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罗汉
资讯来源:
星云大师全集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2323
第十三讲 声闻罗汉
一般人对罗汉的印象,多是相貌奇异,其实罗汉的形相各有不同,即使其貌不扬,也是“
外现罗汉相,内祕菩萨行”。
也有的人以为罗汉不如菩萨的修行,因而以“罗汉”来嘲讽一心为求自我解脱的修行者,
这是错误的知见。罗汉的果位是很崇高的,道德也是等同圣贤的,只是度众的发心没有菩
萨的广大。
常见的罗汉相,多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而除了比丘罗汉,也有不少的比丘
尼罗汉。以下是罗汉的形相与意义的说明。
一问:一讲到罗汉,大家总认为他们的相貌奇形怪状,是这样的吗?
答:广义的罗汉,指的就是出家人,无论他是比丘或比丘尼,都称为声闻罗汉。例如过去
释迦牟尼佛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众弟子,就是声闻罗汉。
说到菩萨,即使是在家人,也可以是菩萨。例如现在家相的观音、普贤、文殊、维摩等也
都是大菩萨。
不过,并不是罗汉就比菩萨低一层级。罗汉是果位,有很高的修行证悟的阶位;但若为菩
萨,即使是初学,也能称菩萨。
话说回来,佛教的出家人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庄严威仪,个个都是真罗汉。五百罗汉有的
长相独特怪异,这也只是外相,不须去分别。佛门广大,有的罗汉是“外现罗汉相,内祕
菩萨行”,外相上虽有千差万别,但是内心里都是菩萨发心。
二问:“罗汉”这两个字的意义是什么?
答:“罗汉”有好多的意思。“阿罗汉”是梵文,中国话的意思是“杀贼”,能断除烦恼
;是“应供”,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是“无生”,他已经了生脱死,不再受生于三界
之中。因此,罗汉的境界也是很高超的。
三问:罗汉是不是有果位上的不同?
答:罗汉是出家学道以后,所证得的果位,依修行的层次、境界的不同,可分为初果、二
果、三果、四果等四果罗汉,梵语音译成中文就是须陀含、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四
种罗汉。例如,佛世的时候,有许多弟子证得二果,是为二果罗汉;证得三果,就是三果
罗汉。
四问:罗汉已经证得果位,是不是还要继续修行呢?
答:如果只是初果、二果、三果罗汉,当然要继续修行,甚至有的人虽已修到阿罗汉果,
但是他想“回小向大”,转入大乘,就要再发大心。因为阿罗汉是小乘果位,若想做大菩
萨,则需发大乘菩萨心,升华自己的能量,才能让修行更上一层楼。
五问:出家修行,是要学习罗汉的以道修己,或者是效法菩萨的度众精神呢?
答:两者都应该学习。有时候要学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为人服务,为众生做马牛的
精神;有时候要健全自己,断除烦恼,远离恶习,身心清净,增进德行,逐渐地,也就能
成为一个堪受人间供养的阿罗汉。
六问:阿罗汉已经证得果位,还会杀生吗?
答:罗汉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阶位。说到初果罗汉会不会杀生?在我的看法,他
平常不会杀生,但是遇到危险的时候,比方老虎、狮子、毒蛇攻击,或者恶贼陷害时,为
了自卫,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而杀伤对方,这也不是不可能。另外,二果罗汉,遇到险
难,为了顾全大局,也可能杀一救百;三果罗汉历险,则会尽量想其他方法替代,不杀生
;四果罗汉,则是宁可自己牺牲,也不犯杀生戒。
所以,对一个修行人遭遇险阻,而求自卫的表现,一般人也要给予谅解。在法律上,为了
自卫而杀人,尚且能获判无罪,那么在修行上,为了保护自己,也是情有可原。
七问:罗汉会偷窃吗?
答:罗汉平时不会偷盗,不过当肚子太饿,不得东西吃时,一旦发现身旁有食物,却又不
得办法跟人要,初果罗汉就会先不予而取,一切等到吃饱再说。二果罗汉,则会向物主知
会一声再吃;三果罗汉,即使是饥饿难耐,还是会强忍着;四果罗汉,是宁可饿死,也不
犯盗戒。
罗汉为了维护生命而有此举动,从情理上说,也是值得原谅的。
八问:罗汉对两性关系是不是已经绝对断除欲望了呢?
