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从销毁、雪藏变付梓 宋以朗谈转折

楼主: gillyweed (鱼鳃草)   2009-02-25 14:09:18
中时电子报
林欣谊/台北报导
《小团圆》这部张爱玲写于一九七六年的小说,延宕多年迟未出版,最大原因就是张爱玲
生前是否有意愿出版此书的疑虑。“证据”是张爱玲在一九九二年写给宋淇的信件中,谈
到“《小团圆》小说要销毁”。如今《小团圆》出版,北京媒体甚至以“‘违约’出版”
为标题报导。
为此,张爱玲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宋淇之子宋以朗,特地从香港前来台湾,说明决定出版
的经过。
“我把六百多封信件、文件全整理好,共有卅多个资料夹,所有决定都从这些内容来推敲
。”经过数个月的整理研究,他从张爱玲与他父母往来六百多封、四十万言的信件中,找
到《小团圆》如何诞生,又为何暂时“雪藏”的原因。
他表示,张爱玲一度提到销毁这部小说,后来又与皇冠编辑讨论《小团圆》进度的通信,
证明她晚年打算尽快出版。宋以朗在这本书的前言,详细节录十多封提及《小团圆》的信
件内容。
“当时我父亲(宋淇)不建议出版的主要顾虑,一来是台湾当时的政治环境,二来是担心
有心人对号入座,尤其是当时人在台湾的张爱玲前夫胡兰成。”
与张爱玲为至交的宋淇、邝文美夫妇,是一九七六年最早读到《小团圆》原稿的人,也是
张爱玲生前交托遗嘱、指定为财产继承者的对象。张爱玲一九九五年辞世,宋淇、邝文美
相继过世,二○○七年十一月,宋淇之子宋以朗便从母亲手中接下“权利”,成为张爱玲
文学遗产执行人。
他说母亲邝文美生前迟未决定《小团圆》去向,患得患失。“母亲逝世后,这事就得由我
来决定了。”
一九四九年出生的宋以朗学统计出身,目前为经营“东南西北”网站的知名部落客,每日
择取有趣的中国新闻西译,在外国媒体圈小有名气。
他透露,其实《小团圆》节录自张爱玲另一部写成于一九六○年代、篇幅长达六十多万字
的英文手稿《Book of Change》,中文以《易经》名之。“虽然主角名字不同,但里头的
角色都有重叠,例如她的好友炎樱,在两部作品中甚至名字相同。”《易经》当年因为篇
幅大,在美国出版困难,如今却成了另一部尚未出版、众所瞩目的张爱玲“遗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