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ifa186 (落叶)
2024-10-15 01:44:27分享我的心得
其实佛陀对“因果”的看法,有几个重点:
1. 佛教的因果不是“宿命论”,而是“因缘论”(缘起论)
所谓宿命论就是认为:你这辈子碰到的事,都是上辈子造的业注定好的,你躲避不了
比如杀人、被杀、遇到坏人、被骗......都和你上辈子的业有关
也就是很多人讲的“相欠债”
但佛陀是“反对”宿命论的
因为在宿命论之下,既然什么都注定好了,那我干嘛要努力?直接躺平就好
反正若注定好了,我不努力钱也会自己掉下来;反之,只要注定没钱,我再努力也没用
此外,更严重的是,既然是注定的,那我这辈子杀人放火做坏事也没差,反正是他们上辈
子欠我的
而有人帮助我,我也没必要感谢,因为是他们上辈子欠我的,是应该的
因此,佛陀主张的因果是“因缘和合而生”
果(业报)的出现,会受到“因缘”的影响
你无法确定果报何时出现,或者到底会受多严重的报应
上辈子造的业,会影响到这辈子。但不是决定性的
这辈子的果,还会受到其他比如:这辈子遇到的人事物,你这辈子的行为....的影响(因
缘)
所以这辈子你是可以透过自身修行来改变业报的
造了恶业,可透过摄心修身口意、布施、忏悔、断不善等....来重业轻受
当然,修行和忏悔的时间要够长,且要真心
如果时间短,或做表面,一样会受严重恶报或堕地狱
总之,佛陀的因果是认为:造业-果报 两者有因果关系,但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宿命论
2. 此外,佛陀提到:“没有一个主宰在控制因果,因果纯粹就是众多因缘和合而生”
今世碰到坏人,不代表你前世欠他,也可能是你们这世新生的因缘纠葛
做坏事害你的人,种下了恶业,他就要承担业报
而相对的,如果你也用恶业来报复他,您也要承担业报
但业报未必会来
因为你们都可以摄心修习身口意、真心忏悔.....来重业轻受
当然,若害人者不是真心忏悔,即使念经修行布施,因为只是做表面,他一样会受恶报
3. 也因为佛陀的因果是如此的复杂,一切都是因缘
所以佛陀才会讲:如果要解脱烦恼、脱离业报轮回的话
不要整天想着过去世到底造了什么业,也不要一直罣碍未来到底有什么果
您能把握的只有当下“现在”,现在马上去修行身口意、忏悔、摄心、断不善行
修行有成,时间够久,真心忏悔,自然能重业轻报
这样就不必整天烦恼未来或死后的苦果,现世也会有好果报
当然,以上这些就看您信不信囉
总之,佛陀的因果论,强调会有报应,但报应会受因缘的影响
每个人只要造恶业,都会面临报应
所以不只是那些害人的坏人有报应
我们所有人只要身口意造了恶业,一样要面对果报,即使只是讲了一句坏话也一样
所以要在累积成大错之前,及时反省,摄心修行、忏悔.....才能解脱
《中阿含经》,盐喻经
“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不行梵行不得尽苦,若作是说,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
是,修行梵行便得尽苦。”
《杂阿含经》,第296经
“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知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若无?我
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
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类?何如?’
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众生从何来?于此没当何之?’
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
见所系,尔时悉断、悉知,
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
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杂阿含经》,第671经
“圣弟子成就此四力者,当作是学。我不畏不活,我何缘畏不活?若身行不净行、口不净
行、意不净行,作诸邪贪,不信、
懈怠、不精进、失念、不定、恶慧、悭、不摄者,彼应畏不活。
我有四力,谓觉力、精进力、无罪力、摄力,有此四力成就故,不应畏如不活畏。
如是恶名畏、众中畏、死畏、恶趣畏亦如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