归于基督的神性;把人性的记载归于基督的人性
。如果掌握这个原则就能够避免错误。这段话与安波罗修在《论基督教信仰》中所说的:
‘所以当基督被称为‘被造’、‘成为’这个短语所关乎的不是祂神性的本质,而往往是
道成肉身—有时候是特定的一个职份。因为如果你将其理解为他的神性,那么神就变成了
侮辱嘲笑的物件。’[ 安波罗修著,杨凌峰译,论基督教信仰(三联:上海 2010),
284.](安波罗修在此正是批判了亚流错误的思想。)倪氏也在这个基础上此区分“耶稣
”和“基督”之名所含示的属灵意义,说:“我们知道耶稣是祂为人的名字。神所以叫我
们仰望耶稣,就是要叫我们注意到祂为人的那一边。祂凭着祂的本性而顺服神,乃是祂为
神的一边。”[ 倪柝声,讲经记录(卷一),258页。]
倪柝声认为:基督一方面是造物主,另一方面也是被造之物;[ 倪柝声,复兴报(卷四)
,93页。]祂是神的儿子,也是受膏的人[ 倪柝声,神话语的职事,155页。]。“人子”
就是神为人的称呼。[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四册——基督徒报(卷二)(台湾福
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64页。]那“为人的基督耶稣”─祂是独一无二的
位格,全人类都包括在祂里头。[ 倪柝声,基督徒报(卷一),76页。]“祂儿子钉死在
十字架上的时候成就的,那时候到至圣所的路就开了。”“外邦人把神钉在十字架上”,
[ 倪柝声,神的福音(卷一),142页。]使得神的儿子为我们流出祂的血[ 倪柝声,倪柝
声文集第一辑第六册——基督徒报(卷四)(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
),149页。]。当基督再临的时候,基督要以“人子”的资格,和祂的子民,一同坐在祂
的宝座上。(启一13,三21。)这样的掌权,就是神藉着人掌权。这个人就是那曾为人的
耶稣基督。(提前二5。)[ 倪柝声,基督徒报(卷一),107页。]以上的叙述都必须在
“属性相通”的原则下诠释并理解之,否则就会误解倪氏的原意。
9.道成肉身的目的
倪柝声认为道成肉身乃是为了死与复活,基督的死与复活乃是为了补救(atonement)和
将祂的生命赐给人,也就是传统所谓的“称义”和“成圣”。倪氏进一步把这两方面区分
为四点:1)代替的死与复活——基督代替信徒死在十字架上并复活;2)带同的死——基
督徒死与复活包括了信徒;3)释放的死与复活——基督的血满足神与律法的要求,将信
徒从罪和定罪中释放出来;4)拒绝的死与复活——信徒必须每日背负基督的十字架,否
认己,过一种将基督的死与复活应用在自身的生活。[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
(卷三),86页。]道成肉身不仅仅是基督的经历,也当是信徒的经历。
故此,“道成肉身”乃是为了完成神创造万有和人的目的——彰显基督、使得人能够像基
督、具有基督的生命和荣耀。基督借着取得一个被造的身体(人性),从创造者的地位来
到被造者的地位,为人并为万有死在十字架上——这是传统基督教“救赎论”中“因信称
义”的部分。代赎工作的结果使得人类能够得到祂的生命,成为他的子民,为基督活也为
基督死,成为圣灵的殿,使得信徒活着就是基督——这是传统基督教“救赎论”中“成圣
”的部分。基督要先在信徒身上居首位——做头,之后才能够在万有上居首位。基督的道
成肉身并救赎必须使得万有与神和好,并把祂的生命赐给蒙救赎的堕落人类,至终能够完
全解决撒旦的背叛和人的罪的问题。[ 倪柝声,复兴报(卷四),99-100页。]
相较于传统系统神学论及“道成肉身”时往往局限于在基督的工作的基础上来检视救赎论
中称义和成圣的观念,倪氏从“救恩历史”的视角来看“道成肉身”的目的,并将其延伸
到信徒身上;他的视角涵盖了从创造论到末世论,并在“称义”和“成圣”的张力间取得
了平衡,基本重复了爱任纽“同归于一”的教义。
10.基督的意志
倪柝声认为神有一个旨意,就是要人类有份于祂的生命,成为祂的儿子。这构成了创造的
目的。在创造中,神赐予人自由意志,希望人能够甘心乐意的配合祂。[ 倪柝声,这人将
来如何,171-172页。]这个意志是人的‘魂’的一个部分和功用。[ 倪柝声,属灵人(上
册),116页。]在人被创造后,伊甸园中有三个不同的意志:神的意志、撒旦的意志、和
人的意志。人的意志被置于神的和撒旦的意志之间,完全是自由的,可以选择站在神的一
边,或自己的一边,或撒旦的一边。而神希望人的意志站在祂那边,以为自己得到更大的
荣耀。[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卷六),130页。]人的意志完全是自由的。
与神合作既是人的责任,也是教会的责任。[ 倪柝声,一般的资讯(卷二),36页。]由
此可以看见,倪柝声的救赎论是典型的‘神人合作论(synergism)’。
成为肉身,取得完全人性的基督虽然与父是一,但是在父的意志外,祂还有自己人的意志
。也就是说,成为人的基督具有双重意志。[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十四册——属
灵人(下册)(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3年6月台湾初版),181页。]倪氏在这个基础上
