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佛光大辞典(慈怡法师主编)五取蕴(五蕴和五取蕴的差别):“梵语pañca upād
: āna-skandhāh,巴利语 pañc' upādāna-kkhandhā。又作五受阴,即由取(烦恼)
: 而生或能生取之有漏之五蕴。蕴与取蕴之差异,谓蕴通有漏、无漏,取蕴则唯通有漏”
: =====
: 无余阿罗汉的意成身,内心缺乏大悲心之故,意知入寂灭定寂灭为乐,因为缺乏大悲
: 而不离开安住涅槃寂灭的安乐,没有去广行利他乃至成佛。无余涅槃的阿罗汉唯自求解脱
: 止息了无有休息的生死轮转,其意成身内心意识旷劫安住于止息了生死流转的涅槃寂静。
补充: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
摘自:《现观明义释》却佩格西教授 札西老师翻译
学生:有余阿罗汉的有漏色蕴是苦谛,苦蕴是不是行苦呢?苦蕴和行苦是怎么样的关联?
格西:有余涅槃阿罗汉,他有余的(还剩余的)就是苦蕴。苦蕴指的就是遍行苦本身。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就是:1.“业及烦恼所生的蕴”,以及所谓的2.“有漏蕴”,
还有3.“遍行苦”或4.“苦蕴”,(以上四者)都是相同的概念。因为业及烦恼所生的蕴,
这个蕴本身是有漏的蕴、是苦蕴。当讲到苦蕴时的苦,不一定是苦受不能只理解为苦受。
(注:例如四念处说到“观受是苦”,不是指苦受,而是指三界的受,本质是苦,因
为是苦蕴所摄,不论欲界的苦受、或色界初禅至三禅之定的乐受、或色界四禅到无色界非
想非非想天之定的舍受,以上这些苦受、乐受、舍受,只要属轮回苦蕴所摄本质是苦。)
苦蕴是指遍行苦本身,因为由业及烦恼所感得的蕴,可以称之为遍行苦,下至无间地
狱,上至有顶(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因为都是三界所摄,所以,是由业及烦恼所感得
的有漏之蕴,所以,可以说都是苦蕴,也可以说是遍行苦。
因为它是业及烦恼所感得的蕴,这个由业及烦恼所感得的蕴本身,它就是遍行苦。因
为是遍行苦,所以,我们在安立名称时,会称它为苦蕴或遍行苦。
〔学员〕:阿罗汉舍寿后,投生净土,此时所有的蕴都舍掉,包含识蕴吗?如果是识蕴,
他如何感受到安乐?
〔格西〕:所有的蕴都会舍掉,包含色、受、想、行、识,但是要切记,只是业及烦恼所
感得的有漏五蕴舍掉而已,不代表他完全没有识、没有受等,不是这样的意思。
因为当他投生到净土以后,他会感得意识体性身(微细身)。这样一个意识体性的微
细之身,它具有五蕴,但这五蕴都是属于无漏的体性。舍掉的是先前由业及烦恼结生的有
漏取蕴。
所以,阿罗汉投生到净土获得无余涅槃,这时候,先前所感得的有漏五蕴都舍掉,转
而得到的五蕴是无漏五蕴。所以,还是具有识蕴及受等,但是,是属于无漏的体性。
另外,必须理解到:纵使还在获得有余涅槃的阶段,也不是他所有的五蕴,都属于有
漏的、都是属于业及烦恼所生的五蕴。
色蕴(有余涅槃阿罗汉的色身)当然是没有错,因为色蕴是宿业所感得的,一定还留
著。所以,色蕴(有漏的色身)一定是要借由舍寿以后,才能够舍掉。
但是,因为他在有余涅槃时,他已经断除了补特伽罗我执、已经断除了烦恼障,这时
候,他的意识已经没有跟补特伽罗我执等烦恼障相系属了,因此,这时候以他的识蕴来说
,不能说是有漏的,因为他已经断除烦恼障的缘故。
所以,他的识蕴(有余涅槃阿罗汉的意识)也已经不是有漏的识蕴了,包含受、想(
意识心王相应的受、想等心所法),也不是与我执无明相应的受、想了。
唯一的是他的色蕴(色身),还是由过去业及烦恼所感得的色蕴,这一切在他舍寿了
以后,所有的有漏的蕴,才会一并遮止,但在他结生时,会获得的是无漏的蕴。
因此,一个补特伽罗相续当中有很多的觉知(识、心)存在,在没有获得阿罗汉之前
,他也必须先获得见道、修道。
当他获得见道位时,首先会获得(明心见性的)见道无间道、见道解脱。
见道无间道、见道解脱道,你不能说它是有漏的蕴。见道无间道、见道解脱道都是无
漏道(无漏的意识)。所以,在见道无间道、见道解脱道当下的识,也不是有漏的识蕴。
既然在有学位见道时就有这样的情况,当他不断地修持,获得修道无间道、修道解脱
道时,也都有现证补特伽罗无我的道,这当中也会有相应的识、相应的受等,这些都不是
有漏的,都是属于无漏的道(无漏的意识,有无漏的意识心王及其相应的受想等心所)。
因此,在有学位时,就有很多的识蕴是属于无漏,而不是有漏的。所以,等到阿罗汉
获得涅槃以后,哪怕乃至最后他舍蕴(无余涅槃),这些原先就已经是无漏的蕴(无漏的
