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类学》十一善心所之信心所

楼主: ykkdc (ykk)   2021-12-14 09:33:42
摘自:《心类学》22
讲者:促称格西
译者:法音法师
【显明第三类十一种善心所之义及种类
“信知惭有愧,无贪瞋与痴;三种根本善,勤安不放逸,舍心与不害;由对治体性,
相似等名善。”】
再者,探讨将心所,区分为六类之中的第三类,大地十一善心所:即信(净信)、惭
(知惭)、愧(有愧)、无贪(无贪的善根)、无瞋(无瞋的善根)、无痴(无痴的善根
)等三种善根及精进(勤)、轻安、不放逸、舍(舍心)、不害(不害意)等十一种善心
所法;由于这十一种心所的体性,都属于善性为本质的,因此称为十一种善心所法。
【显明十一种善心所之中的信心所或净信心所的定义、分类及相关事相】
首先,略述第三类,大地十一善心所──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
安、不放逸、舍、不害之中的第一种善心所:“信心或净信”的定义或性相。
什么是信心所或净信心所的定义或性相?
凡是远离了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的污浊,而心具足澄净的不共作业者,就是信心所或
净信心所的定义或性相。
或说,凡是远离六根本烦恼、及二十种随烦恼的污浊,具足心的澄净、心的澄明的不
共作业者,就称为信心所或净信心所的定义。
那么,六根本烦恼、及二十种随烦恼的污浊,是指什么呢?
所谓六根本烦恼、及二十种随烦恼的污浊,其中污浊之义,是指就像原本清澈的水遭
到染污之后,变成污浊的水一样;
意思是,轮回有情之所以会生起六根本烦恼、及二十种随烦恼的主因,都是来自于心
续中的我执和无明习气所染污的缘故,
就像我们今生之所以会极其轻易的滋生、现行六根本烦恼和二十种随烦恼,譬如心续
随时被贪、被慢、被瞋……等六根本烦恼所自在;同样的心续之所以随时会被嫉妒、悭贪
、怀恨、谄诳……等二十种随烦恼所自在,令心续不得自在,这些都是基于宿世已曾多所
串习这些烦恼,已经具足了极为浓厚的贪、慢、瞋、嫉妒、悭贪、怀恨、谄狂等粗猛习气
转增所致,使得今生的心续极其容易的又再继续被六根本烦恼和二十种随烦恼所自在;因
此才说心续一旦具足了澄明的净信心,便能远离六根本烦恼、及二十随烦恼的污浊。
那么,什么是信心所或净信心所的作业?
从信心所或净信心所的定义,可以看出,信心所或净信心所是善性为本质,是能令心
续远离六根本烦恼、及二十种随烦恼的污浊作业者,能令心续转染成净。
因此,所谓信心所或净信心所的作业,就是能生起一切白法的根本,能令未生起的善
法得以新生、已生的善法得以增长的作业者,这样就安立为信心所或净信心所的不共作业。
当心续具足了善性为本质的信心或净信之后,自然就会对于善法生起广大的欲求心,
随之而来的,就能渐次生起殊胜功德和利益,基于这个理由,信心或净信心对于修学佛法
来说,显得极为重要。
【关于十一种善心所之中的信心所或净信心所的分类及其事相,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信信或胜解信
是指由信而信的信心──主要是以过去或现在的有法,而生起不被他所转移的信心,
譬如心中缘著三宝的功德、业果不欺之理、或是四谛的如理取舍之理──譬如由知苦集二
谛是轮回一重因果、灭道是出轮回一重因果等,而生起的一向决定、他所不能移的信心,
这样的信心,就安立为善性为本质的信信或胜解信的事相。
第二种:澄信或清净信
是指澄净的信心,譬如由见到所缘境(例如以佛果为所缘境)能增生善法功德,而心
生好乐、或欢喜的信心,这样的信心,就安立为澄信或清净信的事相。
第三种:现信或现行欲求证悟之信
是指由见功德而欲求证悟的信心──主要是缘著未来所得品的法而生起的信心,譬如
,由见佛的功德而欲求当来也能证得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功德所生起的信心、由见三恶道
诸苦过失而欲求将来自己不堕三恶道,且能获得人天果报所生起的信心,这样的信心,就
安立为现信或欲求证悟之信的事相。
要言之,前二种信心,是缘著过去法、现在法而有的信心;最后一种信心,则是缘著
未来法而有的信心。
如上所述的,便是概说了第三类,大地十一善心所──信、惭、愧、无贪、无瞋、无
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之中的第一种善心所:“信心或净信”的定义或性相。
释疑
问:就补特伽罗的心续而言,五十一种心所的界限为何?
答:因为阿罗汉、菩萨圣者及佛圣者,已断烦恼或不被烦恼所自主,所以在他们的心
续中,只有五十一种心所之中的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大地十一善法心所,而没有六
根本烦恼心所、二十随烦恼心所;这意思是说,并不是所有补特伽罗的心续中,都具有五
十一种心所。
>>>>>
注:51心所,《百法明门论》:“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
、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心类>心、心所,心王与心所相应。五十一种心所分为六类,第三类的十一种善心所
唯与第六意识心王相应,例如信心所是与第六意识心王相应的心所,属第六意知的觉知。
又,并非所有的补特伽罗都具有51心所,例如阿罗汉、佛圣者没有51心所中的烦恼心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