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投资理财不能只比费用高低!专家提醒这点

楼主: jimmy80727 (枫痕)   2021-04-16 01:27:37
来源:联合新闻网
内容:
上周,有几位网友看了网络上,对于某张新上市投资型保单的“评论”文章,就转贴网址
来询问笔者的看法。简单来说,这两篇文章最大的重点是:投资型保单(特别是类全委保
单)要抽很高的解约费用及代操费用,完全不如直接投资基金或ETF。
在陈述个人的看法前,笔者想先跟读者们“交个底”—个人完全不支持为了私利,而向客
户销售不适当商品的黑心业务员,也同时赞同“保险的各项费用率很高”,以及“保险就
该回归保障”的核心价值。
但是,笔者倒想建议有心做好此生理财规划的民众:假设永远都会“比费用率高低”,而
不仔细了解自己投资了什么?或是“所买的投资工具,是否符合自己理财需求”,那么,
这一辈子恐怕都难以达到既定的理财目标。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金融业在世界各国,都是被高度监理的产业。所有销售给一般大众商
品的文宣品,都必须详细交待相关的费用及风险揭露等资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投资人
当然可以在同一类型标的中,找到费用率最低的标的。
只要每一位投资人够认真,把包括基金或保险在内的各种金融商品DM,拿出来仔细阅读一
下,就可以轻易做出“费用率高低”的比较。但是,每一种投资工具,都有不同的费用率
。且更重要的是,每一种理财工具的“优势”及“功能”各有差异,再加上每一个人对于
不同金融品的专业度及熟悉度不同,个人理财需求也不同。所以,笔者想在此提醒一般民
众以下5大重点:
重点一、“费用率低”只是挑选标的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绝对不是“唯一”。这是因
为理财大众在进行任何投资理财决策前,最好要有以下3大考量:
笔者提醒一般民众在选择投资工具时,必须考虑到个人理财目标的阶段性、隐形成本、保
持弹性等因素。 路透
笔者提醒一般民众在选择投资工具时,必须考虑到个人理财目标的阶段性、隐形成本、保
持弹性等因素。 路透
1.理财目的与投资期间,必须与相对应的金融商品配合。笔者在之前的专栏中,曾经不只
一次提到:一般人在选择投资理财商品时,永远不能只比费用率,而必须视个人不同理财
目标的阶段性需求而定。
也就是说,投资理财商品的选择,永远没有一个制式化,适合每一个人的标准答案,而只
有随着每一个人的不同阶段需求而变换。在某些人看来,利润薄到不行的工具,可能就是
某些人“不得不”的选项。
例如10年后要创业及买房,这笔自备款及创业基金是绝对不容打折的,既定的时间也不能
延后,那么,民众最该优先考量的,绝对不会是“收益极大化”,而是“在目标期间内‘
保本兼保息’”,以免10年后理财目标落空或缩水。
当然相对的,假设民众是进行长期的退休规划,期间可能长达20或30年。由于存退休金的
人还有工作,还有承担亏损风险的能力。所以,特别是在现今低利率环境下,是可以在“
可忍受的风险范围内”,选择“获利极大化”的标的(当然,两者必需同时考量,不是只
有“获利极大化”而已)。
2.除了参考个人对于风险的忍受程度外,还要包括投资专业度,以及对商品的了解程度。
以近来媒体热衷报导的投资台股为例,虽然各媒体上常见所谓的“投资达人”成功故事。
但是,一般散户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这么多年来,自己的投资绩效到底如何?
假设自己每天光是公事就忙不完,没有多少看盘、盯盘的时间,尽管基金或ETF要抽取一
定的手续费及管理费,选择各个委由专家“代操”的基金或ETF,就是民众不得不的最佳
选择。
笔者并不否认,在国内2300万云云众生之中,总是会有不少位“投资达人”,其投资绩效
“非常优异”。但是,那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而当绝大多数散户的操作绩效,并没有办
法“赢过专家”时,一般大众也真的不要想在投资领域,存有太多“人定胜天”的错误迷
思才好。
3.参考金融商品的其他附加好处。这里所谓的“好处”,当然还有包括“保本、保息”,
以及资产较多者的“节税”等考量。举例来说,尽管目前市场利息很低,仍有人心甘情愿
选择银行定存或储蓄险。
假设投资理财世界,一切比的都是“费用率最低”及“报酬率最高”,至少在长期市场低
利率之下,银行定存及储蓄险这两种商品,应该早就从这市场消失才对。但实际上并没有

究其原因,不是持有者不知道这两种商品“报酬率低的可怜”,而是民众心里考量的,是
摆在“资金安稳性”及“节税”这两大考量之上。环顾目前市场的各种金融投资工具,不
论是再会赚钱的基金或ETF,能够提供固定配息的月配息基金,利息收入都免不了被列入
个人综所税“利息收入”之列,并且在单笔超过2万元时,还要再被课一笔健保补充保费
;如果当事人在累积财富的期间中不幸身故,所有累积资产都必须被列入个人遗产中计算

