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一切法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22-06-20 15:36:44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40
三、一切法皆是佛法
经文中所言“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是在说明如来法身,它是不随诸法生灭去来,如
如不动的。佛陀已得无上菩提,以离相无住之智,彻证真如,故名为“如来”;众生则因
妄想执著,盖覆真如,故不知法身不生不灭,遍一切诸法,无明妄求以致造诸恶业。
真,谓不妄不伪;如,为不变异。佛陀所证得的真如实相,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之理。第十四分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不可以色相见,不可以言说求,
故为“无实”;但也并非异色相外有平等真如,离语言外别有实相妙理,故为“无虚”。
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集经》云:
“言菩提者,名为寂静;寂静者,名为一切法真如。”
问曰:“善男子!所言真如,真如者,于何法说?”
答曰:“善男子!言真如,真如者,名为空;彼空不生不灭。”
问曰:“若如是一切法空,是故一切法不生不灭。”
无所发菩萨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说,一切法不生不灭。”
问曰:“若如是,何故如来说有为法皆悉生灭?佛说有为法皆生灭者,此言何谓?”
无所发菩萨言:“善男子!为愚痴凡夫着生灭法故;诸佛如来以大慈悲,为护惊怖,随顺
世谛,作如是说诸法生灭,而一切诸法不生不灭。是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诸佛
,应知诸佛法,应知诸众生,应知诸法,应知自身,应知身法。”
诸佛护念众生,免除惊怖,因此随顺世谛,而言生灭。如经文中的“所言一切法者”,是
佛依俗谛而立,世谛语言皆合于道,絃歌瓦竹无不传心。“即非一切法”,是佛依真谛而
说,以一切法体性空寂,本无实有世界、众生,因此一切法不可执著,此是真如佛法也。
“是故名一切法”,乃此依即俗即真,为中道第一义谛而说。若了知诸法性空的真谛,眼
前的染净圣凡、情与无情、世出世间等等,无一不是佛法。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是一位好佛的居士,常出入禅门,而且还是临济
宗黄龙派黄龙祖心禅师的法嗣。
黄庭坚喜作艳词,常参谒圆通秀禅师。有一天,圆通秀禅师对黄庭坚叱喝道:“你的诗词
书法之妙,甘心就与艳词为伍吗?”然后举当代李公麟画马精勤之事,黄庭坚幽默地说:
“这岂不是把我复置于马腹中吗?”
圆通秀禅师呵斥道:“你以华丽的词藻迷惑天下人的心,岂止是要把你复置于马腹中,恐
怕是要把你变成牛去犁地。”
黄庭坚悚然悔悟,因此绝笔,转向修禅,并著〈发愿文〉,痛戒酒色,每天不食鱼肉,只
是早上喝粥,中午吃饭而已。
有一天黄庭坚去参谒晦堂禅师,乞求指引参禅悟道的捷径。晦堂禅师问:“如孔子所说:
两三个学子以我这里为隐适处么?我无隐适处与你。太史您居俗家,如何谈论禅门中事呢
?”
黄庭坚正准备回答,晦堂禅师说:“不是,不是!”
黄庭坚听后迷闷不已。
有一天,黄庭坚陪同晦堂禅师游山,山岩桂花盛开,幽香远播。
晦堂禅师问:“太史闻到花香没有?”
黄庭坚说:“闻到了。”
晦堂禅师说:“我无隐适处与你。”
黄庭坚明白其意,随即礼拜之,并说:“大师真是如此老婆心切。”
晦堂禅师笑着说:“只要你到家就行了。”
山岩的桂花盛开,香气四溢,无半分隐藏,吾人六根若为华丽的声色所充塞,哪里闻得到
花开的馨香?
四、菩萨通达无我法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真菩萨者,要能通达无我、法。从真谛
的立场言,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要破除我执与法执。
佛陀以无我不着相的修行,告诫菩萨行者,不要被“能度所度”的法相障道,更不可落入
二乘偏空的执著。全经中有三番“非菩萨”的教示。
(一)约能发心: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二)约能度生: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
(三)约所严土: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佛陀以此发心、度生、严土再三嘱咐,菩萨要融通无我,要以不住的态度发菩提心,方为
如实发菩提心的真菩萨也。《大乘十法经》提及菩萨应正观诸法:
云何菩萨摩诃萨正观诸法?善男子!若菩萨作如是观:
一切诸法犹如幻,迷惑凡夫故;
一切诸法如梦,不实故;
一切诸法如水中月,非事故;
一切诸法如响,非众生故;
一切诸法如影,计妄想故;
一切诸法如响声,生灭坏故;……
一切诸法如芭蕉,无坚实故;
一切诸法如水沫,体性弱故。
善男子!菩萨如是观,名为正观诸法。
菩萨正观诸法,通达无我、法,才能远离颠倒梦想,发起无畏的真心,往还娑婆,如莲花
出水,不著烦恼泥尘。
石头自回禅师世代都是石匠,人们都叫他“回石头”。
石头目不识丁,却渴仰佛法,时常请和尚帮他读诵经书,经书听得多了,自然也能背诵不
少。
后来,回石头离家到大随禅师门下当杂工。寺中要他凿石做工,他手不离铁锤,口不停背
经。大随禅师见他每日如此,就对他说:“你今日叮当,明日叮当,死生到来时怎么办?

回石头把手里的铁锤一扔,就跟着大随禅师进到方丈中。大随禅师要他停止背经,放下对
文字的执著。
有一天,回石头又在凿石,手中的石头十分坚硬,回石头使尽力气狠狠的锤下去,刹时火
花四溅,他于火花中忽然省悟。
回石头走到大随禅师的方丈中,顶礼说道:
用尽功夫,浑无口鼻。
火花迸散,原在这里。
大随禅师一听,明白他已彻悟,于是就授给回石头一套僧衣。
有一次,回石头上堂说法:“参禅学道,若不明自心,就像人在井里,还在叫渴一样。一
天当中,行住坐卧,转动施为,有个什么是不动的?眼见耳闻,何处不是路头?若识得路
头,便是大解脱道。你们看我老汉有什么比你们强的?你们又有什么比我差的?懂了吗?
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给谁听?”说罢下座而去。
回石头禅师,放下经书的糟糠,回头凿取自性的火光,再没有口鼻的论议计量,火花迸散
时,才知平日用尽功夫,不在别处,就在这里。《金刚经》不断地粉碎我们内外的妄想,
只是要让我们了知,处处都是道场。
https://i.imgur.com/7ho9ix6.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