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强推定期票公共汽车业者拟诉愿 市府:明年补贴加码一亿
〔记者蔡亚桦、蔡思培/台北报导〕台北市长柯文哲一手推动一二八○定期票,试办两年
遭受议员批评,市府仍拍板从四月十六日正式实施,不料惹恼公共汽车业者,北市公共汽车联营管
理委员会五月提案讨论,直指“定期票并未促成私人运具使用者多搭公共汽车”,还得负担每
年七千万至一亿余元的回馈金,形同是业者买单,要找律师提行政诉讼,此举宣告业者不
玩了;对此,交通局表示,今年双北市府编列九.四亿元,明年将再多编列一亿元补贴。
但业者仍气愤说,没征得同意就实施、要他们吞下去,感觉不受尊重。
未征得同意就上路 业者每年负担七千万至一亿元回馈金
定期票自二○一八年四月十六日起试办,历经两年试办今年起正式实施,柯在脸书PO文,
指出过去廿年,北市机车、小客车一直增加,有效改善交通就是提高公共运输的使用率。
市府交通局统计,定期票试办两年,公共汽车与捷运各成长三%共十五万人。
交通局:试办两年公共汽车与捷运各成长三%
不过公共汽车业者搬出数字打脸市府,公共汽车联管委员会五月初会议纪录资料指出,二○一八年
五月起学生票、普通票营收下降,今年一至三月相较去年同期降幅也约两成,定期票却逆
势成长,足证定期票源自学生票、普通票客群,并未达成“促进私人运具使用者多搭公共汽车
”目的,且去年汽机车辆登记数皆有微幅增加。
对此,交通局表示,原先的学生、普通票客群若改买定期票,也可以增加大众运输的运量
。交通局也引用去年做的民意调查,约有五%民众在购买定期票前,是以私人运具为主要
交通工具。
业者打脸 运量增加是原学生票、普通票客群
公共汽车业者抱怨,柯在市府会议曾提到把共享运具加入定期票,代表市府任意扩张使用范围
,问都没问,令人难以接受,柯市长到处当好人,市府却没足额补贴,一旦扩大范围或使
用对象,多出的钱就让业者扛。会议纪录也显示,市府在四月六日函示捷运公司但未通知
公共汽车业者,核准北捷发行定期票,试办期间还加入淡水轻轨。联管委员会也作出决议,“
原则同意共同委任律师依法诉愿”,要北市公共运输处撤销正式实施的行政处分。
对此,公运处证实联管会确实有讨论此案,市府知道业者的意见后,最近已经找公共汽车业者
开会讨论,由于定期票越卖越多,也就是补助乘客的预算变多,今年双北市府编列九.四
亿元,也打算明年多编列一亿元补贴,但最后仍要视民众实际使用状况。
增加补贴全民买单? 交局:提升大众运输搭乘量不能用钱衡量
台北市交通局表示,未来每年都会有月票,且价格都固定,现在已计画提高运输业者补助
款。双北在过去两年编列补贴九.四亿元(台北市五.六四亿、新北市三.七六亿,约六
比四),补助对象包括双北市公共汽车三十%及捷运七十%,超出九.四亿后的金额才由业者
补贴。以过去两年推动的经验,运输业者要自行补贴约二亿的金额。
对于外界质疑,编列的相关预算要由全民买单,交通局表示,推动定期票不是为了赚钱,
而是要提升大众运输工具搭乘量,因此不能用钱来看,如果民众想要享受优惠可以多搭乘
大众运输工具。交通局也强调,过去有与公共汽车业者讨论,对方都同意措施持续进行,也同
意双北补贴款要增加。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74967
北市增编定期票补贴款 无完整运量报告 议员忧成无底洞
〔记者蔡思培/台北报导〕台北市交通局有意将定期票补助款从今年的九.四亿,增加到
明年的十.四亿。有台北市议员建议,补助时也该将大众运输品质纳入考量。也有议员表
示,若没有完整运量报告就贸然说要补助多少,将变成一个无底洞。
民进党议员陈怡君表示,大众运输算是公共建设,不该只以营运成本来看。她说,交通局
要补助业者是可以的,但不该仅因为公共汽车业者亏钱就补助,还要从公共汽车服务品质有无提升
来考量。
她直言,现在公共汽车受伤人数越来越高、常常肇事、品质也没有提升,她建议交通局,如果
要补贴业者,应该也要补贴给优良、无肇事的司机身上,这样公共汽车整体素质也可一起提高
。
议员认为运价若调整 补贴才合理
国民党议员徐弘庭说,政府补贴定期票是要提升大众运输运量、建立更环保的绿能环境。
他说,过去大家就有在讨论公共汽车运价是否要调整,如果交通局是因为公共汽车运价未来可能调
整,而先针对补贴进行连带性调整,那做法就相对合理,但若公共汽车运价没有要调整,交通
局就没有必要调整与业者间的分摊,因为业者今年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政府不需为此调整
以后所有的分摊比例。
议员简舒培也说,交通局若要提高定期票补助,应先提出相关数据说服议员,并证明目前
搭乘量已造成业者负担,若没有完整报告就贸然说要补助多少,会变成一个无底洞。简说
,过去北市府是呼吁大家少用私人运具、多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政府也应该提相关数据或
成效,证明定期票让更多人从私人运具改搭大众运输,“否则定期票可能一直还是同一批
人在用,而且可能都是新北市的人”。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7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