答:初果罗汉、二果罗汉还没有断除男女关系的欲望。因为初果罗汉仍须七次往来人间、
天上,经过七番的生死之后,才证得涅槃。二果罗汉必须一生天上,一生人间,一次往来
之后才能证果。三果罗汉,已不会再来欲界受生,所以美色当前,会给予称赞,但不会动
心。四果罗汉,则已完全断绝淫欲。
罗汉对于两性关系的欲望,警觉性很高,他会懂得避人嫌疑,会懂得远离。
九问:阿罗汉已经断除烦恼,还会有习气存在吗?
答:阿罗汉已经没有烦恼,但是习气还是存在。举例说,我们念诵的《阿弥陀经》里,有
一个罗汉叫作憍梵波提,翻译成中国话,就叫作“牛司”。为什么称“牛司”呢?因为他
过去生中当牛当了很久,牛吃过东西以后总要反刍,所以现在他即使证得阿罗汉,仍然不
改习气,嘴巴总是不停地呶来呶去。当然,这不是杀人,也不是偷盗,并不是什么坏事,
就只是习气罢了。
大迦叶尊者是个大阿罗汉,不过他听闻歌声、梵呗时,仍不禁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为
什么呢?就是习气使然。
也有的罗汉欢喜照镜子,为什么?因为他过去世中,当女性当得太久,已经习惯照镜子。
这就像有些女众出家人,才刚剃头时,虽然已经没有头发了,不过他还是有拨弄头发的动
作,这就是习气。
所以,罗汉虽然烦恼没有了,但是习气并没有完全断除。
一○问:佛陀有一个弟子叫做毕陵伽婆蹉,他总爱唤人“婢女”,这样的习气有什么因缘
吗?
答:这是一种口头禅,讲惯了就很难改过。佛陀的弟子毕陵伽婆蹉,过去生中,五百世为
婆罗门,生性傲慢,呼婢唤女已经成了习惯,因此,每次经过恒河时,都呼唤河神为“小
婢”,虽然佛陀教训他不可以叫人家“婢女”,应该好言请人上来坐,但他还是免不了要
说:“婢女!请上来、请坐。”甚至佛陀要他向河神道歉,他还是改不了习性,仍对河神
说:“小婢!不要生气,我向你忏悔。”
人难免会有习气,就是“罗汉断三界结尽,而习气未除”,并不是他有意骂人,只是习惯
了这种对人的称呼而已。因此,面对习气,只有自己下定决心,不断自我鞭策,才能把某
些不好的习气消除。
一一问:阿罗汉要怎么知道自己已经达到阿罗汉的境界?可以由谁来印证呢?
答:一个人若能有:无我、无执著、没有烦恼、不计较恩怨的修为,也就是阿罗汉的境界
了。
至于阿罗汉果位的印证,还是要有人来为他评定。这就好比学校里的学生,要经过鉴定考
试,来了解学习状况;要想从事公职的人,必须经过公务员考试,来评量专业能力。
佛世时,佛陀就像学校里的校长,经常要为弟子印证是否证得阿罗汉,以及究竟是证得初
果、二果、三果或是四果。有时佛陀也会找来舍利弗、目犍连等大阿罗汉来为大众作初级
考试。
一二问: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称为“罗汉”?
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称罗汉的,因为要达到一定的修行程度。出了家就称为“僧”,也
可称为“声闻”。如同初学的在家众,才来佛门的第一天,就有人称他“菩萨”,“菩萨
”对于初学是一种敬称。
因此,一个人出了家,应该说是入罗汉道,但还不是证到罗汉,就好比还在学校读书时,
不能称为毕业生,要等到修学及格,拿到毕业证书了,才能说他是毕业生。
一三问: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是菩萨大呢?还是罗汉大呢?
答:在佛门里,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平等的。若要问菩萨大或者罗汉大?只能说,罗
汉有修行,地位比较高一些,但是菩萨发大心、广度众生,境界也很不容易达到。所以,
菩萨要向罗汉学习,罗汉也应该向佛、向菩萨学习。
一四问:听说梁武帝做了罗汉,那么其他人也可以做罗汉吗?
答:过去,画像里的十八罗汉、十六罗汉,也都把梁武帝画进去。其实,不仅梁武帝,济
公、金山活佛等显示神异的僧人也是罗汉。只不过,在佛门里,佛陀并不允许罗汉显神通
。
菩萨很多,罗汉很多,而佛更多,人人都是佛。所以,哪一个是罗汉?哪一个是菩萨?修
行的成就是人人平等的,你到达某种程度,自然就是菩萨,自然就是罗汉了。
一五问:从罗汉、菩萨的形相上来看,有些什么显著的不同?
