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界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9 上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21-09-17 03:09:48
  【110】只念一个小时的佛,抵得过二十三个小时的放逸吗?
  (卷十九)
  本经的整个修学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强调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就是说我们想
要成就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怎么办呢?必须透过正确的想像,才能够跟弥陀的功德感应
道交。所以本经是以观想的方式来跟弥陀感应道交,叫做观想念佛。
  那么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本经的修学,可以从两方面来
观察:
  第一个从因地上来说,它是一种藉假修真。佛法对于假跟真的定义是说,这个法是生
灭变化的、暂时存在的,这叫假,那么这个法是恒常、相续的,成就之后永远不会失去的
,这叫真。
  比方说有一个慈善机构,到一个地方看到弱势团体,起了慈悲心去布施这个团体,但
是这个慈善家回去之后,可能就把它忘掉了,没有一种相续布施的功能。那么这一念的慈
悲心,在人天的善法当中,当然有它的意义,因为他创造一种善业,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
。但是从出世的解脱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这只是一时的善念,我们叫做善业力
。如果是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人,他心中有一种强大的胜解力跟强大的誓愿力,他去做布施
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我们叫做善根,就不是善业了。
  我们要知道善业是一个假相,假相不是说没有好处,还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
但是它不能相续。他是一个好人,但是他不是一个出世的菩萨。所以要是这个法在你生命
当中,只是偶而的出现──偶而去拜拜佛、偶而去做慈善事业,在你生命当中,虽然能够
创造一种安乐的果报,但是从出世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如果你是养成一种定课
、一种愿望去做一件事情,每天去做,这个就是善根,这对出世解脱的意义就重大了。
  问题是:为什么善根是相续的?《楞严经》解释说:因为它顺从本性──是你本性显
现出来的。你今天愿意去布施、持戒、忍辱、行六波罗蜜,那是透过智慧观照而产生的胜
解力,同时也是一种誓愿力。一个法有胜解力、誓愿力支持的,就是真实的善根。
  然而真实的善根是怎么来的?是透过假相的观察。你看本经就是这样子,佛陀施设极
乐世界依报的假相,比方说莲华观、宝树观、楼阁观……这些假相都是生灭的,但是透过
假相的观察,使令你产生一种坚定的信心、坚定的愿力,这就是真实的。当你观察莲华的
时候,你看到莲华的功德,你对极乐世界产生信心、好乐,这个是真的吧!所以出世的善
根,是从假相的观察而来的,这叫藉假修真。当然这个假相必须是大智慧的佛陀施设的。
佛陀出世,祂才有资格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施设很多的假相来引导我们,启发我们的善
根,只有佛陀做得到,所以在因地的时候叫做藉假修真。
  在果地的时候,尤其是临命终的时候,叫做真能破妄。有人就问一个问题说:他在佛
堂当中用功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那他一天还有二十三个小时,活在世间的尘劳当中,用
六根攀缘六尘、产生六识,开始放逸、开始懈怠,那他能够往生吗?意思是说:他只用一
个小时的修学,抵得过二十三个小时的放逸吗?
  其实,话不能这样讲,虽然你二十三个小时是放逸的,但是你那一个小时的相应,所
产生的善根是真实的功德。你过去放逸所造的这种虚妄的业力,那是一时的虚妄心,攀缘
虚妄的境,产生一种虚妄的业力;而你在修行的时候回光返照,把你真实的本性功德开显
出来──真能破妄,这跟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你看我们无始劫来造了那么多的生死罪业,我们短暂的修学佛法,就能够在临终的时
候,依止正念而往生净土。为什么?昙鸾大师说:就是因为你今天攀缘佛的功德,是一种
真实的心、缘真实的境、产生真实的功德,所以真能破妄。在净土宗这种观念的建立很重
要,因为你能够在临终的时候,产生坚定的信仰,就是你相信忆佛念佛的功德是真实的、
我们过去所造的生死业是虚妄的──真能破妄。
  在佛法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央掘摩罗。你看央掘摩罗是本来是一个外道,因
为被他师父误导:杀了一千个人,就可以升天。他是一个学过武功的人,就到城里面,杀
了九百九十九个人,还少一个人。但是城里面的人被他杀得几乎没人了,有些人是跑掉了
,这个时候他想到家里还有一位老母亲,就想要去杀他的老母亲,来满足一千个人。因为
杀母是犯逆罪,大慈悲的佛陀就在这时候现前,他就转向去追杀佛陀,但是他永远也追不
到佛陀,结果佛陀转过身告诉他放下两个字,他当下证得初果圣位。
  我们观察这个故事的情境──央掘摩罗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他整个心实在是杀红了
眼,可以说是上品的瞋心,看到谁都想杀,那时候他的瞋心已经达到最极限。那为什么佛
陀说放下这两个字,他能够产生这么大的转变呢?因为祂把他内心的善根激发出来了,这
个人过去生中都是大修行者,只是一时糊涂而已。
  《观经》的九品当中,从下品上生到下品下生,全都是造恶凡夫,尤其是下品下生更
不可思议,五逆十恶的罪业什么都做尽了,在临终那么紧急情况下,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么
大的反转力,将地狱之火化成金莲华?佛法的理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真能破妄!
