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林曦谈话的感想

楼主: Goodsignet (印子)   2014-06-13 06:08:32
虽然是对岸的艺术家,她的某些话还是能引起我的兴趣
例如:每个朝代书风是该朝代文化的心电图。
把字写漂亮只是功能性上的表现,书法里头有着更深刻的东西。
笔法不外乎平动,提按和绞转。 (这是邱振中提出的)
赵孟頫的书法特色是把传统的东西简化成一种规律美。
持续一个礼拜每天练习一小时比一天一次练习七小时要好得多。
....................................
....................................
不过,她倒著写的练法,我并不敢尝试。
尤其是她的双钩摹写更是和我的认知有所差距。
我所认知的双钩摹写是拿薄纸覆蓋在字帖上描字的外廓
(不一定拿毛笔,铅笔或原子笔也可以),最后再填墨
如果一时找不到薄纸,也可以把纸沾油,晾干后再使用,它会呈半透明状。
现代科技发达,直接把字帖放大影印再填墨亦可有效掌握字形。
建议印淡一点比较好,一方面避免店家耗墨量的抱怨,一方面容易看出覆写准确与否
(此法练小字颇有效,将赵孟頫 A4 字帖放大到 A3 然后覆写,进步很快)
当然双钩还是有所谓肌肉记忆的优点
我曾经将蕙风堂的修复本放大到六格毛边纸大小,然后用六格毛边纸做双钩
(这时要印浓一点,否则毛边纸盖上去会看不清楚,就会描得很辛苦)
交作业时得到老师的称赞,虽然我后来坦言我是摹的不是临的
但老师还是称赞我,因为他认为学书先要能入帖。
所以虽然双钩下的是笨功夫,但对于抓字形是很有用的。
有一件缺德事本来不想提的,但我想那毕竟是年少轻狂的蠢事了。
大家都知道颜真卿的字以气势取胜,于是我将颜勤礼碑的字帖里头
每一个例字放大到 A4,然后用整张毛边纸做单一例字的双钩。
但这样耗墨极大,杀头生意有人做,赔钱生意没人干。没有影印店肯这样印。
于是我利用假日学校机房没人,就这样印了一整本。
功夫于是就这样练成了,但耗费了不少学校资源,这种行径其实不可取。
要达到目的其实有很多方法,不必因小失大。我想我那时候真的太年轻了。
这大概可以排进 Goodsignet 不能说的秘密之ㄧ了
而在第七集 "书法的生命共振",提到对岸学书法要特别学习繁体字
这一点更是不禁让我感慨万千
在台湾从小接受繁体字教育的我们,早就轻轻松松跨过这个关隘,
为什么当初教育部要废除这个对我们来讲是特别得天独厚的学科
我始终都不明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