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
耶和华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
作者改以第一人称自述,提及自己的经验、感受和在当中的见识;
对神的本质和作为,以及对世事有正确的信仰观点,是所有敬拜的基础。
作者在神面前回想起曾经亲身经历神的记忆:
原本是在受压迫的困境当中(急难,in distress、hard pressed),
受到神的帮助,被放到宽阔之地(a spacious place、answered me openly)。
作者用空间的意象简明又精准地描述了他的处境和心境。
这描述可能是在某段时期许多困难经验的总和,
也有可能是作者曾在几次巨大的困境当中绝处逢生;
无论是什么,他知道是因为神的帮助下才得以全身而退。
回首后他明白:“即便经过死荫的幽谷,我也必不致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
从急难、到投靠神、最后宽阔之境的历程,
这样的词汇和寓意在诗篇中是君王大卫特有的笔法(诗18、31、118)。
(本诗篇未注明作者。)
相信在我们生命中也有这些特殊的时间点,那些难以忘怀的体验,
可以重新激励信心、面对挑战的时刻,使我们时常思想、纪念;
可能是伟大的经验,也有可能仅仅是平凡的日常。
然而在那当下,清楚地知道是主的感动、是主的作为、
是主与我们同在、是主的帮助、是主替我们争战!
原来主真的看顾我!
6耶和华在我这边,我必不惧怕,
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敬虔主的人投靠耶和华,神也主动地与敬畏他的人(更多地)同在。
他们把上帝放在他们右边,神也把他们放在神的右边(诗16)。
传统上此诗篇是以色列人逾越节晚餐过后所颂唱的最后一首诗,
很有可能基督在受难前也和门徒们唱了这首诗。
或许他们在这节经文当中也获得了安慰与力量。
马可福音14:31:“彼得却极力地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绝不会不认你。’
所有的门徒都是这样说。”
“人能把我怎么样呢?”:圣经中还有许多经文是如此教导,大不了失去生命,
人还能把我怎么样呢?(斯4:16;赛8:12-13;太10:28)
此话表面上看起来是充满著慷慨激昂,但个人总觉得它所表达出的象征,
可能更多是在黑暗中唯一的摇曳烛火,又好比是痛苦中那仅存的慰藉。
神不一定会挪去我们的困难和苦难,甚至是严重的残疾、暴力、逼迫和杀害。
但别怕!在这一切之中,神依旧会保守我们那渺小微弱的信心,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