  虽然他短时间的回光返照,但是他的善根犹如光明,过去所造的生死罪业犹如黑暗,
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这个房间已经暗了一千年,但是你需要一千年的光明,才能把
黑暗破除吗?不需要,对不对!只要一瞬间的光明就可以把黑暗破除掉!
  在佛法中说:为什么这个人不能成就圣人、那个人可以成就圣人?关键不是说哪一个
人烦恼比较轻薄。你可以看看经典,佛在世的时候,烦恼粗重的、罪业深重的,证果的人
还是非常的多,很多都是烦恼很重、造了很重大的罪业,但是只要这个人有善根,佛陀就
有办法来启发他的善根,如果你没有善根那就没办法,内因力太薄弱了。所以我们看观经
的下品,会有一种感觉:一个人能够得度,跟他的善根有关系──就是你对真理的胜解力
、智慧要高,还有你想要去突破、改变的愿力要强。观经的下品几乎是这种情况,都是在
临终的时候,才听到善知识的开导、把他自性的光明显现出来,于是生命有了转机,本来
是往地狱去的,结果转生极乐世界去了。
  我们能够解释的道理就是:因为他临终的正念是真实的善根,犹如天上的光明,那么
他过去颠倒妄想所造的罪业,是一种虚妄的情境,犹如黑暗,只要你有光明就能够破除黑
暗!
  我们要知道:在修行当中,我们内心的世界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虚妄的一面,关键是
你一定要加强你最真实的一面。净土宗,你善根薄弱就没办法修了,因为它不摄受二乘种
性、也不摄受人天种性,它只摄受大乘种性。虽然你烦恼重、罪业深,你念佛,还是有办
法灭除罪障;但是你大乘善根不够、净土善根不够,那就很难修了,因为这是临终感应道
交的一个关键点,我们看经文就可以了解。总之,只要诸位能把藉假修真、真能破妄这两
个思想弄清楚了,就能够贯穿整部经的核心要义了。
  【111】十六观之十六——下品生观之下品中生(一)
  壬二、下品中生
  这下品生的都是造恶凡夫,我们先看第一段,这个人平常造了那些罪业:
  标名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
,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
  我们看下品中生者平常的行为──这一类的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古德
解释说,下品中生一定是佛弟子,曾经学过佛法,而且还经常亲近三宝,否则不可能去受
戒,这个人肯定是一个佛弟子。但是他受了戒之后,可能就懈怠了,没有熏习佛法、没有
熏习戒法,所以毁破了在家的五戒、八戒,乃至于也毁破了出家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
那么这个愚痴颠倒的众生,不但是破戒,还犯了佛法当中很重大的过失,就是盗三宝物。
  盗三宝物的罪,为什么那么重呢?因为它是一个清净法财,这是居士发心供养三宝,
做清净修行用的;其次,它体通十方,因为三宝物不属于哪一个人,只要你来参加共修、
参加打佛七你就可以受用,所以它的体性是属十方的,你盗三宝物,就必须向十方僧结罪

  而这盗三宝物有两部分:
  第一个叫盗僧祇物:所谓僧祇物简单说就是盗常住的物品。在戒律当中又分成两类:
一个是常住常住物,这包括整个寺庙的田园、房舍所有的不动产,都叫做常住常住物。第
二个是十方常住物,这是寺庙当天拿出来给十方僧受用的饮食,任何一个出家人打板的时
候进入大界,都可以受用,叫十方常住物。这两个都叫僧祇物或叫做常住物。
  第二个盗现前僧物:这是盗僧众的物品。那么现前僧物有两类:第一个是现前现前僧
物,是说施主发心,只供养某一个寺庙的僧众,限定某一个寺庙受用的,叫做现前现前僧
物。第二个是十方现前物,是说施主发心,并没有限定某一个寺庙,是普遍供养十方僧众
;比方说在斋僧大会的时候,信徒拿去供养大众师,就叫十方现前物。
  而这个愚痴颠倒的众生,他造下了重罪──盗三宝物,而且还不净说法,为了名利而
说法,那么他造了以上的过失之后,更可怕的是这个人数数现行、都无惭愧。
  对于无有惭愧,我们要解释一下:通常我们判一个人造业的轻重,主要是在于有没有
惭愧心,如果这个人惭愧心不活动,在造之前、正在造时、造了之后,三个时段通通没有
惭愧心,那这个业就重了。
  所谓无有惭愧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人起邪知邪见,完全不相信因果。第二种人是因
为懈怠放逸,他刚开始也有惭愧心,长时间造作之后,就渐渐习惯了,但是他还是相信因
果。所以这个地方应该属于第二种人──不是邪知邪见的无惭无愧,而是懈怠放逸引生的
无惭无愧。如果是邪知邪见的,那就不可能得救了,因为造五逆十恶还有救,毁谤正法就
没有救了。所以他是一时的懈怠放逸,产生无惭无愧,本来应该是用善业、波罗蜜来庄严
内心,他却以种种恶业来庄严内心。如此罪人,以恶业故,临终的时候,应堕地狱。
  这里,我们看这个下品中生的人,他的行为里有一句话很重要: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唯识学》上说,罪业有两种:一种叫做不增长业,一种叫增长业。
  一、不增长业:是说你受了戒之后,平常戒持得很好,但是在某一个时间、空间,遇
到某一件事情,结果你造了一个重大的罪业,这叫一时的失念。而且你造了之后深感惭愧
,在佛前发愿从今以后永不再做,事实上你也没有再造作了,这叫断相续心。在生命当中
就那么一次,叫偶一为之,这种情况《唯识学》叫不增长业。它在临命终不能产生引导的