,为‘与神真是联合’做出了一个定义:‘非谓其人应当取消其个人的意志机关;乃是说
,他应当把他的意志放在神旨意那边而已。’[ 同上。]很明显的,倪氏关于基督具有双
重意志的教义否定了‘基督一志论(Monothelitism)’。如果我们把倪氏从坚持基督具
有完全人性也是被造之物,到他关于基督具有双重意志的教导摆在一起,就很清楚的证明
,倪柝声的基督观具有一种:坚决反对任何贬低基督人性的张力——这种基督观的倾向延
续至今。
倪氏特别指出,基督在客西马尼园的顺服并不是顺服父所给的‘杯’,而是顺服父的‘旨
意’。相较于一般认为‘十字架’是顺服的媒介,倪氏认为‘祷告’才是明白并顺服神之
一的方法。[ 倪柝声,权柄与顺服(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2002年7月台湾5版),7页。]
祷告的基督能够站在人地位上,以人的意志打败撒旦,把撒旦对于人——甚至宇宙——的
管理权夺回来。在基督身上,人类的意志与神合一,得到了胜利。[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
第二辑第二十四册——特会、资讯、及谈话记录(卷四)(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3年6
月台湾初版),40页。]基督赐予信徒的生命乃是一个生命的律,因此我们不能使用我们
自己的意志来遵行神的旨意,而要让这个律在信徒身上运行,帮助信徒遵行神的旨意。[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卷五),68页。]神在一方面不会强迫人类去顺从祂
的旨意,在另一方面也不会直接以祂的旨意替代我们的意志。神希望人类依靠祂的能力立
志。[ 倪柝声,属灵人(下册),141-142页。]神会等候祂儿女的意志认可祂的意志后才
作工。而祷告并不为了改变神的旨意,而是在顺服并认可神的旨意后,说出神的旨意。[
倪柝声,复兴报(卷四),85页。]倪柝声虽然采取了‘神人合作论’的救赎论进路,但
是,他的‘神人合作论’仍然完全是以神——以基督为中心。人的意志在这个模型中只是
起到了辅助和配合恩典的角色。
11.认识基督与基督的工作
基督在今日已经透过圣灵住在信徒里面,倪柝声认为人类无法靠自己的五官,或理性来认
识基督。人必须依靠圣灵认识基督,或者,认识基督乃是圣灵的工作。[ 倪柝声,中心的
资讯,286页。]这明显是针对当时自由主义神学提倡之“历史的耶稣”的观点。倪氏认为
基督借由圣灵成为信徒的光,[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九册——复兴报(卷二)(
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1年12月台湾初版),24页。]使信徒能够认识基督就是神的儿子
、拥有神的生命与性情、并是神的显现。认识基督就是认识神。[ 倪柝声,中心的资讯,
第133页。]也唯有认识基督后,信徒才可能真正认识基督教的教义(倪氏称之为“道理”
)。[ 倪柝声,正常的基督徒信仰,93页。]对基督内在的认识会让信徒发现基督乃是整
个宇宙中一切事物的中心。[ 倪柝声,这人将来如何,84页。]信徒也当透过内在的认识
并外在的经历,认识自己,并且透过受浸,[ 倪柝声,复兴报(卷二),54页。]在死上
面,也在复活上面与基督联合。[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卷六),77页。]
内在的认识就是透过圣灵来认识基督的十字架、基督的复活、基督的升天、圣灵的降临、
圣灵的充满等等。[ 倪柝声,中心的资讯,120-121页。]若基督如同“历史的耶稣”所述
,仅仅是一位历史中的人物,并非真神,或基督得到一个较为高级,与人类不同的人性而
非真人,那么上述的这一切就不可能发生。
12.基督的十字架与基督的死
倪柝声对于基督的十字架的观点源自于神的经纶。他认为,唯有神的意志和人的意志联合
摧毁背叛者的意志,神的救赎经纶才能完成。但是,人在堕落后,反而将自己的意志与背
叛者的意志联合。因此,耶稣基督,以被造之人的身份来到世界,为的是要让人成为完成
神经纶的工具。并且,也唯有祂的意志是完全与神的意志联合的。[ 倪柝声,特会、信息
、及谈话记录(卷六),74页。]基督的人性是宇宙性的,包括每一个人类。我们的旧人
也已经与祂同钉十字架——基督的十字架就是我们的十字架。[ 倪柝声,工作的再思,14
页。]我们同时与基督被刑罚,被审判,[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卷二),
117页。]也在基督里死了。[ 同上,148页。]虽然我们仍会犯罪,但是基督的十字架一次
永远的救我们脱离罪的审判。[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三辑第十五册——主恢复中成熟的
带领(卷一)(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3年6月台湾初版),84页。]十字架是基督被差
遣来到世界上的原因。[ 倪柝声,工作的再思,44页。]基督在十字架上担当我们的罪,
受了罪的刑罚。[ 倪柝声,福音问题,71页。]相较于一般认为十字架乃是为了完成基督
代赎的工作——称义,这就是典型的代赎的教义。倪柝声认为,十字架不仅仅是为了代赎
