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勇教授 【103/03/16中医当代妇科八大家 - 钱伯煊临床经验传承】课程节录(一)
…我外公从小秉承家训,来学习中医,后来把他送到一个清末御医那里学习,就是曹沧洲
。因为我们钱氏家族有很多人,最近由海外回来的人在苏州木渎(乾隆下江南必游的水乡
)开会。顺带说一下,大家去苏州一定会去玩虎丘,那这木渎居住的人就像台湾的原住民
,由木渎整理出来的资料显示,钱氏这一支是一个很大的家族,非常出人才,譬如钱学森
,是原子弹的专家,是很远的亲戚啦!最近他们整理出家谱,外祖父这边也是一个小支。
1955年北京成立“中医研究院”,就是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前身,当时周恩来总理
从各地调名医去北京,江苏苏州就调了他,还有南京的一些名医调过去,刚开始他就到中
医研究院的广安门医院,后来到西苑医院,因为西苑医院没有妇科(笔者按:钱伯煊历任
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他就是一个平常的老先生,很和善的,没有什么从政的
要求,这些政协、人大委员的头衔是给长官、重要领导看病好了以后他们封给他的,所以
他说他胆子很小的,所以我们称他叫东郭先生(笔者按:东郭先生的典故是出现在明朝中
山狼的故事)。现在大家到苏州去,悬桥巷往内走25号是钱宅,房子较为破旧的明代建筑
,苏州文物局在这里立了一个牌子介绍钱宅。附近也是赛金花故居。 外公的父亲钱益荪
擅长外科,外科药一些膏丹传到二舅舅,因为我的大舅、二舅、三舅较早过世,这部分也
就没有留下来。外祖父有五个女儿三个儿子,大舅在苏州中医院中医内科、二舅从事中医
外科、小舅在19岁得脑膜炎去世,那这五朵金花第二朵就是我母亲,外公的几个女儿都是
念教会学校护士,因此我母亲和阿姨她们几个英文都很好,但都是护士没有一个大夫。
1977年当时大陆文革结束,大学恢复高考,我应试进入江苏新医学院(是中医、西医同在
一个学校),因我父亲是西医内科医师,当我进学校报到时发现医学系没有我的名字,找
了半天说“妳的外公已经托卫生厅厅长(外公的师弟)把妳调到中医系”。我本来是进医
学系的,当时我听了很不高兴写信回家,母亲回我信说“妳从小就在外公家长大,外公说
我们家中医妇科后继无人,妳必须学中医,必须学妇科”,给了我两个“必须”,所以我
没有办法,从此就走向了这条中医妇科之路。……我中学时每年外公看诊我跟着,因为他
要我帮忙写字抄方,他药性非常熟,四气五味倒背如流,升降浮沈、温清苦寒都知道……
外公由苏州调到北京受到周总理的保护,很侥幸,也免除留在苏州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斗
争,当时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更年期发作都是叫他去看的,当时我小时候在北京,我们放
假的时候去看他,晚上八点钟中央来电话说要去就诊,有一个八人的警卫班全是女生就会
来…戒严,家人不准进出…。
…钱老调经学术思想,推崇医家陈自明,选方择药,意宗《妇人大全良方》用药不宜过用
辛温或滋腻之品,以免耗伤脾阴或困阻脾阳。所以他很重脾胃,用药很适合南方这一带像
台湾,湿气比较重、人体气机比较虚弱,有时容易脾气、脾阳不足。所以一句话,我认为
外祖父是很典型的肝脾派。调肝脾,相当会调!将来你们妇科医学会要邀请的,像广州的
岭南医学罗元恺,崇尚景岳学术思想,是补肾为先,跟夏老一样是补肾来考虑。所以,学
习流派对中医妇科临床有很大的帮助。…接着讲钱老的调经六法,…(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