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检举] chaige B-1-1

楼主: chaige (chaige)   2019-05-08 21:59:28
※ 引述《houseman1104 (长门房子人˙三玖军准将)》之铭言:
: ※ 引述《chaige (chaige)》之铭言:
: : 我想答辩到这里已经可以请版主判决了。双方立场明确,这里再次确认双方立场:
: : 检举人认为,我方,在目前2019年的现在。在辩论主题是 "言论自由",在这样的环境
: : 背景下,引用 "不然就游去对岸,台湾海峡没加盖!!" 是代表2007年总统大选前夕,
: : 陈水扁前总统的发言,是 "政治语言撕裂族群,是挑衅群众!"
: 我不同意违规者擅自为我的主张下结论
: 而且该结论错误
: 我主张违规者在与政治无关之本案讨论中
: 刻意引用具争议与挑衅意味之政治相关言论为挑衅行为
: 以上主张以我方解释为准
: 如果违规者执意恶意扭曲本人的陈述
再次确认双方立场(有错请指证):
检举人立场:
在与政治无关之本案讨论中,刻意引用具争议与挑衅意味之政治相关言论为挑衅行为。
我方立场:
在2019年5月8日C_ChatBM版,且辩论主题是言论自由,我方引用2007年总统大选前夕,
陈水扁前总统的发言"不然就游去对岸,台湾海峡没加盖!!",是代表我方捍卫"言论自由"
的决心。
根据我的答辩,我方认为,引用名言当下,的环境背景是很重要的,因为名言代表的意义
会随时代不同而演变。所以我在双方立场都加入时间和背景。
若检举人不同意请说明原因指证。
我加入的环境背景有两个:
1. "现在2019年5月8日C_ChatBM版,且辩论主题是言论自由"
2. "当年2007年总统大选前夕,陈水扁前总统的发言"
加入的环境背景后双方立场:
检举人立场:
﹝在与政治无关之本案讨论中,刻意引用具争议与挑衅意味之政治相关言论为挑衅行为﹞

备注:﹝﹞为原检举人立场
"" 为环境背景
我方立场:
现在2019年5月8日C_ChatBM版,且辩论主题是言论自由,我方引用2007年总统大选前夕,
陈水扁前总统的发言"不然就游去对岸,台湾海峡没加盖!!",是代表我方捍卫"言论自由"
的决心。
: 本人将依板规捍卫自身之权益
: : 我认为,2019年的现在,我在辩论主题是 "言论自由",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
: : 我方引用 "不然就游去对岸,台湾海峡没加盖!!",是代表我方 "捍卫言论自由的决心。"
: : 以上双方立场,有错请检举人指证。
: : 以下是检举人讲述,引用名言 "不然就游去对岸,台湾海峡没加盖!!",
: : 诞生的经过,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还有部分反对人士的评论。
: : 以上是检举人讲述
: : 我不知道版主有没有经历过2007当时的社会氛围,但应该知道,引言中
: : 的对岸,是指中国,而在中国的言论自由,是有经过世界认证的烂,所以后来这句名言,
: : 代表的意义,才会演变成: "你这么不想要自由,就去最没自由的地方",也就是我的原意
: : 。
: 我已善尽举证责任,证明前总统该言论与言论自由无关
我方对引言 "不然就游去对岸,台湾海峡没加盖!!" 演变至今说明:
我不知道版主有没有经历过2007当时的社会氛围,但应该知道,引言中的对岸,
是指中国,而中国的言论自由,是有经过世界认证的烂,所以后来代表的意义,
才会演变成: "你这么不想要自由,就去最没自由的地方",也就是我的原意。
至于检举人所谓善尽举证责任,我想在2007年总统大选前夕,
"不然就游去对岸,台湾海峡没加盖!!"所代表的含意,
不同支持者会有不同见解。而检举人提出的证据,只是部分媒体的评论。
台湾媒体的素质,我想也是有经过社会认证的烂。还请版主不要被误导。
: : 我的原意是 "你这么不想要自由,就去最没自由的地方"
: : 但由于双方立场明确,所以检举人无法感受到我方捍卫言论自由的精神。
: 同上,刻意引用与言论自由无关之发言
: 显然目的并非如违规者所述
: 而是意图以政治挑衅言论激怒看到的任何人
这里双方立场明确,我就不多论述! 放上双方立场确认
检举人立场:
﹝在与政治无关之本案讨论中,刻意引用具争议与挑衅意味之政治相关言论为挑衅行为﹞

备注:﹝﹞为原检举人立场
"" 为环境背景
我方立场:
现在2019年5月8日C_ChatBM版,且辩论主题是言论自由,我方引用2007年总统大选前夕,
陈水扁前总统的发言"不然就游去对岸,台湾海峡没加盖!!",是代表我方捍卫"言论自由"
的决心。
: : 这段还有模糊空间,以下是我的答辩:
: : 我要答辩的内容是,
: : "伏尔泰 和 陈水扁前总统,两人的名言,谁对台湾人会比较有亲切感!"
: : 对于是否有挑衅,双方立场明确,不多作论述。
: : 我想这个问题很容易,用社会经验常识既可判断,有兴趣的版众可以自己试试,
: : 或找家人试试,以下开始提问:
: : (没有的请回答没有)
: : 1. 陈水扁和伏尔泰 是哪国人?
: : 2. 陈水扁和伏尔泰 的最高经历是什么?
: : 3. 陈水扁和伏尔泰 的儿子叫什么?
: : 4. 陈水扁和伏尔泰 的配偶是谁?
: : 5. 陈水扁和伏尔泰 谁进过监狱?
: : 以上五个问题,我想台湾人对谁比较熟悉亲切。应该没人有意见
: : (长姿势一下,引用维基百科: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玛利‧阿鲁埃)
: : (法语:François-Marie Arouet)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8F%E7%88%BE%E6%B3%B0
: 该引言已经与言论自由无关
: 本项无讨论之必要
反对检举人回避问题,根据:
以下检举人两段发言
1. 违规者已于先前自承可以选用相对中性之言词
然而却在思考后仍然选用敏感性政治相关词汇
其居心不用我赘述
2. 伏尔泰该段语句才与言论自由相关
且于国中课本中即有,本国受国中以上教育者占86.67%((引用自教育部公开统计数据
使用该段文字不但有理,且不可能造成不亲切感
反而使用前总统该段语句不但与言论自由无关,且具浓厚挑衅意味
违规者此段诡辩毫无逻辑可言
以上检举人两段发言
我认为,确认引用谁的名言,对台湾人会比较有亲切感,对于本案讨论是有帮助的。
: : 上方检举人发言,双方立场明确,不多作论述。
: : 最后我要用 "不见棺材不下泪" ,这个随时代环境而改变意义的俗谚举例,来表达出,
: : 若执意用俗谚诞生当时的意义,套用到现代演变后的意义,会有多可笑。
: : 造句: chaige!!!你已经回文回了整个版面了,还没放弃答辩,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 : 然后我查了一堆典故出处当作证据:
: : 1. 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亲棺意指亲人的棺材。
: : 2. 民间故事: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由来
: : https://kknews.cc/zh-tw/story/k22qpr.html
: : 3.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 。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妥。”
: : 然后我检举B-1-1抗议,有人咒骂我,说我家有亲人死了,还叫我回家对着死去亲人的
: : 棺材哭哭!! 我感受到十分愤怒,我认为他 "意图引战/挑衅板友"
: : 以上举例,搏君一笑,非真人真事。
: 假设性议题,无讨论之必要
感谢检举人看完我方举例,搏君一笑,非真人真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