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看到不幸的社会新闻会生气,也是一种嗔恚?

楼主: wucs (far away from)   2022-06-19 06:24:09
※ 引述《MrTaxes (谢谢提醒)》之铭言:
: 无论是国内外时不时都会发生一些不幸的新闻
: 尤其是那种涉嫌伤及无辜的人祸
: 通常这种新闻的评论常会出现一片对凶手辱骂和诅咒的留言
: 很多人也会愤懑不平 甚至谈论著给予凶手如何极刑
: 乡民的正义 看起来似乎也是人之常情
: 甚至法官在遇到犯后态度不佳的犯人 也会在法庭上发怒
: 个人以前看到那样的新闻也是会情绪受影响
: 甚至幻想如果遇到凶手要如何教训对方 使其体验受害者的痛苦
: 现在还是难免会有这种义愤的想法 只是内心的波动起伏比较没那么大
: 因为会告诉自己在这边生气其实也无济于事
: 而且把义愤化为网络上的留言 也只是引起更多负面情绪的共鸣
: 这样一想之后 则情绪的波动似乎就缓和许多
: 但也想到一个问题
: 这样基于正义而路见不平所产生的愤怒 是否也是一种嗔恚呢?
: 但若有人没有这种义愤填膺 还劝其他人冷静 也有可能被反讥是冷血
: 而且更有可能被指为是乡愿的滥好人 甚至可能被认为是在维护加害者
: 像是废除死刑这种老议题又会被拿出来争论
: 所以是不是就抱持着一种自我平静 但对别人的反应也不争执的态度就好呢?
: 请教大家会怎么面对这种事呢? 佛说的经典当中是否有可以引以为鉴的呢?
如果用佛教的观点,一切都是有因有缘的,不会突然出现或消失。
【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
当知因爱有求(巴利语:pariyesana寻求)。
因求有利。
因利有用(巴利语:vinicchaya,长部译为"抉择")。
因用有欲。
因欲有着。
因着有嫉。
因嫉有守。
因守有护。
阿难。
由有护故。
有刀杖.诤讼.作无数恶。
【长部15经/大因缘经】
像这样,缘于受有渴爱;缘于渴爱而有遍求(pariyesana);
缘于遍求而有得到;缘于得到而有决定(vinicchaya抉择);
缘于决定而有欲贪;缘于欲贪而有取著;缘于取著而持有(pariggaha遍执);
缘于持有而有悭吝;缘于悭吝而有守护;
因为守护之故而有拿杖、拿刀、斗诤、异执、诤论、指责、
离间语、妄语等种种恶不善法生起。
【长阿含14经/释提桓因问经】
想之所生,由于调戏(papañca戏论):因调缘调,调为原首,
从此而有,无此则无。
帝释!若无调戏则无想(巴利语:vitakka寻),无想则无欲,
无欲则无爱憎,无爱憎则无贪嫉,
若无贪嫉,则一切众生不相伤害。
【长部21经/帝释所问经】
“天帝!以嫉妒与悭吝之结而天、人、阿修罗、龙、音乐神,
以及所有其他存在的种种群聚,像这样,
他们都想:‘愿我们住于无怨恨的、无杖罚的、无互相敌对的、无恶意的、
无敌意的。’但他们却住于怨恨的、杖罚的、互相敌对的、恶意的、有敌意的。”
世尊如此地解答天帝释所问的问题。
(中略)
“天帝!嫉妒与悭吝,爱与憎是因,爱与憎是集,
爱与憎所生的,爱与憎是根源,当爱与憎存在了,则有嫉妒与悭吝;
当爱与憎不存在了,则没有嫉妒与悭吝。”
(中略)
“天帝!爱与憎,意欲是因,意欲是集,
意欲所生的,意欲是根源,当意欲存在了,则有爱与憎;
当意欲不存在了,则没有爱与憎。”
(中略)
“天帝!意欲,寻(vitakka)是因,寻是集,
寻所生的,寻是根源,当寻存在了,则有意欲;
当寻不存在了,则没有意欲。”
(中略)
“天帝!寻,{想与名称之妄想}(papañca-saññā-sankhā:种种戏论想)是因,
想与名称之妄想(种种戏论想)是集,
想与名称之妄想所生的,想与名称之妄想是根源,
当想与名称之妄想存在了,则有寻;
当想与名称之妄想不存在了,则没有寻。”
“亲爱的先生!但,怎样的行道,
比丘有适合导向想与名称之妄想的灭之行道的道迹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