力量,因为这种业已经被你忏悔过、你也真实没再造作。虽然这也是一种罪业,但是叫不
增长业。
  第二种是属于增长业,也就是数数现行。你造了这个罪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造
作,那这个业不管是善业、或是恶业,对你临终都有强大的主导力量,叫做增长业。
  那我们看这个人以诸恶业而自庄严,说明这个人他造罪业,犯五戒、八戒、破具足戒
,不是偶一为之的那种,而是经常造作,已经构成一种习惯性的行为,不是一时失念而已
。那么这个人造了增长业,以唯识的角度来说,对他的生命必定会产生强大的引导,所以
这个人应当堕地狱。但是这个人有善根,虽然他今生因为烦恼的活动,造了罪业,但是他
的善根─金刚种子并没有失掉,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生命产生很大的变化。
  【112】十六观之十六——下品生观之下品中生(二)
  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
,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
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如此经常造作破戒、盗三宝物的众生,他的身口意累积了这么多沉重的罪业,所以临
命终时,整个地狱花报现前。
  我们知道三途,有刀途、血途、跟火途。畜生道有被宰杀的痛苦,所以称为血途;饿
鬼道是刀途,总是害怕别人伤害他;地狱的特点就是火─火途,常为镬汤炉炭等热苦。所
以他在临命终时看到火马、火牛等地狱相,虽然果报还没有现前,但是花报已经现前,这
是一个非常紧急的情况,即将堕到地狱去了。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具足大乘善根、净土
善根的善知识,以大慈悲心为他开导两件事情:
  第一、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
  因为这个时候讲道理也没有用,所以直接把佛的功德表现出来──阿弥陀佛的十力。
十力是指阿弥陀佛有十种智慧力。这个地方,我想应该是偏重在弥陀的第十八愿─临终的
十念往生: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把弥
陀的慈悲本愿开展出来。
  并且广赞彼佛光明神力,我们知道佛陀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所谓八万四千相好,我们也很难去想像那种相状,但是光明是
最容易去理解的,所以我们怎么去观想佛陀的存在?就用光明,你念这一句佛号就有光明
,就观想你进入光明当中,得到弥陀的加持摄受,这是赞叹佛力不可思议。
  第二、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这五分法身─五种功德是所有佛弟子、大小乘共修的;戒、定、慧是约因地来说,是
法身因;解脱、解脱知见是法身果。
  首先看戒法身:简称为戒身。就是我们刚开始在持戒的时候,从持戒当中慢慢产生一
种胜解力、誓愿力,然后产生一种远离过失的功德。如果你很自然就会远离过失,那表示
你的戒身成就了。其次定法身的成就,是你能经常保持专注,远离种种的散乱跟掉举。慧
法身的成就,是远离世间的愚痴颠倒。这戒、定、慧三身,是约因地的善根来说。
  解脱法身:是你身口意开始解脱一切的障碍,佛法所说的障碍,主要是包括烦恼障、
业障和报障。解脱知见法身:解脱知见有两层意思:一个人真实解脱之后,从自受用的角
度来说,他自知解脱,如果他证得初果,一定知道自己已证得初果,不用佛陀来印证;从
他受用的角度来说,他也可以广设方便,引导他人趋向于解脱,他有方便力。
  好比我们从经典可以了解六祖大师,他这个人没有读过书,但是开悟以后:本来无一
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他讲得出来。因为他证得那个道之后,他能够借由很多的语言文
字表达出来,这叫解脱知见。也就是:他自己解脱之后,就容易产生灵感,会讲一些话来
引导别人,趋向于他所成就的功德,即便他没有读过书,也能够用语言文字,巧妙地表现
出来,这叫做解脱知见。当然有读过书,文字表达上就会比较庄严一点,但是所讲出来的
道理都一样。
  这个地方是赞叹内心的善根──戒定慧的善根,还有解脱、解脱知见的功德不可思议
,赞叹心力不可思议。
  此临命终人听了之后,应该是听闻之后还要受持,生起很深重的惭愧心,由这一念惭
愧心,去忆念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种的善根,以及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灭除
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时候,因为他心念的转变──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所以他的果报也跟着转变。本来看到的地狱猛火,就化成了清凉风,这清凉风吹过来的时
候,就落下了天上的妙华,华中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势至菩萨,随华
而到,来迎接这个临终之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