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4-12-01 12:04:14※ [本文转录自 China 看板 #1dIzn97s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China
标题: [讨论] 明蕴界论 札记 业识与业身
时间: Sun Dec 1 11:47:14 2024
现今科学对于生命型态,是由物质变化角度考量的生物,最早是简单划分为动物与植物。
近年随着基因研究,科学分类生物,现今划为三大域—古菌、细菌、真核—及另涉病毒。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9F%9F%E7%B3%BB%E7%B5%B1
真核域现有六界,囊泡藻界、古虫界、有孔虫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然而这些分类都是从物质变化角度来分析生命型态,而非兼摄心物角度。
若要涉及生命的心灵角度,科学上所谓的生物,不过只是在探讨生命的物质载体而已。
科学探讨生命的这些相关物质载体,在佛法上可被归类于业身—众生业力之身。
佛法对于生命型态,若假方便而依于世俗我执体性之见,可以由业识与业身来谈。
业识是心灵主体—众生业力心识,业身是客体而不止限于物质客体。
在我们人间现象,一般是业识投于业身而成就生命,如人类业识入胎而生。
但也有业识未入而只有因缘牵系业身,如有业识尚未入胎之人类胎儿。
某些情况业识有可能会脱身而出,如某些离体灵异经验,或神通而体外出神。
一般情况,业识是投于动物身,但某些特殊情况也会可能有业识依于植物或其他物体。
人类现今AI发展,尚在图灵机 Turing Machine 层次,无法引致业识投生。
佛法对于生命型态的分类,是以九众生居及七识住二处来分类。
九众生居 即是指 九种众生生命型态。
https://agama.buddhason.org/AN/AN1477.htm
七识住 即是指 七种业识持住于识外之身 的生命类型。
https://agama.buddhason.org/AN/AN1300.htm
七识住+二处=九众生居。
https://agama.buddhason.org/DN/DN15.htm (127)
会另区分二处,是因此二处唯有业识,而无识外之身,也就是此二处乃是以识为身。
九种生命型态可分为 识住■、非识住(二处)□ ,又可区分为 有色● 与 无色○。
有色四类是在时空宇宙之中,业识皆依色身而住,即是以色有为身。
以身体与意识(想)之同一与异多而分类。
共有意识并非共有业识,只是同想而非同识。
■●一 异身异想︰如人间及欲界之大多数生物,各有身体及各有意识。
■●二 异身同想︰如梵天高级天神会与大梵有共同意识,但各自有其身体。
■●三 同身异想︰如二禅光音天神是共有身体,但各有意识。
二禅天及以上色界天神之身,并非物质身,而是能量身,故可共有。
■●四 同身同想︰如三禅净默天神是共有身体及共有意识。
以上为有色界情况,是以时空宇宙中的生命身心异同来区分众生生命型态。
□○五 无想处︰无想天生命住于无想定,无想定乃无相之定,唯依心识而无识外之身。
以下为无色界情况,是以超脱于时空宇宙的心性程度来区分众生生命型态。
乃以超脱于五蕴程度—色、受、想、行、识—而区分。
■○六 空无边处︰此处无 色有 而以 受有 为身,业识依于受有而持住。
■○七 识无边处︰此处无 色受有 而以 想有 为身,业识依于想有而持住。
■○八 无所有处︰此处无 色受想有 而以 行有 为身,业识依于行有而持住。
□○九 非想非非想处︰此处无色受想行有,唯依心识而无识外之身。
以上皆为众生境界,其中包括三果之净居天生命型态。
☆ 阿罗汉究竟解脱之无余涅槃,乃是超脱于一切五蕴障碍而解脱,了无依于心识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