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因果业报不成比例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3-08-09 10:38:09
※ 引述《ykkdc (ykk)》之铭言:
: 《十善业道经》:
: “诸法集起,毕竟无主(并非有一主宰),无我我所(没有常一自主之我,也没有属
: 于常一自主之我拥有的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并非有个常
: 一自主之我主宰)。....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
: 者无厌。....所有众生,形色麁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
: ,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
: 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补充:十善业道
摘自:慈悲心与空性 达赖喇嘛尊者教授
人类虽具有智力,但不可以此为满足,应该在正理正义上运用智力,这是很重要的。
然而如果我们要在正理正义之上,运用我们人类的智力的话,必须要具有利他增上的心。
因此之故,平常对于佛教教义的解释,比如什么是佛教心要?什么是佛教精华?我是出自
于见(智慧)与行(行持)而来解释的。
我所谓的佛教的见(智慧)与行(行持),是指"缘起见"与"无害行"(智、悲双运)。
什么是无害行呢?事实上它是以慈悲心做为摄持的动机而去行持的。如果能够以慈悲
心去行持无害行,最好是能够持利他,否则最起码也不要伤害众生。
为什么我们需要行持无害行,其理由何在?并不是行持无害行是佛陀所教示,是佛陀
的思想,所以我们必须这样做,不是这样子的(不是权威式的、不是教条式的)。
包括我们所要求的快乐,所要断除的痛苦,都是依著因缘而有,也因此我们要能够离
苦得乐的话,必须了知苦因何在,断除苦因;在了知乐因何在之上,取受乐因。
这是基于缘起见的理由而行持无害行的。因此,我所说佛教的心要是无害行与缘起见。
如果能够调伏心,就是修法,如不能调伏心,就不是修法。佛的教说中提到:“诸恶
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而佛在圣地印度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后,首先初转第一法轮,讲说四谛法轮,它的关
键何在呢?佛是基于缘起而说四谛的。
我们若进一步分析四谛的内涵,可知它有两重因果。以苦谛来说,我们所不要的痛苦
,称为苦谛。将之安立为果,而它的因是什么呢?苦果的因是什么呢?是集谛。所以苦集
二谛是一重因果。
再来是乐,我们所欲求的乐,这里所说的欲求的快乐,不是一般有漏的、有缺陷的快
乐,而是一种痛苦根本去除的安乐,这是安立我们所要证得的果位,我们所要证得的目标
。证得的方便就是修学道谛。所以灭谛为乐果,而道谛为乐因,这又是一重因果。
四谛的内涵,如果我们要更详尽、更详细去探究的话,在十二因缘中有谈论这个问题
。十二因缘从无明直到老死讲的就是这个。因此我认为能够在十二因缘之上,了解生死的
流转次第,以及生死的还灭次第的话,对于四谛的了知会有特别的意义。
进一步来谈什么是四谛法门。凡是由集谛为因,所产生的一切有漏的、有缺陷的法,
都称为苦谛。苦谛涵盖三种苦,即:苦苦、坏苦、行苦。
三苦之中,第三的苦是行苦,事实上,凡是由烦恼与业所感召出来的,都称之为行苦
。这是没有自由的。行苦能够完全根本断除时,即称之为解脱。
什么是烦恼与业呢?首先说到业。业是一种因果法则,因果定律。换句话说,任何一
种果法,都必须观待于因与缘而有,这种因缘果的定律与法则,是法尔如此的。
