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在古印度的字义,乃是相对而言,意指没有某某。 某某 可以是任何事物或对象。
也就是说相对于有 某某,而没有 某某 就可谓 空。
原始佛教经典中的 空,也就是依照字义而使用于多种不同情境意涵。
后世以 无相三昧、无愿三昧、空三昧 对应 无常、苦、无我 三相,此空 意味 无我。
至于大乘法教更是强调 空性,《心经》即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空 本是用以形容其无,以指称其无的状态可言 空相,以指称其无的性质可言 空性。
空相与空性为何?释尊佛陀于《中部121经/空小经》即有对于空的层次见解。
https://agama.buddhason.org/MN/MN121.htm
佛陀先以举例,只有比丘的讲堂,以象牛马骡是空,以金银是空,以世俗男女是空。
然后以修行作意而空,渐次说明︰
空寂林野相 对于 村落人群相 是空,单一地相 对于 空寂林野相 是空,
空无边处相 对于 单一地相 是空,识无边处相 对于 空无边处相 是空,
无所有处相 对于 识无边处相 是空,非想非非想处相 对于 无所有处相 是空,
无相心定 对于 非想非非想处相 是空,最终可空 无相心定 而证有余涅槃。
如此 空性 其实随着修行程度,会有不同程度理解,对于《心经》的空相理解亦然。
同样《心经》内容,可是对于其中空相的理解不同,就会造成不同诠释意义。
最浅理解,是将禅修的光明遍相作为空相,以光明遍相不见万物为空相。
这是未修慧观而未见生灭法的行者见解,因为未见生灭,误以为光明遍相不生不灭。
因为未见生灭究竟法相,故而不明真实五蕴法相,而以为光明遍相是五蕴皆空。
遂将光明遍相当作自性光明,这也大约落于《楞严经》五十阴魔相的色阴区宇。
其次理解,是将空无边处作为空相,以无边虚空不见万物为空相。
这是修习慧观未达色明觉慧的行者见解,未见无边虚空之法相生灭,误认虚空不生不灭。
因为空无边处无边虚空是识蕴外相,不明真实五蕴法相,误认无边虚空是五蕴皆空。
遂将无边虚空当作自性光明,这是落于《楞严经》五十阴魔相的识阴区宇。
对应于《圆觉经》所谓 寿命相 而言︰
‘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再次理解,是将识无边处作为空相,以自性心识不落万物为空相。
这是修习慧观至于色明觉慧的行者见解,未见自性心识之法相生灭,误认自性不生不灭。
因为识无边处无边心识属于识蕴内相,误以自性不落五蕴,误认自性心识是五蕴皆空。
遂将无边心识当作自性真心,这是许多修行宗教容易落入的心性空相误解。
修习慧观已达受明觉慧的行者,已证初果,纵使对于空性空相领悟不够透彻究竟,
因为已入解脱流而必然于其后生命轮回中渐趋究竟解脱,所以不会构成绝对障碍。
所以《心经》内容,可能会依读者修证程度不同,而有不同对于空相空性的理解。
《心经》是部法义高深的大乘核心经典,有着对于般若空性的精要讲述,
然而却有对于空性不够明确定义的问题,至于经文其他内容在此就不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