笔者提出,不管是基金或保单,发行总有一定的成本存在,投资人千算万算也算不过金融
机构。 联合报系资料照
笔者提出,不管是基金或保单,发行总有一定的成本存在,投资人千算万算也算不过金融
机构。 联合报系资料照
重点二、“看不见的隐形成本”还比“看得见的费用”还关键。也就是说,投资人除了立
即可见的费用外,还要更加注意“隐藏成本”。就以“0前收费用”的金融商品为例,投
资人以为自己一毛钱都不用支付吗?
民众在投资这类商品之初,也许资金可以100%进行投资,但是,这类“后收型”商品所
伴随的,却是其他一般大众难以发现的“隐藏成本”。其中最主要是“前几年的高解约费
用”,以及“内含管理费”。而所谓的“免费的最贵”,正是这个道理。
也许有投资人说:“后收费用虽高,但至少期初投资金额是100%,且只要我忍住前几年
不解约,金融机构就完全占不到我任何便宜”?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投资人在前几年“被迫忍住不卖”的意思,就等于“资金要idle(闲置)在标的上多年而
动弹不得”。假设投资后标的净值不断下跌,投资人铁定损失掉“转投资其他标的获利”
的机会。
更何况,不管是基金或保单,发行总有一定的成本存在。“0前收费用”不代表发行机构
全是“吃素的”,不赚投资人任何一毛钱,铁定会在内含的管理费上“赚回来”。
再以自己直接投资海外为例,特别是美股ETF的管理费是很低,但,投资人有考虑过每次
换汇的成本、汇率的损失,以及日后解约等时间成本吗?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什么投资
纠纷,有多少国人有那“吓吓叫”的外语能力及“美国时间”,与国外金融机构在海外的
法庭“据理力争”与打官司呢?
重点三、投资不是“恒久不换”,也不是“有赚就跑”。由于新投资都有一定的成本,所
以,原本已经投资获利的标的没有必要(例如投资前景并未改变,或是尚未达到原先所设
定的停利标准),就真的不宜“轻举妄动”,还是乖乖继续投资为上。
就算投资人想要及早“落袋为安”,但也最好谨守“获利摆放到另一个保本、保息的户头
里”,以及“原投资继续(例如持续定期定额扣款投资)”两大原则。
重点四、投资人千算万算,别想算得过金融机构。理论上,不同金融工具的成本不同,向
客户所收取的费用多寡也有差异。但当同一类别的金融商品费用率不一样时,低费率的标
的,有可能是真的“佛心来着”,但也很有可能是将费用,藏在某个并非显而易见的地方

所以,投资人真的不必太早就一厢情愿地,相信自己绝对可以“赚赢金融机构”(拿到最
低的费用)。相关细节,请见笔者之前的专栏—《“我是有钱人”迷思610》小心“聪明
反被聪明误”。
重点五、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一直以来,笔者都会遇到不少投资人大骂业务员
“只知道赚佣金,尽卖一些黑心商品给自己”。对于这些抱怨与忿怒,个人总会奉劝他们
“黑心业务员必有严重的业力,日后必须自行承担相关的果报。但是,每一个人都该对自
己的人生负责。因此,一定要对自己的理财目标,有一个清楚而明确的‘定见’才是”。
不要忘了:所有的销售人员优先想到的,绝大多数是先让自己糊口的佣金,而不会100%
是客户的利益。至于所谓“网络上的投资达人们”,多半是从单一投资的角度,极少会从
全方位的理财规划视角切入,当然更不会比一般大众更了解你自己。所以,一旦理财大众
不在乎自己的钱,那就更没有人会在乎你(妳)了!
笔者指出,投资工具“不能单看投报率最高,还要参考风险高低”,一般大众在选择任何
一个工具时,必须参考很多指标,才能挑出最适合自己的标的。 本报资料照片
笔者指出,投资工具“不能单看投报率最高,还要参考风险高低”,一般大众在选择任何
一个工具时,必须参考很多指标,才能挑出最适合自己的标的。 本报资料照片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网友的问题,笔者想在此做一个简单的结论:假设想纯从“费用成本最
低”来考虑,对于只爱买单一基金或ETF的投资人来说,直接去投信公司申购,可能还有
机会享有“终身零手续费”的优惠,也不会被多扣一笔“银行信托管理费”。
但是,假设投资基金及ETF项目多,却不愿意被银行理专,三不五时地怂恿转换投资标的
(每买卖一次,就会多收一笔申购及赎回费用),那么,虽然变额年金险要被课一笔保单
费用,却可以让投资人每年,享有“至少转换4-6次(有的甚至可高达12次)的免转换费
用”的优惠。
再者,如果不希望所投资(累积)的资产,万一自己不幸身故,全都被列入遗产中,无法
享有“节税”的可能(请注意喽,笔者没有在此把话“说死”,只说“有节税可能”。但
是,如果民众是投资一般基金,铁定100%是没有任何节税空间的。
又如果是海外的资产,不但可能被课的税金更多,何年何月能够拿到钱,恐怕都还是未定
之数),虽然寿险都有一定的保险成本(采用“自然费率”的变额万能寿险,高龄保户的
成本还更高),当事人在“两相权衡”之下,恐怕“选择购买保单(在此,不一定是变额
(万能)寿险,也可以是传统寿险)”的决定,才会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笔者想再一次重复叮咛:正如同选择投资工具,“不能单看投报率最高,还要参考风险高
低”一样,一般大众在选择任何一个工具时,除了报酬率、风险及与个人匹配性之外,必
须参考很多指标,才能挑出最适合自己的标的!
假设不知道自己的理财目标及需求,心中又没有任何理财规划的正确知识与定见,轻易相
信不同“专家”的看法时,恐怕只有可能让自己的理财目标,与现实状况“越离越远”。
https://udn.com/news/story/121591/5359487
心得:
作者: f11IJ (f11IJ)   2020-04-16 01:27:00
???
作者: goliathplus (No Comment)   2021-04-16 13:07:00
投资型保单不要碰 要节税有的是方法 end
作者: ShiuanRefuel (宁宁是我的宝贝)   2021-04-16 17:45:00
这专家感觉不是很了解什么是指数投资
作者: clbkan (大审判长)   2021-04-19 15:58:00
洗文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