由造业者本身的动机,他的意乐之上,去造作一种行,我们称之为业。所以造作业的
时候,如果这个业,让对方感到不安乐,当这个果报成熟的时候,自己也会得到痛苦感受
的果报。
相反的,如果这个业,在造作的时候,对方得到安乐,得到利益的话,以后自己也会
得到快乐的果报。
所以凡是让对方感到痛苦的,我们称之为恶业,凡是让对方跟自己感到快乐的,我们
称之为善业。
再来谈烦恼。由烦恼导生的业,与造业者的动机,有很大关系。凡是造业者(内心)
动机是恶的话,就称为烦恼。
然而,即使造业者本身的身、口二行很坏,很不好,可是他存著一颗利他的心,那么
这个业还算是善业。
同样的,如果造业者的身、口业行,虽是非常良善,可是他是以伤害众生为动机的话
,这还是要归之于恶业。比如说,以瞋心为动力去造作任何的业,即称之为恶业。
比如说,以利他为动机,就好像父母、老师、朋友,对我们出之以严厉的语气,对我
们教训,虽然他的语业看起来是恶业,但事实上,他是以一种利他的心思来教训我们,这
种我认为它可以安立为无害之行,是没有伤害的行持。
相反的,如果造业者本身,是以欺骗、狡诈为动机的话,虽然嘴巴上讲得非常好听,
非常善巧,给人家东西,赞叹人家,虽然业的作法看起来是好,可是心却是不好的,这种
我认为可以安立为伤害之行。
而烦恼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必须好好的去观察,这是很重要的。所谓烦恼可这样说,
凡是一种心生起来,会让生起这个心的众生,感到不安乐、不寂静的,我们称之为烦恼。
比如说,瞋恚、贡高、我慢、妒忌、贪欲乃至悭吝,行者生起这种心的时候,这些心
都称之为烦恼,那是因为这些心生起的时候,会让我们生起不安乐。
其次,如果痛苦的核心根源在于烦恼的话,到底烦恼能不能根本断除?虽然烦恼生起
的时候,会让心不安乐,可是当究竟去作观察的话,可发现烦恼的根源,主要是来自于颠
倒的心(无明我执的颠倒心),是错乱的心而导致的(由无明我执的颠倒心产生烦恼)。
我们的大悲善巧世尊,为了能够救护、救拔他教化的众生,观待他所要教化众生的能
力根器机宜而施予不同的教诫。这一切教诫的根本在于断除十恶业,也就是行持十善业。
什么是十恶业?就是属于身体的业有三种:杀生、偷盗、邪淫;属于口〈语〉的业有
四种;就是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属于心的业有三种:就是贪、瞋、痴。
在了知行持十恶业(十不善业道)的过患,当有外境迫使你去造作十恶业的时候,心
起一种防护的心不去造作,这称之为断十恶业,也就是守护十善。
能够行持十善业的话,它的果报就是人天的果报(远离三恶趣)。
>>>>>
[1] 我们说持戒,十善业道也是戒。戒分为性戒、制戒,十善业道虽非制戒,但属性戒。
[2] 与十善业道相违,就是十不善业道。
十不善业道的贪瞋痴,不是一般的贪瞋痴,十不善业道的贪瞋痴是能够堕于三恶趣的
贪瞋痴,这样的贪瞋痴比一般的贪瞋痴粗猛得多,这样的贪瞋痴是会伤害有情的贪瞋痴。
[3] 本文尊者教授提到:(本篇只是节录,完整原文请看这篇 #1ChRa7sP (Buddhism))
“即使造业者本身的身、口二行很坏,很不好,可是他存著一颗利他的心,那么这个
业还算是善业。同样的,如果造业者的身、口业行虽是非常良善,可是他是以伤害众生为
动机的话,这还是要归之于恶业,比如说以瞋心为动力,去造作任何的业即称之为恶业。
以利他为动机,就好像父母老师朋友,对我们出之以严厉的语气对我们教训,虽然他
的语业看起来是恶业,但事实上他是以一种利他的心思来教训我们,这种我认为它可以安
立为无害之行是没有伤害的行持。相反的,如果造业者本身是以欺骗、狡诈为动机的话,
虽然嘴巴讲得非常好听非常善巧可是心却是不好的,这种我认为可以安立为伤害之行。”
(如有些护法外相好像很凶,但他内心以利他动机并非真的瞋,这就没有造十不善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