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语] 如性法师--举例说明[我唯由分别假立]

楼主: ykkdc (ykk)   2022-02-08 08:37:22
: 宗大师对于“执绳为蛇”这个例子作出清楚的解释:“由彼之杂色、盘伏与蛇相似。”
: 这里为什么要特别提及“杂色”、“盘伏”?“杂色”强调颜色,“盘伏”则强调形状;
: 为何要特别强调颜色与形状?当我们以分别知认定“面前有蛇”之前,
: 应该是眼根知先有作用──眼根知误把绳子看成了蛇;此时眼根知看到什么?
: 它看到对境的颜色与形状,所以大师特别强调了那个境的颜色与形状。
: 不论那条绳子的整体,或是那条绳子的某个部分──绳子的颜色、形状等......
: 没有任何一点可以安立为蛇的事例;换言之,他无法在境上找到蛇。
: “故知彼蛇唯是分别假立”,这当中的“彼蛇”,
: 指的是执绳为蛇的那个人心上所显现的那条蛇;那条蛇唯由分别假立──那条蛇是分别知
: 中观应成派在阐释正见时,最常使用的就是“执绳为蛇”的譬喻;这个譬喻非常
: 重要,要先从这个譬喻中抓到“分别假立境”的感觉。
感恩随喜教授,抱歉原文颇长节略,底下做些补充,自续与应成遮遣的差别。
摘自:2018-12-22《菩提道次第广论》〈毗婆奢那〉却配格西教授 扎西老师翻译
〔学员〕:
中观应成派的名言有:唯分别心及名言假立而有,与中观自续派的名言有:由心增上
安立,二者有何不同?
〔格西〕:
自续派的名言有来说,由心增上安立而有,但是,除此以外,他没有排除自方成立。
就是说:这个境除了是自方成立之外,我们的心有没有办法增上安立为有,是相当重要的
——这是就自续派的承许。
这个概念也会跟一般世间人的想法比较接近。就像这个小孩子能够成就,当然你给他
好的环境,或者是好的师资去教育他,但,他自己想不想读书,这一点很重要。他自己努
力的读书,然后,再加上有好的环境,这个小孩子就能够成就。
同样地,这个法能够成就,能够成立,除了境自方成立以外,由心去增上安立,在这
二个和合的情况下——二俱,我们才能够说所谓的名言有的道理。
所以,境不是纯粹是自方成立,完全都是唯心向彼去安立。他(中观自续派)不是从
这个角度来说心增上安立。
中观自续派有关于二俱的概念,他会举一个譬喻来说明。这个在上次我们讲《入中论
善显密意疏》时,提到《十地经》。引《十地经》说十种平等性当中,有说到七种譬喻。
这七种譬喻是帮助我们了知平等性的顺同喻。
七种譬喻当中,就中观自续派他最为重视、或常引用的就是如幻的道理。如幻就提到
了幻化之象马,由幻化象马的譬喻来说明:中观自续派所谓二俱的概念。
为什么能够说明二俱的概念呢?幻师在产生幻化象马之前,他必须要先有幻化事(基
础)——以木石作为幻化事、基础,这就说明境本身是自方成立的。
在幻化事木石的基础之上,幻师会再去加工。加工就是施咒。他对木石施咒,或给药
物等等,使观众来看的时候,他会显现出象马的样子、象马的行相。
所以,能够令观众显现出象马的行相,一方面需要幻化事(木石的基础,喻境本身自
方成立),二方面幻师去施咒、加工(喻无损害的心识),所以,由二俱(境本身自方成
立加上无损害的心识)来说明一切诸法的建立,这就是中观自续派他主要的一个概念。
他(自续派)所举的譬喻当中,最主要就是以幻化的譬喻来说明。这个在后面《入中
论善显密意疏》也会提到这方面相关的道理。
所以,自续派所讲的概念来说,其实对于还没有能力,或还没有勇气接受中观应成派
的见解以前,学自续派会比较容易接受。
中观应成派会先假设法的成立不外乎就是自方成立,不然,就是唯分别及名言假立。
但是,由于自方成立是为众多的正理所损害的,所以,自方成立是没有办法成立的,所以
,就只能够成立出唯分别及名言假立。
所以,唯我们的分别及名言向境上安立,这是中观应成派所说名言有的道理。所以,
有关于境上完全没有些许自方成立的成份,纯粹都是唯我们的分别及名言去向境上安立,
这样的说法,他所举的譬喻,就是用执花绳为蛇的这个譬喻来说明。
当中观应成派提出这样的想法时,作为说实事宗当中,主要是《释量论》的承许者(
因为《释量论》是实事宗的承许),他们会以量的正理来问难中观应成。因为当他们听到
