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浅谈九成宫(三)

楼主: Goodsignet (印子)   2014-07-25 15:00:01
但是我们不应完全忽视这些评语,倘若不能准确地掌握神韵
便分辨不出米芾与吴琚的差别;而认为颜真卿近乎周钧亭,
甚至觉得黄山谷和沈周类似。
所以,我想再聊些古人的论述,元朝虞集题此碑时说:
楷书之盛,肇自李唐
若欧,虞,褚,薛 尤其著者也!
余谓欧公当为三家之冠,盖其同得右军运笔之妙谛。
观此帖结构谨严,风神遒劲,于右军之神气骨力两不相悖,实世之珍。
但学《兰亭》面而欲换凡骨者,曷其即此为金丹之供!
(注5:遒劲是刚健有力的样子。我想以此帖系碑刻,用笔方整脱不了干系
所以欧体适合用狼毫笔来书写,山马笔勉强可以。)
个人对这段话的受用与经验是:
有时写行草不免写滑了,写俗了,甚至写脏了;
如果此时能练一练九成宫,再去写行草,
便能回到清和秀健的神采。
而明朝王世贞则评云:
信本书太伤瘦俭,独《醴泉铭》遒劲之中不失婉润,尤为合尔
笔者猜想这就是所谓的 "融丰腴于瘦硬之内"
推其由有二:一是横画左低右高的取势没有那么夸张
其二是摩拓不绝导致的失真,所以笔画较为丰润
甚至起笔转折处有似方似圆的妙趣
附录:九成宫醴泉铭:http://www.9610.com/oyx/07.ht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