答:菩萨重视发心、给人利益、为人服务,而罗汉在发心、利众上,则是稍微差了一点。
菩萨威仪庄严,不侵犯人,不做怪异的动作,如同泱泱君子,而罗汉,当然也有庄严威仪
的罗汉,只是一般的罗汉都是展现不拘小节,大而化之的形相。因为罗汉有时为了在各行
各业里度众生,他也会随众,你是劳工或农夫,他就以劳工、农夫放旷的样子和你相处。
如果他是在某个丛林里负责煮饭、行堂、挑柴、担水,那么他带个斗笠、穿个围兜兜,又
怎么威仪得起来呢?当然就不能责怪他不威仪了。
一六问:一般说到罗汉,都是比丘,是否也有罗汉比丘尼呢?
答:女众的罗汉也很多,例如佛世的时候,优婆先那被毒蛇咬伤,舍利弗问他:“你被毒
蛇咬了,怎么一点恐惧都没有呢?”
优婆先那说:“舍利弗!毒蛇能咬我的身体,但是我的心已经证悟空性,牠又怎么能咬空
?所以,我的气色也就不变了。”
除了优婆先那,莲华色女、摩登伽女也都是利根的罗汉。又例如佛陀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
,乃至耶输陀罗,也都证悟了阿罗汉果。
一七问:说到罗汉,一般常提到的就是十八罗汉。如此说来,罗汉是不是只有十八位而已
呢?
答:除了承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的十六罗汉,或说十八罗汉,佛世时代,佛陀的十
大弟子也就是十大罗汉。甚至佛灭后,在王舍城参与“五百结集”的五百罗汉,及跟随佛
陀的千二百五十人,也都是大阿罗汉。历朝历代,证得阿罗汉的人也很多,如近代西藏的
密勒日巴尊者,他能飞行自在,也是大阿罗汉。
一八问: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长眉罗汉,他是一位证果的圣者,却没有办法证入涅槃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答:因为他违犯了佛陀制订的戒律。
佛陀不准许阿罗汉展现神通,以奇异的方式惑众,所谓“平常心是道”,一切都要以平常
心看待。但是长眉罗汉,又叫作宾头卢颇罗堕,他却私自展现神通,一下上升空中、一下
飞到树上,让一些在家人看了感到惊喜,热烈鼓掌,直呼神通广大,进而对他恭敬供养。
佛陀觉得长眉罗汉不应该显神通要人赞叹,于是处分了他不准进入涅槃,必须留在凡间。
一九问:长眉罗汉化缘包子,这个有趣的故事经过是什么?
答:长眉罗汉经常让佛陀不欢喜。有一次,他向人买包子,问道:“一个包子多少钱?”
“一个包子两毛钱!”
因此他就把一个小包子黏在大包子上,那么当他拿了小包子,大包子因离不开小包子,也
就一道带走了。为了贪图大包子,长眉罗汉戏弄人,做出偷盗行为,违反了戒律,佛陀认
为他表现不当,就叫他留在人间修行。
二○问:据说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目前仍在世间修行,还没有进入涅槃,这段典故的内容
是什么?
答:长住世间,没能进入涅槃的,除了长眉罗汉以外,还有一位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也是个大阿罗汉,他现在在哪里呢?据说在云南鸡足山里。几十年前,法国有
一位柏克森博士到鸡足山旅行,遇到了大迦叶尊者,两个人还一起谈论了很多的佛法义理
。后来柏克森博士对外宣布了这件事情,引起学术界议论,一般的人认为是怪力乱神,两
千多年前的人哪里能活到现在?但佛法是不能以世间去思惟衡量的。
二一问: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开心罗汉,为什么他要把心剖开来呢?
答:为了让众生起信,觉知佛就在心中,开心罗汉想尽办法,最后他想:“难道要我把心
掏出来给你们看,大家才要相信吗?”于是他剖开胸膛,袒露心脏,告诉大家:“我的心
就是这样了,你们还要说不知道吗?”这也是罗汉显现神通度众的事例。
二二问:罗汉一般都有神通,那么有神通究竟好不好呢?
答:有神通当然不容易,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没有慈悲、没有修养,是不能有神通
的,否则就要痛苦不堪了。例如,平时你对我心存坏念头,在心里骂我、讨厌我,而我在
不知道情况的时候,还会把你当朋友看待,假如我有了神通,还能忍耐吗?也就要跟你吵
架了。
又或者,我有了天耳通,远处有人批评我,我人在这里,还会安心吗?我有了天眼通,看
到哪个地方遭受灾难,怎能安心呢?所以,对一般人来说,有神通不好,平常心最好。
不过,神通还是重要的。只是要想求证神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要安于禅定、要安于戒
律、要安于慈悲、要安于智慧。如此,有了神通,也就能如如不动。所以,修行没有修好
,不能有神通,好求神通者,等到一旦有了神通,就要痛苦得不得了。
二三问:传说济公活佛是降龙罗汉转世,那么济公活佛是真有其人吗?
