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
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我是中文系出身的老师,大学、硕士班一直到博士班,读的都是
中文系。中文系的存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提出来讨论,中文系的三
大领域──义理、辞章、考据,在现代的学院体制当中都有相对应的
专业科系,义理对应哲学,辞章对应文学,考据对应语言文字学。中
文系本身似乎没有特定的研究观点和方法,以西方学术的标准来看,
显得不够严谨。
某种程度上中文系的特质,也是中国学术的特质,中国传统学者
研究的是“道”,如同司马迁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穷
一家之言”,如果选择特定的研究观点和方法,“道”就被侷限、割
裂了。以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来说,也是“学无常师”,生
活中的一切都蕴含文武之“道”,只看我们有没有智慧,将“道”从
生活经验中发掘出来。达巷党人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孔子不仅是思想家,同时也是政治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可以说
孔子是全盘继承孔子以前的周文化、中华文化。
但孔子的学问也不是杂乱无统,孔子说自己不是“多学而识”,
而是“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的“一”当然就是孔子的中心思想“
仁”,以仁为核心贯串各式各样的学术领域。只是孔子的“仁”不是
像西方哲学那样,将仁单提出来成为一个概念,进行概念分析。仁是
散布在人们的各种生活、文化活动当中,除了义理思想之外,还可以
用文学、史学的方式接近、彰显仁道。孔子的学问不是在书房里建构
抽象的理论,而是和整个生活世界、人文世界、政治和社会运作连结
在一起的,不离开具体的实存世界,又能够作根源性的思考,有这种
海纳百川的胸襟才能了解孔子或中文系的学问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