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国会126期】台湾社会面临少子化危机

楼主: ccwtw (监督国会亮起来)   2011-06-13 14:14:16
【监督国会126期】台湾社会面临少子化危机
文:周子渝
解决少子化 勿陷入重生轻育的迷思
根据内政部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台湾总生育率下探至0.91。经建会推估,台湾人口负成
长可能提前于2023年发生。虽然政府喊出许多“增产”口号,提供育儿津贴等诸多生育奖
励,新生儿数目仍年年锐减,使得台湾少子化速度位居全球之冠,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面对台湾总生育率跌破1,政府早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但马英九总统将少子化列为
国安层级的重大议题,政府更推出百万奖金口号征文、鼓励公务员结婚、五岁幼儿入学免
学费等系列措施,各县市也各自推出补助措施,期能带动民众生育率。然而各项政策推动
至今,在野党和民间团体对政府的生育津贴政策开始产生质疑,更逐渐出现“政府重生轻
育”的批评之声。民众要求全薪育婴假和弹性工时的呼声逐渐升高。
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才是重点
根据《亲子天下》杂志调查,九成父母不会因生育津贴而多生。民进党也在母亲节前夕公
布一份名为《台湾母职议题民意调查》的民调。其结果显示妇女重视托育服务胜于生育津
贴。民调显示,有高达87.3%的女性目前不想生小孩,仅有12.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生。被
问到“政府应如何做才会提高生育意愿?”时,在可复选的状况下,被认为最能提高生育
意愿的政策依序为“平价优良的托儿服务”、“教育补助”和 “弹性工时”。
民进党妇女部副主任蒋月琴表示,80.5%的受访者认为,生育对工作的最大影响是“无法
全心投入工作”,显示现代女性对自我实现有很大的需求,也同时担心生育会影响考绩升
迁、调职、甚至被炒鱿鱼。因此,要提高女性生育的意愿,必须同时平衡工作与家庭,光
靠生育津贴与补助难有功效。北欧国家发现女性生育率与就业率呈正相关证实了这点。
台湾社区照顾协会理事长刘毓秀也表示,民调结果显示发放津贴真的没用,民众真正需要
的是“平价优良的托儿服务”。我国100学年度将推动五岁幼儿免学费教育计画,但家长
少掉注册费还是要交很多钱。因此,教育补助无法有效促进生育,唯有“政府扛起托育责
任”才能真正带动生育率。
《儿照法》版本多 争论也不休
由于台湾欠缺完善托儿制度,不但许多年轻夫妻生了孩子就丢给父母带,更多人则是连生
都不敢生。但攸关托儿制度整合的《儿童教育及照顾法》,至今还躺在立法院,迟迟无法
完成立法。
儿童教育及照顾法学界联盟理事长邱志鹏说,《儿照法》明订广设托婴和幼托中心,并有
国小儿童的课后照顾中心,未来政府补助幼儿津贴、教育券,也都可依此基础进行发放,
但全案送进立法院多年都没下文。
《儿照法》至今仍无法顺利完成立法的原因,在于整个法案过于庞大,整合了0到12岁的
儿童教育及照顾制度,造成各界意见分歧。目前除了行政院版外,尚有吴育升、吴清池、
王进士、陈节如、黄淑英、林正二以及赵丽云,共七位委员的版本。民间对各法条也争论
不休,不但每次公听会都引起争吵,2007年甚至引爆幼教万人大游行。
托育服务是迫切的需要
教育部长吴清基表示,5岁幼儿就读公立幼稚园免学费的政策将在八月实施,幼托整合问
题迫切,因此,应该先研订2岁到6岁的相关法案,将争议比较多的0到2岁和6到12岁相关
法案暂时搁置,希望在这个会期内完成立法。《儿照法》提案人之一的民进党立委黄淑英
对此不表认同。黄委员表示,在立法院已经躺了十几年的《儿照法》,原本就要排入立院
教育委员会审议,但是教育部却无法处理来自业者的压力,将原本0到12岁的托育规划,
缩减成2到6岁,这种“断头去尾”的做法,会让少子化的“国安危机”无法解除。
黄淑英委员和妇女团体今年母亲节再度召开记者会,呼吁政府尽速打造平价优质的托育环
境,让妇女拥有更友善的生育环境。除此之外,她也表示将提案建立生育风险补偿基金,
让因为生产而受到伤害的妇女得到补偿,同时希望在国民年金中列入妇女生育给付的国民
年金法修正草案,能尽速在立法院通过。
尽管个别立委和行政院提的版本各有不同,台湾需要更完善的托育服务是迫切的事实。除
希望立法院尽速审议相关法规外,也期盼政府能够在释出利多的同时,更谨慎评估民众的
需求,制定全民受惠的政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