意识所摄),因为不是苦蕴、不是业及烦恼所感得的,所以,不需要舍掉,因此,连同这
些本身就是无漏的识、无漏的道,就会一起带到净土去。
声闻、独觉,现证补特伽罗无我之见道无间道、解脱道,或修道也有修道无间道、修
道解脱道,都可以说是基智。借由基智能够引导他,先是获得有余涅槃,最后获得无余涅
槃。当他获得无余涅槃时,一切的苦蕴都已离系,亦即不仅烦恼障断除,一切的苦蕴也都
完全断除。
因此,这时候,完全是安乐的,没有任何的苦,并且会作意“我于多劫当中,都不想
要从此定中起”,就安住在寂灭定当中。
直到佛鼓励他要从定当中起,说:“你虽然已经获得了涅槃,但是,并不是究竟的涅
槃(究竟涅槃一定是佛果位),所以必须为了能够进取究竟涅槃,因此,要趣入于大乘修
持。”
佛会以这些开示来鼓励这些行者。像《妙法白莲华经》(法华经)当中就有说到这样
的内容。所以,虽然堕于寂灭边当中,但是,他们会因为佛的鼓励,又从定当中起,之后
,趋入于大乘道的修持,并趣向佛果位的道的行持。
以涅槃来说,可以分为四种,包含了实名涅槃(真正的涅槃)和假名涅槃(不是真正
的涅槃)。这是以声诠之门来区别而有四种,里面当然包含了真正的涅槃以及不是真正涅
槃的差别。
第一个是大乘涅槃(无住涅槃),这是真正的涅槃(佛果断除所知障的灭谛)。第二
个是有余涅槃,第三个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都是属于小乘涅槃,也是真正的涅
槃。重点是第四个自性涅槃,自性涅槃指的是空性(自性空的空性),所以,它不是真正
的涅槃,而是属于假名的涅槃,涅槃就分为这四种。
另外,灭谛、涅槃、解脱等,这些的名词有什么不同?
涅槃和解脱是同义的,只是名称不同。
重点在于,灭谛和涅槃有什么不同?灭谛和涅槃是三句。是涅槃周遍是灭谛,但是灭
谛不周遍是涅槃。
因为灭谛来说,有分为见道所得的灭谛、修道所得的灭谛。但是,涅槃必须是在最终
极、最后无学道时,才能够获得的。
所以,可以说:灭谛有分为不是涅槃的这种灭谛,譬如:
在见道位时,当断除了见道所断的这个时候,就会获得离系见道所断的灭谛,但是,
还没有获得涅槃。
修道时,由于修道有九品。九品就是有三界的九品,即欲界的九品、色界的九品、无
色界的九品,借由分分断灭修道所断时,相对来讲,也分分获证灭谛。所以,断除修道位
当中的欲界的九品所断(例如三果证获断除欲界九品烦恼五下分结的灭谛),但是,上二
界还没有断除,所以,不能够获得涅槃,这时候,只能说获得断除欲界九品的灭谛而已。
至于色界、无色界的概念(断除色界烦恼的灭谛、断除无色界烦恼的灭谛)也是这样
。除非整个三界一切的烦恼都断除,这时候,既安立获得了灭谛,也获得了涅槃。
所以,"灭谛"和"涅槃"有三句的差别。而"涅槃"和"解脱"则是同义(无学道的灭谛)。
>>>>>
[1] 格西提到:"阿罗汉舍寿后(无余涅槃)所有的蕴都会舍掉,包含色、受、想、行、识,
但是要切记,只是业及烦恼所感得的有漏五蕴舍掉而已,不代表他完全没有识、没有
受等,不是这个意思。他(无余涅槃阿罗汉)会感得意识体性身(微细身),这样一个意
识体性的微细之身它具有五蕴,但这五蕴都是无漏的体性,舍掉的是先前有漏取蕴"
我们相续当中,轮回的十二缘起支是专有名词,格西提到,十二缘起支的识、名色、
六入、触、受等,都要加个“支”字作区别,如同先前提到"五取蕴"和"五蕴"要作区别。
例如,要说“识支”、“受支”等,以区别总称的识、受,因为,解脱者如佛圣者也
具有识、触、受、想、思、六入等。十二缘起支只是含摄轮回的法,而不是涵盖一切法。
初学者容易把十二缘起支的识支,混淆等同于内心意识,达赖喇嘛尊者提到,我们的
身语意当中,内心意识的续流既无始亦无终,不会断灭,然而,十二缘起支的识支,透过
道谛获证灭谛,则有终可断除,有以为断除十二缘起支的识支就是断除意识,并非如此。
[2] 格西提到,以声诠之门区分四种涅槃:无住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自性涅槃。
其中,前三是真正的涅槃,因为,涅槃是内心意知断障的灭谛。例如,佛圣者的意知
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的灭谛,称作无住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则是佛以下的圣者相续
中也能成办的灭谛。自性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自性涅槃指诸法的自性本质缺乏自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