答:道济禅师,宋代人,在浙江灵隐寺出家,由于他游戏人间,性情疯疯颠颠,因此人们
叫他“济颠”。
济颠成天拿个扇子摇啊摇的,甚至于喝酒、吃肉,百无禁忌。尽管人家看了,都要批评他
、笑骂他,不过当这些人遭受苦难,给人欺负的时候,他也乐于帮助他们。由于他时常以
神通来化解种种困难,因而获得老百姓的崇敬,尊称他为“济公活佛”。
所以,道济禅师也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有不少救苦救难的事蹟。
二四问:还有其他像济公活佛一般,游戏教化世间的高僧吗?
答:以游戏教化世间的高僧很多,比较有名气的,例如近代镇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师,人称
“金山活佛”,他也是阿罗汉之一。他在缅甸圆寂的时候,后事还是慈航菩萨帮忙料理的
。煮云法师曾经为他写过一本小传叫作“金山活佛”,在台湾各处流通,佛光出版社也曾
出版了这一本书。
金山活佛本来是不显神通的,只是因为他有个“活佛”的称号,又救过不少人,所以人们
就把他当活佛一般看待。
二五问:佛教里有句话说:“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这
首偈语主要是在说明什么呢?
答:有师兄弟二人修行,其中一人不看经文,不讲究智慧,只是苦行修福报,死后投胎到
皇宫里做了一头大象,披金戴银,身挂璎珞。出身皇宫的大象,总是比较高贵、威武,可
惜牠投生畜生道,虽有福报,却没有智慧。
另外一个师弟,平日读经、研究,日后成就了阿罗汉果,但是却连吃饭都有困难,经常是
有一餐没一餐的。后来他想:“我是个阿罗汉,难道国家能不供养我吗?”于是就去找国
王理论。到了皇宫里,由于阿罗汉有天眼通,他一看到这只大象,非常诧异,叫道:“那
不是我的师兄吗?”
忽然间,他悟到了一个道理,“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虽然大象披了璎珞,总还是
畜生,没有智慧。“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只修智慧,不修福报,虽然已经成就阿
罗汉,却连一碗饭都很难吃到。所以,这首偈语也就是在鼓励人要福慧双修,要重视行解
并重。
二六问:佛教经常引用“罗汉”两个字,譬如:“罗汉菜”、“打罗汉斋”、“一个罗汉
一份斋”等等,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含意吗?
答:“罗汉”除了指果位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一个通俗的名称。例如,把
很多菜合在一起煮,就称为“罗汉菜”;十方罗汉前来应供,就叫作“吃罗汉斋”;以“
罗汉”作为寺庙名称,表示里头供有很多罗汉。另外,也有以“罗汉”作为人名的,表示
孔武有力,相貌殊异,具有罗汉相。
二七问:“一个罗汉一份斋”是什么意思?
答:所谓“一个罗汉一份斋”,也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分到一份供养的意思。等于你的户
口登记在这家寺庙,那么你就可以拥有这家寺庙给予的一份道粮、一份供养。
二八问:什么叫作“罗汉期”?
答:所谓“罗汉期”,也就是传授三坛大戒时,前来受戒的戒子至少要有一二五○人。那
么道场在吃、住、睡、教育、礼拜方面,也就要有很大的空间、很多的老师、很多的护持
者。有的寺庙大,一次容纳一二五○个人,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例如过去宝华山每年都会
举行传戒,且每三年就传一次“罗汉期”。
二九问:寺庙有各种佛殿、堂口,其中有一个“罗汉堂”,它主要的用意是什么?
答:在中国,建有罗汉堂的寺院也不少。罗汉堂就是供奉罗汉的堂口,也有寺庙建筑五百
罗汉堂,供奉五百尊罗汉。
三○问:罗汉对中国文化,尤其对民间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在佛教里,菩萨对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力,例如有人劝善时,会说:“你可不要造孽,
有菩萨喔!”对方一听,就不敢做坏事了。也有的人,为人正直、急公好义,人家就说:
“那个人真像一个罗汉。”所以,“罗汉”在社会上也是有好名声的。
https://i.imgur.com/A3Y1XH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