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发意欲求佛菩提者,当发菩提心。” (14)

楼主: ykkdc (ykk)   2023-08-09 06:33:20
: 补充:心所法当中--欲心所
: 摘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菩提长老(Ven. Bhikkhu Bodhi)
: 欲(chanda):在此欲是指欲行动(kattu-kāmatā),即要实行某件事或要获取某
: 些成就。应分别此“欲”(chanda)与属于不善的贪(lobha)或贪欲(rāga)。[43]
: 后两者肯定是不善;但前者则不定,当它与善心所配合时,即能作为追求良善目的的善欲
补充:北传佛教有阿罗汉回小向大的说法,就是证得阿罗汉后发心欲求佛果,转入大乘道
有人可能就有疑问,阿罗汉不是已经断贪了吗,怎么欲求佛果?好像欲求就是贪,已
断贪,就没有办法再欲求佛果,这就是把心所法里的贪和欲求,二者混为一谈的缘故。
如此处《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已得无量善利,当求无上佛大菩提。何以故?佛菩提者
,世出世间无等等故(佛果菩提才究竟)。未来世诸众生等,发意欲求佛菩提者...。”
如果这位比丘已得阿罗汉果,佛跟他说:汝已得无量善利,当求无上佛大菩提。这样
已断除贪的阿罗汉,就没有办法发心欲求佛果吗?佛并没有这样说,欲求不等于贪。
如菩提长老说:"当它(欲心所)与善心所配合时,即能作为追求良善目的的善欲。"
证阿罗汉后,也能够发心欲求成佛、追求佛果。如佛说:求(欲求、追求)无上佛大菩提。
>>>>>
[1]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修次中篇》
大乘所要追求的是佛果位(世出世间无等等的佛菩提),不只断除烦恼障,还要断除
所知障,因此佛陀的智慧称为“一切种智”。(阿罗汉的智慧只断烦恼障不能称一切种智)
(注:《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未来世诸众生等,发意欲求佛菩提者…。”心、
心所当中,欲求的欲心所,和烦恼的贪心所,是两个不同的心所法,菩提长老注释提到:
"当它(欲心所)与善心所配合时,即能作为追求良善目的(例如无上佛果菩提)的善欲。")
[2] 你的心相续当中,欲心所与贪、瞋等烦恼配合时是不善欲,与善心所配合时是善欲
该断除的是贪瞋等烦恼心所,不是断除欲心所,欲心所是心的本性(自性)就有的心所
无法断除。心所当中佛已断除一切烦恼心所,然佛也有欲心所,因为欲心所不是烦恼心所。
当断除了贪瞋等不善的烦恼心所,你的欲心所自然就没有与贪瞋等烦恼心所配合的不
善欲,例如,阿罗汉已断贪瞋等烦恼,所以阿罗汉没有不善欲,然有与善心配合的善欲。
所以,重点不是在断除欲心所,重点在断除烦恼,心所法当中,欲心所不是烦恼心所
。你可查一下南北传的佛典,在心所法的分类当中,欲心所都不是归类在烦恼心所当中。
所以有时候佛典说断欲,是指断除贪,也就是断除贪烦恼追求五欲等,自己要分辨清楚。
(这是很简单道理不是吗?三大寺这是小朋友就学习过了,还是说你学佛很多年还只是卡
在这种很初学者的ABC一直原地踏步,那你再学佛几十年,学到年纪老了,程度还是很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