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2005年 达赖喇嘛尊者传授菩提道次第略论
: 我平常也这样说,“菩提心是具有二希求的发心”。
: 那两种希求呢?(1)希求他利之发心,以及,(2)希求菩提(希求成佛)之发心。
: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菩提心视为具有二希求之发心,那两种希求呢?他利(希求利他
: )及菩提(希求成佛)。希求他利之发心为因,希求菩提(希求成佛)之发心为果。
接续上篇
摘自:2005年 达赖喇嘛尊者传授菩提道次第略论
首先为了能成办希求他利之发心,所以必须了解到他人的痛苦(苦谛)是否可断除。
因为希求他利,所以要了解到他人痛苦的因缘,他人痛苦的因缘(集谛)是不是可断除。
要如何断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呢?为了能够真正断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所以(内心意知
)要在现证空性(胜义谛)的当下也能现证世俗谛,才有办法配合众生的根器来圆满他利。
因此,我必须成就无上菩提(成佛),为了利他而成就无上菩提(很想利他,而成佛
才能够究竟圆满利他),之后才去产生希求菩提的发心(所以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发心)。
为什么要成办无上菩提,是因为要圆满利他的缘故,所以要断除所知障。
(内心意知,不仅要断除烦恼障,也要断除所知障,才能成佛,因为佛的意知是一切
种智,仅断除烦恼障尚未成就一切种智,还要断除所知障才能成就一切种智而成佛。)
至于菩提的意思,如同之前所说了,“菩”的意思是什么?(菩的意思是断,或说净
除),“提”的意思是什么(提的意思是证,或说正觉)。
与希求菩提之发心相应的心王(意识心王),我们称为菩提心,菩提心是所缘菩提而
产生一种希求心,因为有希求他利的缘故。
大菩提(无上菩提)为了能够生起的缘故,所以首先要了解,菩提(佛果)是否可证
得,这是上根者的修法。
如同之前说了,如果没有断除所知障,大菩提(佛果)是无法生起的。
所知障是否可断除,就是要了解烦恼是否可断除,因为所知障是烦恼所留下来的习气
,所以烦恼没有办法可以断除,烦恼所留下来的习气(即所知障)就没有办法可断除了。
要了解烦恼是否可断除之前,必须了解烦恼的根本是什么?这可不可以断除?了解根
本执著(无明的自性执著)可不可以断除之前,必须了解空性是否存在(空性是否符量)。
因此,以一个上根者的修心次第来讲,他是先了解空性(了解无自性的智慧),才生
起菩提心的,才生起希求菩提(希求成佛)之发心的。
(...待续...)
>>>>>
[1] 《瑜伽师地论》(玄奘译):“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
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
如是发心,定1.自希求无上菩提(欲求成佛)及2.求能作有情义利(欲求利他)。”
[2] 《大般若经》:“菩萨摩诃萨(具有大悲为圆满利他而希求成佛的行者),永断一切
烦恼所知二障,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成佛),乃名如来、应、正等觉,得一切相智”
[3] 无上菩提,是以佛陀的身语意当中,内心意知安立,佛的意知成就无上菩提的正等觉
菩是断的意思,佛陀的意知已圆满断除一切烦恼障、所知障。提是证的意思,佛陀的
意知因为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而获证一切种智。所以,佛果是净觉的果位,由净而觉,
即内心意知相续当中成办净除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灭谛,而获证一切种智的智慧觉悟。
菩提是断证功德,没有再超过佛果之上的断证功德,所以,佛果菩提称作无上菩提。
佛陀的意知获证无上菩提的漏尽通,所以佛陀的意知又称正遍知、遍智、一切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