,而是为了将神的生命释放出来。唯有透过圣灵,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工作才能成为我
们的。十字架不能脱离圣灵。[ 倪柝声,神的福音(卷一),190-191页。]
基督十字架上的工作包括了祂的死、埋葬、复活、掌权作王;这一切都是宇宙性的,也涵
盖一切都被造之物。[ 倪柝声,一般的资讯(卷二),116页。]基督在十字架上就如同落
在地里的第一粒麦子死了,好结出许多子粒。使得基督徒与基督的联合始于祂的死,而不
是始于祂的生。[ 倪柝声,中心的资讯,244页。]基督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我们的软弱和疾
病,[ 倪柝声,马太福音查经记录,75-76页。]也为我们受了律法的咒诅,胜过了死亡,
[ 倪柝声,属灵人(下册),275页。]为的是让我们能够接受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而得
到生命。[ 倪柝声,福音问题,54页。]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也满足了律法的要求,信徒
不再有满足律法要求的义务。信徒如果再转回律法或设立任何的律法,就是废弃基督在十
字架上的工作,落到咒诅之下。[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卷六),45-46页
。]倪柝声认为十字架充分显明神对人类的爱[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九册——神
的福音(卷二)(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2年6月台湾初版),150页。]与慈悲,使得人
自愿将自己献给神。[ 倪柝声,一般的资讯(卷一),133页。]基督自己就是一个受过十
字架对付的人,是一个柔软的人,是信徒的模范。[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
卷四),215页。]基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成了’,指的那是基于祂的胜利,祂得到了‘
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主’。[ 倪柝声,权柄与顺服,42-43页。]人若看见十字架中
神的旨意后,就会甘心乐意得救。[ 倪柝声,属灵人(下册),98页。]因着基督在十字
架上的工作,圣灵才能在五旬节降临在人身上。[ 倪柝声,鼓岭训练记录(卷一),
22-23页。]人不是靠善工,而是靠基督的十字架的得救。十字架是信徒得救的基础。[ 倪
柝声,关于初信造就聚会、初信造就(上册),37页。]
十字架对于基督徒而言有两种功效,一方面除去我们的罪,一面称义我们,两者是一体两
面的。[ 倪柝声,倪柝声恢复职事过程中信息记录,19-20页。]对于基督徒而言,十字架
不是一个客观的道理,而是必须实行在我们身上的真理。[ 倪柝声,读经之路、人的破碎
与灵的出来,252页。]基督的十字架钉死我们的旧人,叫我们从罪得释放,[ 倪柝声,倪
柝声文集第二辑第二十一册——特会、资讯、及谈话记录(卷一)(台湾福音书房:台
北 1993年6月台湾初版),113页。]将信徒与世界分开,[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二辑地
十九册——不要爱世界、坐行站(台湾福音书房:台北 1993年6月初版),88页。]帮助
信徒分别灵与魂,[ 倪柝声,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十册——复兴报(卷三)(台湾福音书
房:台北 1991年12月初版),67页。]十字架的呼召乃是要信徒恨恶自己的生命。[ 倪柝
声,复兴报(卷一),172页。]十字架拆毁我这个人,看见自己的败坏,让我们有属灵的
眼光。[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卷五),212页。]十字架让信徒能够顺服基
督的元首权柄,活出身体生活,并得到圣灵的膏抹。[ 倪柝声,特会、信息、及谈话记录
(卷四),105页。]神的救法不是把我们钉在十字架上,因为我们已经与基督一同被钉十
字架了。我们所需要的,是对于这件事并我们的本相的启示。[ 倪柝声,鼓岭训练记录(
卷一),46页。]唯有在日常生活中背负十字架,才能够随从圣灵而行。[ 倪柝声,倪柝
?
作者: kazukazu22 (卡兹)   2022-12-04 07:03:00
谢谢书商的推荐(等一下被打)哇这是专业论文 而且是买不到的
作者: NewCop (新警察里王)   2022-12-04 10:48:00
买得到啦,把标题丢google的话博客来有连结可以买
楼主: df62 (老渔)   2022-12-04 16:57:00
@k 不过,我不是书商啦!
作者: kazukazu22 (卡兹)   2022-12-04 18:21:00
哈哈 谢谢楼上两位的资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