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广论止-14

楼主: ykkdc (ykk)   2022-04-24 16:59:13
《广论奢摩他章略讲》/宗喀巴大师 造论/见悲青增格西 教授
【五、引论说具慧才能断障
如《修次中编》云:“诸瑜伽师若唯修止,唯能暂伏烦恼现行,不能断障。以未发生智慧
光明,则定不能坏随眠故。《解深密经》云:‘由静虑故,降伏烦恼;由般若故,断诸随
眠。’】
《修次中编》:“瑜伽师若只修止,只能暂伏烦恼现行,不能断除烦恼。”
只修止,从空正见的角度来说,不能断烦恼,然而从修止的角度会说断。佛典中也提
到持戒能断十恶、菩提心能断我爱执等。
有很多“断”,只看文字表面,会以为有矛盾。前面说过断烦恼有许多层次,若有这
样的观念,就不会感到矛盾。
(修止的断烦恼,是指断烦恼现行。断烦恼现行,不算真正断除烦恼,因为还有烦恼
的随眠种子未断除。通达空性的智慧,才能根本断除烦恼的随眠种子,真正断除烦恼。)
【《三摩地王经》云:‘虽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后为烦恼乱,如外道修定。若观法无
我,观已善修习,是证涅槃因,非余能寂灭。’】
“如外道修定”:有二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有个外道多年修禅定,因为禅定很久,头发长得很长,被老鼠咬断了。
他出定后,发现这样的情况,起了瞋心:“这老鼠竟然咬我这样大修行者的头发,实在太
不应该了!”瞋心生起,原先得到的禅定就消失了。
他长时间苦修而得的禅定,竟然因为一只老鼠就遭到破坏,因此难过到极点,就死了
,死后立即堕地狱。
第二种说法:有个裸行派外道(即耆那教),见到有人有神通,心生向往,就入佛门
学习并修习;之后成功得了神通,能在天空飞翔,内心得意起来,逢人便说。
后来他遇到真正的学佛者,听说这只是世间道,与解脱无关,便受到惊吓,产生烦恼
,就从空中坠落而死,死后立即堕地狱。
这二个典故都说明未断根本烦恼,烦恼种子遇缘还是有生起的机会。
【《菩萨藏经》亦云:‘若未闻此菩萨法门,亦未听闻圣调伏法,唯三摩地而得喜足,为
憍慢转堕增上慢,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愁叹苦忧及诸衰恼,不能解脱六道轮回,不能解脱
诸大苦蕴。’如来于此密意说云:‘从他听闻解脱老死。’”】
“喜足”是满足,满足也是一种憍慢,只有一分能力,自以为有十分的本事。
“增上慢”:未证言证,未得言得。
“从他听闻解脱老死”:从善知识处听闻解脱老死法。也就是,如果希求断除一切障
,应于止的基础上,再观修前所听闻的解脱老死之法。
【《宝积经》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净智,智净戒圆满。”】
说戒与定、定与慧、慧与戒的关系。
【《修信大乘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不住于慧,我不说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

“能信大乘”:圆满意乐。“能生大乘”:圆满加行。
“善男子”指具大悲心,已生大乘种性者。
利根菩萨先懂空性才发菩提心,但也有先发菩提心后懂空性的菩萨。[1]
菩提心发起时,就入于大乘之门,难道要说他不是大乘行者吗?是不是大乘行者是依
有没有菩提心来区分。
我们去听法王说法,听法过程中,对菩提心的生起深具信心,但是出了法场,又觉得
具有菩提心是菩萨才做得到的事,这就是不具有任运而起的菩提心。
要有任运而起的菩提心必须有止观。因此,可以说入大乘门需要菩提心,也可以说大
乘的一切皆来自于止观。
总结前面的内容。前面说到止、观要双修。止只是工具,就其本质而言,即便修习多
年的止,还不如归依的价值。如果能依止发展空正见,追求成佛、解脱,就会有很大的价
值。
谈到止观的“观”,常常与空慧画等号。其实不然,止和观的对象含遍如所有(胜谛
谛)及尽所有(世俗谛),也就是一切都可以是止、观的所缘。
但是有时候谈到“观”,指的是懂空性(胜义谛如所有性)的观。同一字表达的内涵
不同,需要依前后文来判断。汉、藏常将禅修与修空性划等号,所以自己要会区分。
止观双运时,虽然观慧一直在分析,但是止力仍然存在。由于观中有止,所以能按自
己的计画跑,不会乱跑。
未得止观前,我们的心如流水无法掌控,得止之后,就像用水管可以引导水流到达想
要到达的地方,心会按计划走,不会散乱到他处。
如观修资粮田时,要观想佛、上师,再放光等等,有一定次序,或如修暇满,依次思
惟八暇、十满、义大、难得,在具有止的情况下,同时也在修观。所以心一境性不全然是
如如不动,而是能随心所欲地安住所缘。
>>>>>
[1] 问:《广论》讲说次第是菩提心在前、空正见在后,是否可以先修空正见,再修出菩
提心?
答:大多数行者都是先懂空性、后修菩提心,少数才是先有菩提心、后懂空性。
利根与钝根的差别在于,利根者会先看成佛、解脱能不能成办,当他了知空性是关键
点,而且可以修,才会去修;若空性不可修,他也会知道成佛不可能,也就不会去修;所
以他是先努力懂空性,之后才发心。钝根者受感动趋使,先修出菩提心,当他知道自己无
利生的工具,才去修空性。
四谛是佛法的基础,其中的关键是空性,懂空性才知道四谛的内容,才知道可以成佛
、解脱(不懂空性所以有集谛,由集谛产生苦谛;懂空性灭除集谛,由懂空性的道谛灭除
集谛获得灭谛)。无明与空正见是相对的("无明"与"空性正见"二者是正相违的),一再
比较才知道无明是罪魁祸首,知道无明可以被断除,也就可以推知有成佛、解脱。
我们口头上也会说可以成佛、解脱,然而这不是真的,因为不是真的懂。要达到对成
佛、解脱的不动摇,唯一关键是懂空性。像宗喀巴大师,懂空性后才著有《缘起赞》,之
前都是相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