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佛教的基本见解“四法印”(1)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3-11-08 21:04:19
: 达赖喇嘛谈佛教的基本见解 讲授于维吉尼亚大学
: 所谓“四法印”也是佛法概要: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补充:是否为佛教徒的差别__摘自《佛教四部宗义见解明释集》仓忠仁波切
如何决定佛教徒、非佛教徒?也就是说,如何区判内道者、外道者的差别?广义而言
从“行”方面作区分;狭义而言从“见”方面(智慧方面)作区分。
  从行方面而言,佛教徒的定义是:“自内深心承认三宝是真正皈依处的补特伽罗。”
这是广义的佛教徒定义,与此相违的就是非佛教徒、外道者。
有很多内道佛教徒没有修学无我的见解,或是说,没有修学四法印的见解,但是,他
们对三宝有信心、皈依三宝。因此,从行方面而言,自内深心承认三宝是真正皈依处的补
特伽罗,就是佛教徒。
  从见方面而言,佛教徒的定义是:“承认四法印见解的补特伽罗。”这是以观察彼补
特伽罗的宗见而区别是否为佛教徒,只有修学佛教宗义见解的补特伽罗才能了知四法印、
承认四法印见解,所以,这是狭义的佛教徒定义。
  “四法印”是:一切有为是无常、一切有漏皆是苦、诸法是空而无我、涅槃是善而寂
静。
其中主要是以“诸法是空而无我”而区别(内外道)。例如,某些宗义论典中说,内
道者的定义是“承许诸法无我见解的补特伽罗”,这就是以“诸法是空而无我”法印而区
判外道、内道。
  “四法印”是以境(所缘境)而言;“四法印的见解”则是以有境、认知而言。
例如,一切有为是无常、诸法是空而无我,彼等是境的部分;一切有为是无常的见解
、诸法是空而无我的见解,彼等是有境、认知的部分。
相同的道理,“见”可从境、有境二种角度而安立,例如,经论中所说的见,有的是
意谓“空性”,有的是意谓“通达空性之智”。
如论典中前文是阐释“空性”,于后文则直接说为“见”,这是从境的角度而说“见
”;或是,前文是阐释“通达空性之智”,于后文则直接说为“见”,这是从有境的角度
而说“见”。
  再者,诸法是空而无我的“无我”,可理解为“补特伽罗独立之实质有空”或“补特
伽罗常一自主之我空”,但是,以后者比较广大且适宜,能含摄毗婆沙宗十八部中的“犊
子部”,彼承许补特伽罗是独立之实质有。
又,此中所说的“补特伽罗常一自主之我空”,就是中观自续派以下所主张的粗品补
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独立之实质有空”,就是中观自续派以下所主张的细品补特伽罗
无我。
  总的来说,内道佛教四部宗派皆承许“补特伽罗独立之实质有我空”。更加详细区分
,中观自续派以下主张,“补特伽罗常一自主之我空”是粗品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
独立之实质有我空”是细品补特伽罗无我。
中观应成派所主张的空性是“自性所成空”,自宗认为“诸法无自性有”,因此,随
顺下部宗派,将其所主张的粗细品补特伽罗无我,承许为粗品补特伽罗无我,自宗所主张
的“补特伽罗自性所成空”则是细品补特伽罗无我。
所以,必须先了解“补特伽罗独立之实质有空”,才能了解应成派所主张的补特伽罗
无我。
  此处先行略释“补特伽罗是常一自主”及“补特伽罗是独立之实质有我”,借此初步
理解下部宗派所主张的粗细品补特伽罗无我....
(...待续...)
>>>>>
[1]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大宝积经金刚力士会别译本):
“大秘密主(金刚手菩萨)!如来于一切法中,总略而说有四法印…此如是法(四法
印),若诸菩萨深固信解勤行修习,即于善法而不减失,速能圆满菩提(佛果)分法。”
有以为声闻乘才说四法印,并非如此。此处《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属大乘密
教典籍,即《大宝积经金刚力士会》别译本,佛陀宣说四法印,四法印是整体佛教钢印。
所谓“一实相印”是指四法印当中“诸法无我”一印,诠释究竟了义的那一个无我实相。
[2] 本文仓忠仁波切(曾任达赖喇嘛侍者)提到,四法印主要以"诸法无我"一印区判内外道
佛教内道当中,对于“诸法无我”一印有不同深浅的认识,达赖喇嘛尊者常说虽然毗
婆沙、经部、唯识宗、中观自续派等也都说无我,但只有应成派能诠释究竟了义的无我。
本文会先介绍中观自续派以下所说的无我,进而才能了解应成派说的无我。
[3] 佛教戒定慧三学当中,主要以"无我慧"(空正见)不共世间外道,佛教徒的目标是三乘
菩提,菩提的果位由"无我慧"(空正见),声闻以无我慧断除烦恼障证阿罗汉果,菩萨
以无我慧(空正见)断烦恼障、所知障证佛果,要有"无我慧"(空正见)才能证菩提果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