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赖喇嘛尊者:苦苦、坏苦、行苦

楼主: ykkdc (ykk)   2023-04-23 22:13:08
摘自:尊者达赖喇讲授<入行论> 2016年5月10-13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Fa0DOuVRe8
“轮回苦百患”,但最主要是三种: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苦受)的这个想法,并不用特别的介绍,因为“畏离苦苦想,畜生亦复有”,
畜生动物也会有,所以畏离苦苦想,畜生亦复有。
至于坏苦(有漏乐受)来讲的话,“离漏乐受想,外道亦复有”。
想要远离有漏的这种快乐感受,所谓的坏苦,就是指到世间的荣华富贵的感受,这是
我们世间人想要追求的这种安乐的感受。
但是这些所谓世间荣华富贵,仔细的去思惟的话,它会引发更多的痛苦,因为它不是
永恒的快乐,反而它会造成很多的副作用。
只要这种享受你持续久一点的话,它马上会变成苦的性质了,所以它会坏灭了,它看
起来像是快乐的感受,但实际上并非是快乐的感受,…它会坏灭的,所以说到了坏苦。
佛陀所说的这是苦谛,所要认知的这个苦谛,难道只是坏苦吗?也不是的。
其实佛陀要让我们知道的苦谛,最主要指的是行苦。
如果只是坏苦的话,其实外道他们也知道说,这些世间的荣华富贵它是苦谛,所以这
不是佛教不共要诠释的苦谛,所以在此说到了“离漏乐受想,外道亦复有”。
但是,佛陀所说的苦谛是什么呢?最主要讲的是行苦。
如果只是一个坏苦的话,其实像四禅天的这些天人,外道婆罗门的这些修行者,他们
因为获得了四禅天之后,可以暂时的远离有漏快乐的感受(色界第四禅天以上只有舍受)。
那什么是行苦呢?
“若观行苦性,有漏近取蕴,诸苦之器皿,如疮如疾病,遍苦皆动摇”
如果我们知道痛苦是行苦的话,那这样子的话呢,一切痛苦的根本就开始动摇了。
什么叫行苦呢?“被业(有漏业)和烦恼所生,被业(有漏业)和烦恼所牵动,因此
没有自主的本质,称为行苦”。
被业和烦恼(有漏业和烦恼二者属于集谛)所产生的一切,受到业和烦恼所牵制,被
业和烦恼所牵制所转的话,我们就没有自在能力让自已随心所欲地离苦得乐了。
所以我们几乎就是没有自由,不得自在,这是痛苦啊。因为被业和烦恼所生的缘故,
我们纵然不想生病,却会遭遇病苦;不想变老,却会变老。
(生老病死等八苦,前面七个是基于第八个有漏近取蕴的行苦而有。)
但是,我们没把行苦(由有漏业和烦恼所生的近取蕴)视为是真正痛苦。
姑且不论行苦,我们甚至把坏苦视为真正的安乐。
所以知苦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想要离苦得乐,但是却一直离乐得苦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懂得
什么是真正的痛苦。所以佛陀一开始就说,如果你想要离苦得乐的话,你就要知苦。
像外道的这些修禅的婆罗门教的修行者们,他们为了能够暂时的远离世间的这种荣华
富贵的享受,远离有漏的安乐的感受,所以他们去修学第四禅定,让自己的受永远处于一
种舍受的状态当中。
(色界第四禅天乃至无色界,既没有苦受也没有乐受,唯有舍受,虽然四禅以上没有
苦苦、也没有坏苦,但仍有行苦,何以故?四禅以上的众生仍具有有漏近取蕴的行苦。行
苦周遍三界,又称做遍行苦,何以故?一切三界众生都具有有漏近取蕴的缘故。)
所以佛陀说必须知道行苦的恐怖,要必须知道行苦的过患,所以说到了,这是苦谛。
在苦谛的取舍当中,我们要去做的是什么呢?就是知苦。
在四谛的取舍当中,我们针对苦谛要做的是什么呢?
就是要知道、彻底的了解,所以说到了知苦(主要需了知行苦)。
>>>>>
[1] 一般说的痛苦,比如说身体痛苦,那是指苦苦的苦受。
如果如此处尊者说轮回痛苦,那就不是单指苦受,而是涵盖苦苦、坏苦、行苦。
所以说痛苦时,要看前后文的脉络,不是夯不拢通的一律以为在说苦受,那会误读。
[2] 苦谛可分为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即苦受,例如生病产生痛苦,这样的苦受,属于苦苦。
坏苦,如此处尊者说荣华富贵无常坏灭,或者原本坐着安乐,坐久就不舒服痛苦了。
行苦,十二缘起支当中由“无明缘行”产生有漏近取蕴的纯大苦聚。
[3] 八苦分类: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苦谛分为八苦的分类当中,第八个五取蕴苦(五蕴炽盛苦),即上举三苦当中的行苦。
八苦当中,归纳前七种苦,是因为有第八种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