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 杂阿含经:无明于蕴体见是我、异我、相在-6

楼主: ykkdc (ykk)   2022-06-20 11:55:16
*补特伽罗(我)与自己的五蕴如何安立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教授《中观根本慧论》2:23-至结束
转自:https://www.facebook.com/DalailamaLamrim/
(《中论.观如来品》)“非阴不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
这句话非常得强而有力!是以五项来观察佛陀和佛陀的无漏蕴之间的关联。
“非阴”,佛陀并非是佛陀的无漏蕴体。“不离阴”,佛陀也不是远离了无漏蕴体以
外的佛陀。
“此彼不相在”,佛陀也不以自相(不是以自相成立)具足他的蕴体的,如果有自相
(自相成立),那么就无关联,如果没有关联,就没有所谓的“我具有”或“我拥有”。
如果佛陀不具有这个蕴体的话,佛陀也就不会依赖著蕴体而被施设为佛,佛的蕴体也
不会因为佛而被施设为这是佛的蕴体了,所以是“不相在”,没有互相的依赖。
(如果佛陀是以自相成立而具有他的蕴体的话,就会有佛陀与他的蕴体不是相互依赖
观待的过患。)
“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如果佛陀不具足他的无漏蕴体的话,他不是具有无漏
蕴体者,这样的话何处是佛陀?
(事实上佛陀是具有他的无漏蕴体的,佛陀是依于他的无漏蕴体而被施设安立的。)
透过这五项的观察后,如来到底是在哪里?这句偈颂非常强而有力。
因为有时间念诵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加进去,比如以我来说是:
“非阴不离阴,此彼不相在,达赖不有阴,何处有达赖?”或者是念自己的名字:“
非阴不离阴,此彼不相在,某某不有阴,何处有某某”?
>>>>>
[1] 《入中论释》:
“我非有色、色非我,色中无我、我无色。当知四相通诸蕴,是为二十种我见。”
…若谓应作五相观察,《中论》亦云:“非蕴不离蕴,彼此不相在,如来不有蕴,何
处有如来。”此成五分,云何只说二十种见耶?
曰:“二十种萨迦耶见是经所建立,彼见若不缘蕴,则不执我。但以四相缘蕴而转,
无第五相,以离五蕴别无可执为我之事,故萨迦耶见唯二十种。《中论》中说第五异品,
当知是为破外道宗(破除外道执取离蕴有我,外道执取有个与蕴异体的常一自主之我。”
[2] 《杂阿含109经》: “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见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
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杂阿含140经》: “多闻圣弟子,(
正见)于色见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正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1.无明我执的颠倒妄想,颠倒妄想执取我与自己的蕴体是返体一、或者颠倒妄想执取
我与自己的蕴体是异体而有、或者颠倒妄想执取我与自己的蕴体是自相成立的具足而有。
2.无我的正见,破除执我与自己的蕴体是返体一、破除执我与自己的蕴体是异体而有
、破除执我与自己的蕴体是自相成立的具足而有,所以,我只是依自己的蕴体施设而有。
[3] 每一个我,例如佛、菩萨、阿罗汉、六道众生随一,各自都是依自己的蕴体施设安立
摘自 2018-08-12 达赖喇嘛尊者<当今世界的印度智慧>
佛家说到我的不存在(无我),如同昨天说的身心以外(五蕴身心以外)没有一个常、一
、自主的我。我只是很单纯的,因为有身、因为有心而被施设而有,仅此而已。如同经典
里面所说的“如待车支理,而施设为车,观待蕴体之施设假有情。”可是外道他们说到我
的时候,他认为身心以外(五蕴以外)有个我(常一自主的我),无始以来,从前生到今生,
今生到后世,他们是这样解释的,采取很简单的方式解释。(外道妄想的我属遍计我执,
常一自主的遍计我执是基于执自性有的俱生我执而有,先断遍计我执,后断俱生我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