这个说法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没有办法接受。所以,他就以量的正理强烈的来对中观宗辩
论、问难。
中观宗就要遮遣这样的问难,所以,在谈名言有的时候,中观应成宗提到:境上完全
没有任何自方成立,完全都是由我们的分别心及名言,去向境上安立。这样一个名言有的
概念,我们在思惟的时候,一定也要紧紧的结合缘起的道理去思惟。
(因为无自性所以更需要依赖观待缘起,因为无自性所以更能够安立彼法的存在。)
如果没有结合缘起的道理去思惟的话,是非常容易产生断见的。过去的西藏前期祖师
才会因为这样的概念而产生断见。
执花绳为蛇的譬喻,就是说:在一室内,光线不够,比较黑暗,但没有到完全看不见
,而是稍微的有一点黑暗,没有办法清楚的看见物体。
这时候有一盘花绳放在地上,我们进去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个花绳好像是蛇的这一种
错乱识产生。实际上是因为在黑暗覆蔽下,所以,我们会产生错乱的觉知——就是执花绳
是蛇的错乱觉知。实际上,它完全不是蛇、完全是我们在错乱心上面所显现的。
因此,法的假立(施设安立)之义(施设处的境),去寻找(于法的施设处观察施设
义)一样是没有办法找到的(于法的施设处不可得自方成立),但是,在我们的错乱心上
显现,会觉得这个假立之义(于法的施设处)是可以找得到(自方成立)的。
(注:法喻合释时,法与喻并不能完全贴合,法与喻只是取类似的一点而说,故说为
喻,喻不完全等同义。
透过执花绳为蛇的这个譬喻,来说明依蕴安立的我,我的假立义于施设处蕴不可得自
方成立,这是取同样是施设义不可得自方成立这一点,来说明唯分别心向彼施设安立。
但是,于绳上施设安立的蛇,绳上的蛇非名言有(不存在);而于蕴上施设安立的我,
蕴上的我则是名言有(存在),若计蕴上假立的我非名言有(不存在),则落断见。)
以中观应成派来讲,他成立无自性、名言有(诸法于施设义当中不可得自方成立、唯
名识分别心向彼施设安立而有),最好的譬喻,就是透由执花绳为蛇的这个譬喻。
中观自续派来说,他说到:诸法无谛实,但是名言有(诸法于胜义中不可得实有、名
识安立而有),他就是以幻化之象马作为他主要的譬喻,这个在后面都会提到这些内容。
另外就是:对于名言有的概念,我们说唯分别假立,这个是应成提出来的。应成派当
然承许唯分别假立,但自续派承不承许唯分别假立呢?这个部分来讲,可以说有两派的承
许。
如果我们今天依宗喀巴大师的解释,宗大师的承许来说的话:中观自续派也承许“唯
”分别假立。加上“唯”字,中观自续派也承许。
中观应成派的唯分别假立的“唯”,是要遮遣自方成立、自性成立。
(中观应成派的唯,遮遣境上非唯分别心向彼施设安立的自方成立、自性成立。)
自续派来说,他的“唯”,并不是遮遣自方成立、自性成立。中观自续派的唯分别假
立的“唯”,是要遮遣谛实成立。
(中观自续派的唯,不是遮遣境上非唯分别心向彼施设安立的自方成立、自性成立,
因为,自续派承许境上非唯分别心向彼施设安立的自方成立、自性成立。中观自续派的唯
,遮遣境上非由无损害心识与境自方成立的二俱安立而由境本身不共存在的谛实成立。)
所以,在遮遣谛实成立的前提,可以说中观自续派也承许唯分别假立,但是,他不承
许唯分别向彼假立、向境假立,这个说法只有应成派才会说:唯分别向彼假立。唯分别向
彼假立就会遮遣自方成立的概念。
对于这两个的区别,应该要能够清楚的了解。因为自续派来讲,他承许唯分别假立,
但是,他不承许唯分别向彼假立。唯分别向境假立,是中观应成的承许,自续派虽然承许
唯分别假立,但是,他不会承许唯分别向彼假立、或向境假立。这一点自续派不承许。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因为后面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下次再说。我们今天上到这边。
——第014讲课程结束
(注:却佩格西《广论》毗婆舍那 第331页(讲解毗婆舍那共2330页)
文稿根据师长开示音频整理,未经师长及译者审核,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