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我、非我所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21-12-13 08:18:00
选译自《杂阿含经》第103经
乔正一白话译于西元2021/6/17农历五月初八之布萨八关斋戒日
  我是这样听闻的:
有一次,有很多的上座比丘住在古印度的拘舍弥国瞿师罗园林中。当时,有一位名叫
差摩的比丘住在拘舍弥国的另一处跋陀梨园林,他身染重病,卧病在床。
诸上座比丘都很关心差摩比丘的病情,于是他们召唤一位名叫陀娑的比丘,陀娑比丘
听到召唤便来到诸上座比丘的面前,跪地顶礼诸上座比丘之后,坐在一旁。
诸上座比丘交代陀娑比丘:“你去探望差摩比丘的病情,并转达我们对他的问候之意
。”
陀娑比丘听从诸上座比丘的指示,来到差摩比丘的病榻前,问候差摩比丘:“诸上座
比丘要我转达他们对你的问候,你的病情有好一点吗?”
差摩比丘说:“唉!我病得实在不轻,身上的病痛加剧,医药都治不好,我的病情就好
比一名力气大的壮汉抓住一名瘦弱不堪的人,将瘦弱者的头用绳子紧紧勒住,又将其两手
用绳索急绞,痛苦不堪,然而我现在身上的苦痛还多过这名瘦弱者好几倍。
又好比屠牛的时候,屠夫以锋利的牛刀生割牛腹,取其内藏,牛的腹部肯定疼痛不堪
,而我今天的腹痛比那头牛还严重。
又好比有两名力气大的壮汉捉住一名瘦弱的人,将其悬吊起来,并在其底下点火烧其
两脚,而我今两脚的热犹胜过那名被烧烤的瘦弱者。”
陀娑比丘回到诸上座的面前,将差摩比丘所说的病情都跟诸上座报告。
诸上座又差遣陀娑比丘去探望差摩比丘,这一次他们要问差摩比丘以下的问题:“世
尊说有五受阴(五蕴),分别是色、受、想、行、识等五受阴,差摩,你能否观察此五受阴
非我、非我所?”
陀娑比丘再次去探望差摩比丘,并转达上座比丘的问题。
差摩比丘对陀娑说:“我于五受阴能观察非我、非我所。”
陀娑比丘回去报告诸上座。
诸上座比丘又差遣陀娑比丘去问差摩比丘:“你能否于五受阴观察非我、非我所,一
如漏尽阿罗汉的程度?”
陀娑比丘又去问差摩比丘,差摩比丘回答:“虽然我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但我还
不是漏尽阿罗汉。”
陀娑比丘又回去跟诸上座所转达差摩比丘的回复。
诸上座又差遣陀娑比丘去问差摩:“你说你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却非漏尽阿罗汉
,这样前后矛盾喔!”
陀娑比丘又去问差摩比丘,差摩比丘回答:“我虽于五受阴观察非我、非我所,却非
阿罗汉,这是因为我于我慢、我欲、我使(结使、随眠烦恼)等诸烦恼爱欲都尚未断尽、未
知、未离、未吐(舍弃)。”
陀娑比丘将差摩的话转达给诸上座。
诸上座又差遣陀娑比丘去问差摩比丘:“你说有我,哪一处所有我?色是我吗?还是
色之外另有一个我?受……想……行……识是我吗?还是受……想……行……识之外另有
一个我?”
差摩比丘回答陀娑比丘:“我不说色是我,或我不同于色;也不说受……想……行…
…识是我,或我不同于受……想……行……识,然而,我于五受阴的我慢、我欲、我使都
未断、未知、未离、未吐(舍弃)。”
差摩比丘对陀娑比丘说:“你这样子跑来跑去太辛苦了,何必当传声筒这么麻烦?麻
烦你替我找一根拐杖来,我自己扶著拐杖去礼见诸上座。”
差摩比丘扶著拐杖,前去参访诸上座。诸上座看见差摩比丘扶杖而来,亲自为他敷妥
座位,安停脚机,亲自迎接,替他持衣钵,令其就座,然后他们彼此相互问候。
诸上座问差摩比丘:“你说你还有我慢,听起来似乎就是有一个我,那么你于何处所
看见有我?色是我吗?还是我异于色?受……想……行……识是我吗?或我异于受……想
……行……识?”
差摩比丘回答:“都不是!五蕴不是我,五蕴之外也没有另一个我。然而我于五受阴
中的我慢、我欲、我使都尚未断、未知、未离、未吐。
我举一个例子好了,譬如优钵罗花香、钵昙摩花香、拘牟头花香、分陀利花香,请问
这些花香的香气就等于是花的根吗?或者说香气是来自花的根之外?请问花香是否等于花
的茎、叶、须、枝干?又或者香气是来自花的茎、叶、须、枝干之外?”
诸上座回答:“都不是。”
“如果都不是,那么请问花香又是如何产生的?”
“是因整朵花所缘生出的花香。”
差摩比丘说:“世间法所谓的‘我’的概念也是这样。世间法所谓的‘我’的概念就
像例子中的花香一样,非色即我,但我不离色;非受……想……行……识即我,但我不离
受……想……行……识。然而,我于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而于我慢、我欲、我使都尚
未断、未知、未离、未吐(弃)。
诸上座,请听我再说一则譬喻,凡智者皆因譬喻而得理解。
譬如,一名乳母要洗衣服的时候,她会以种种清洁剂洗干净衣服上的尘垢之后,衣服
上可能还残留一些不好闻的气味,所以必须以种种不同的香料薰衣,令衣服上难闻的气味
消灭。
同理,多闻圣弟子(初果、二果、三果)虽于五受阴能正观非我、非我所,然而于五受
阴中所缘生的我慢、我欲、我使都尚未断、未知、未离、未吐,这些有学的圣弟子接下来
仍须努力,于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观察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
行……识,此受……想……行……识集,此受……想……行……识灭,若能于五受阴如是
观生灭之后,五蕴所缘生的我慢、我欲、我使等才会都被断尽清除,这就是真实的正观。

当差摩比丘说完之后,在场的诸上座都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证初果),而差摩比丘
则不起诸漏(不起烦恼),心得解脱,因法喜所缘生的利益与疗效,他的身体竟然痊愈,他
的病好了。
诸上座比丘对差摩比丘说:“我们最初听闻您的开示,都已了解,也已心生法乐,更
何况我等重复听闻。我们之所以会一问再问,目的是想触发您微妙的辩才,不是为了捣乱
,您真的堪能广说如来、应、等正觉之正法。”
诸上座比丘听闻差摩比丘所说的法,都心生欢喜,并依法奉行。
https://i.imgur.com/A7PBjsH.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