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修菩提心主要是希求利他色身 仓忠仁波切

楼主: ykkdc (ykk)   2022-06-25 21:56:57
转自:仓忠祖古弘法fb网页
https://www.facebook.com/tsadong.rinpoche
菩萨的定义可安立为“未断尽所知障之已生任运大乘菩提心且无退失的补特伽罗”。
心续中产生非造作任运的“缘无上菩提之欲求心所”时,与彼欲求心所相应的心王(
第六意识心王)就是大乘菩提心,具大乘菩提心的补特伽罗就是菩萨;
然而,虽已生起,但容有退失菩堤心而转入小乘,因此,其定义中必须是已生大乘菩
提心且无退失。
何谓菩萨?“菩”意谓修行之目的,其目的就是无上菩提;“萨”意谓欲求之发心。
如是,以“为利一切有情,欲求自利圆满之无上菩提佛法身果位”的角度名为菩萨,以“
为利一切有情,欲求他利圆满之无上菩提佛色身果位”的角度名为摩诃萨。
如是,“菩萨摩诃萨”就是:为了二利圆满(自利圆满、他利圆满)而希求无上菩提
佛果位之补特伽罗。
何谓“无上菩提”?修大乘道的主要目的就是成就无上菩提。此中,“无上”意谓无
更超上,“菩”意谓断功德,“提”意谓证功德。如是,修大乘道主要所希求的无上菩提
就是“断证功德究竟圆满之功德”。
又,修菩萨道最终成就具四身体性(或分为三身)之佛果位,彼四身是同时俱成,同
时成就色身与法身,但是,如以修菩提心而言,则是主要希求利他色身,并由此而说,菩
萨希求无上菩提主要是欲得利他色身。
利他色身则分为报身与化身。如宗喀巴大师造论中所说,修菩提心主要是希求利他色
身,然其中也是希求法身,
譬如,希求喝水解渴的人,主要是希求水,然也是希求杯子。菩萨主要是希求佛果位
色身,何以故?因为,以色身而能说法利益众生,自性法身、智法身并不能宣说教法,如
佛之灭谛功德(属自性法身)、一切相智(属智法身)并不具表达声音之功用。
仓忠仁波切 授课
观音慈悲讲堂 摘录汇整
>>>>>
[1] 佛果位成就四身:自性法身、智慧法身、报身、化身
当一位补特伽罗成佛时,他的意识光明心转成一切种智的智法身成佛,佛的意识光明
心(一切种智)的灭谛、空性称为自性法身,佛的意识光明心展现的色身为报身、化身。
[2] 菩提心是一位补特伽罗内心为了利他而希求自己成佛的发心,自己成佛目的是为利他
菩萨发菩提心具有自利、利他二方面欲求,而以利他为主,菩萨发心成佛目的是为了
利他,不是如声闻只求自利的灰身灭智,为了能够圆满利益一切三界有情而要成就化身。
佛陀成就的色身,分为报身、化身,佛的报身仅为大地菩萨所见,所以利益的范围有
限,但佛的化身不仅如此,能够广利三界一切有情众生,经典中称佛的化身为三界之友。
佛的化身以大悲心为动机、一切种智为增上缘,观待所化机因缘成熟善巧利益有情。
如<赞佛偈>说到:“阿弥陀佛身金色..光中化佛无数亿..度众生”佛的意识光明心展现的
化身利益众生。又如<药师经>说:“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三
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佛果无上菩提成就圆满的色身是为了利益有情。
又如<普门品>说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自己内心无余断障成就一切种智才有佛的化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