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请益]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思想渊源

楼主: Tenner (默)   2015-06-03 14:11:20
※ [本文转录自 Teacher 看板 #1LRff7NO ]
作者: Tenner (默) 看板: Teacher
标题: [请益]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思想渊源
时间: Wed Jun 3 14:10:12 2015
如题
近来上到了〈谏太宗十思疏〉
最后一段,有所谓的“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之句,
备课用书上只是简单地附注:“无为而治”,
请问各位老师们在说解这里时,
会特别提到是哪个学派的“无为而治”吗?
95年警专的国文考题将“鸣琴垂拱,无为而治”列为道家思想
101年公务员的考试也将“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当成道家说法
然而就典故出处来说
“鸣琴”出自于刘向《说苑》
“垂拱”则出自于《尚书》
《说苑》第一章言:“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
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
;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以本章所言,应是儒家“无为”(德治)的说法,网络上也似乎多半认可《说苑》为儒家
思想的产物,《尚书》属儒家五经,则更不待言,那么95年警专、101年的公务员考题
答案是否有误呢?
不晓得老师们是否有其他的见解?
先行谢过各位啦!
作者: kkben (多想一步)   2015-06-05 01:00:00
道家 是统治术 / 儒家 是管理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