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 第一篇第四章06~10

楼主: stockeye (stockeye)   2021-08-30 22:04:09
http://book.bfnn.org/books3/2088.htm#a04
论文六:此眼等识,外所缘缘,理非有故。决定应许自识所变为所缘缘,谓能引生似自识
者,汝执彼是此所缘缘。非但能生,勿因缘等,亦名此识,所缘缘故。
讲解:此眼等前五识,若以外境作所缘缘,在道理说是没有的。既然没有外境为所缘缘,
那就决定应许用自己的心识所变的相分,来做为自识见分的亲所缘缘。你们小乘把能够引
生自识的,执之为此识的所缘缘。但做为所缘缘两有两个条件,一是能生,二是带相。如
果但有能生,没有带相,那就不可以做所缘缘。因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它们都有引生
的功能,但因没有带相,所以都不能作所缘缘。
论文七:眼等五识,了色等时但缘和合,似彼相故。非和合相异诸极微有实自体,分析彼
时,似彼相识定不生故。彼和合相既非实有,故不可说是五识缘。勿第二月,能生五识故
。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此识上无极微相故。非诸极微,有和合相,不
和合时无此相故。非和合位,与不合时,此诸极微,体相有异,故和合位如不合时,色等
极微非五识境。
讲解:小乘师谓:眼等五识了别色等五尘的时候,不缘极微,但缘极微所成的假和合相,
此假和合相,名叫“似彼相”。和合相,并不是离开极微别有其实在的自体,试把和合相
分析到不成其为和合时,那似和合相的识,就决定不能生起。所以知道这和合相没有实在
的自体。这和合相既然不是实有,就不可说它是前五识所缘做境界。因为不可说捏目所见
的第二月,也能引生起前五识。所以无论是和合与不和的极微,都不是眼等五识的所缘之
境。
论文八:有执色等一一极微,不和集时非五识境,共和集位展转相资有粗相生,为此识境
。彼相实有,为此所缘。彼执不然,共和集位与未集时体相一故。瓶、瓯等物极微等者,
缘彼相识应无别故,共和集位一一极微,各各应舍微圆相故。非粗相识缘细相境,勿余境
识缘余境故,一识应缘一切境故。
讲解:以上是破极微但能为缘,不能为所缘,因五识不带极微相故。萨婆多部闻之自救曰
:色等一粒一粒的极微,在没有和合集聚以前,当然不是眼等五识的所缘境,但在和集以
后,彼此展转资助,便有粗相生起,可以作为五识的所缘境了。因为粗相是实有法,可以
作为前五识的所缘缘了。
论主说:这种执著还是不对,因为二极微和集相资,与未和合相资时的体相总是一样的,
花瓶茶杯的形相虽然不同,而能成的极微是一样无二。所以缘彼极微相的识,就应当没有
差别。到了共和集的时候,一一极微都舍弃了微圆的相,所以你不可以用缘和集粗相的识
,去缘极微的细相境。如果用粗相识去缘细相境,那眼识可以缘音声,耳识也可以缘香臭
,或者一个识也可以缘一切境了。
论文九:许有极微,尚致此失,况无识外真实极微。由此定知,自识所变似色等相为所缘
缘。见托彼生,带彼相故。
讲解:赞成有实极微,尚且招致以上过失,何况按唯识正义,心识之外根本就没有真实极
微。由以上各种道理推究,可以知道外色不能做所缘缘,决定是以自己的第八识所变的相
分为所缘缘。此具足两个条件:一是自识的见分托彼相分而生;二是又能带彼相分而起,
所以相分色才可以做所缘缘。
论文十:然识变时随量大小,顿现一相,非别变作众多极微合成一物。为执粗色有实体者
,佛说极微令彼除析,非谓诸色实有极微。诸瑜伽师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渐次除析,至不
可析假说极微。虽此极微,犹有方分,而不可析,若更析之,便似空现,不名为色,故说
极微是色边际。
讲解:然当自识变现相分境的时候,是随着其体量的大小,顿现一相。并不是先变成许多
极微,然后再和合成为一物。这就是大乘唯识家,和外道小乘不一样的地方。
外人反问曰:你们为什么说没有极微呢?一般人执著粗色有实体,所以佛告诉他们分析粗
色,看看极微有没有实体,并不是说极微就有极微的实体。修境、理、行、果、机相应的
瑜伽师,用假想的观慧,渐渐把粗色作一次一次的分析,到无可再分的程度,假说叫做极
微。此极微虽然犹有方分,却不可再分析下去,设若再分析下去,那极微便似虚空相现,
不得名为色相了。所以说极微是色、空的边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