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楞严咒心的版本

楼主: khara (高阳酒徒)   2021-08-30 09:01:01
※ 引述《RUFT (RUF)》之铭言:
: 之前假日会唸楞严咒
: 每天出门前会唸楞严咒心数遍
: 之前唸的楞严咒心版本就是楞严咒的末段
: 哆侄他。唵。阿那隶。毗舍提。
: 鞞拉拔什拉陀唎。槃陀槃陀你。
: 拔什拉谤尼泮。
: 虎信。都嚧瓮泮。莎婆诃。
: 但最近在YOUTUBE听到梵语的楞严咒心
: 听起来更有感觉
: 只是发现梵语的楞严咒心跟以前唸的不一样
: 嗡 啊拿咧 啊拿咧
: 维夏爹 维夏爹
: 维拉瓦就 拉他咧
: 般他般他尼
: 瓦就辣 帕儿尼汗
: 吽 通隆 帕 梭哈
: 为何会有两种不一样的版本?
: 请问各位前辈可以解惑麻?
: 谢谢^^
一)
关于重点在诚、在专心,
以及那些小故事(念错了但有感应,被教了“正确”的读音却没感应),
前人所述已多,就不多提了。
二)
至于楞严咒及相关梵语对应,
google以及维基可搜得的,也不多提了。
里面有一点小细节差别,但大致上是相同的。
我觉得当然虔诚且专心很重要,
但在可能的范围内使用近似梵语的读法似乎也不错。
当然1.不可起慢心;2.要稍稍多学习一点点。
三)
但我主要是想在此借题发挥。
甲)关于译咒汉字的使用
你抄的第一段中间稍稍有点怪怪的,但也还可以。
但第二段你用的字,
i) 啊拿咧
这里不该加个口字旁。口字旁不是任意加的。
有法师说加口字旁是
“要你不要去联想”“只要拼音,不要去联想”
“尽量地把那些咒语字让你就是平常没用过”
这个说法恐怕有疑义。
我知道应当敬重出家众,也赞叹出家众在修行上的精进。
这里只是就事论事,上述那段加偏旁的说法恐怕有疑义。
否则何不整首咒每个字全加口字旁?
只有部份字加偏旁很清楚可以看出那种论述的问题所在。
而具体来说,看看悉昙教学的相关文献就很清楚了。
罗/囉这字错乱太多,且不论。
看看〈楞严咒〉中,
有“卢鸡”不加口字旁的卢,有“鞞嚧遮那”加口字旁的嚧,
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前者loke(梵:世间,sing, loc),后者vairocana(梵:遍照,sing, nom)
卢是lo而嚧是ro。
加口字旁就是特地为华音所无的r-做出区辨。
实际上这类口字旁的一堆怪字,泰半乃前此字书(《切韵》等)所无,
就是唐朝密教僧(不是藏密,是唐密)专为咒语所造的字,
就是为了悉昙教学、咒音诵读的准确而造的。
前此译咒较少,而人地名之音译不求太准确,
所以l-、r-开头的共用一字音译,b-、v-共用一字音译常见,
但密教僧有其梵语教学体系,故而特地创造这些新字。
只是这些华音所欠之字,一般人不会读,抄写亦偶生错乱,
但大致上这仍是可考的。
这个手段也被后来乾隆音译所继承。
(此指官方译咒,不是民间乱加口字旁的 口英咭唎 者流。
但你也可以看到,如果真想加口字旁,其实古人什么字都可加。)
此处原译用字,我看到的版本是没有口字旁的“阿那隶”,
或许另有误抄作带口字旁的?
但此处梵语应是 anale(梵:甘露火,sing, loc)无误,
后方是le,不必口字旁。
反而你后面的“鞞拉 拔什拉/维拉 瓦就拉”的拉(我看到的都写囉),
应该加口字旁变成“啦”:这里对应的都是ra (v(a)ira vajra)。
说到 la/ra 的区别,顺便提一下林光明先生的推广教学。
林光明先生在梵咒还原以及推广梵咒教学上的努力,我很敬佩。
他的许多成果也值得参考。
但这里只说说他推广教学上把 ra 用注音 ㄖㄨㄚ 表达一事,
我不很认同。
首先当然ㄖ这个音其实不是 r,
这是汉语拼音造成的一大错乱(这音本来该是微似z的感觉)。
但这且不提,毕竟汉语欠缺r,推广上用个替代音也罢。
有问题的在,不该添入ㄨ音。
r带圆唇色彩(圆唇:就是嘴巴嘟起来的感觉,你发ㄨ音嘴巴就嘟起来),
是英语的特色,
许多其他语言 ── 包括梵语 ── 并没有这样。
把 read red 读成像 ㄖㄨㄧㄉ ㄖㄨㄝㄉ 添入 ㄨ 那是英语才这样,
(请先不要批评拿注音拼外语。林先生为推广而用注音我也赞同。)
但梵语的 ra、ri、re 就算要注音也只要 ㄖㄚ、ㄖㄧ、ㄖㄟ 就好,
应添入个圆唇 ㄨ 音,弄成不像梵语的英语腔梵语,不太应该。
ii) 维夏爹
这里问题在“夏”。但我知道这是现代华语本身的毛病。可怜可叹!
你应该会发觉到,
现代华语好像很难音译ㄍㄧ、ㄎㄧ、ㄏㄧ这类音?
其实这种现象也不是太久,是相当晚近才发生的。
是那一堆自以为遵从口语化就好,
不顾语言体系的废物语言学者害的。
本来汉语该有这类音的,至少在音译上该有区分。
像是夏,就是ㄏㄧㄚˋ或ㄏㄚˋ的音,拿来音译sh类很不该。
(不是你的错,你也只是被近代错乱的教育所害。)
这也不只是梵汉译,
阿拉伯人名 Raashid 被乱译作“拉希德”
而伊拉克地名 Hillah 译作“希拉”
同一个“希”却表达了两种相异却都常见的音:hi、shi,
这实在很不好。
其实这个“希”字在甚至是到20世纪初都还是音译hi音,
本来“拉施德”好好地用施对应shi,
却被当代人乱改!
而汉语的音译功能也从而大减。
可悲!
当然,梵语较麻烦的是,这个擦音他有sh(像英语)、s. (卷舌ㄕ)、s,
如果要用现代汉语来音译该怎么处理,
是该有点讲究。
乙)关于读咒
如果可以的话,我个人觉得能读罗马拼音的梵语是好些。
但其次的话,
与其读著用乱七八糟的现代人乱拼的汉字,
不如直接拿传统译字的华语读音来读。
至少这些传统译字几乎能与梵音有函数对应,
即,
存在函数 f、g(定义域对应域略,从底下的描述即可知),
f(梵音) = 唐译汉字,g(唐译汉字) = 现代华语读
(说几乎是因为,其实有少数错乱,只好忽略)
g°f 差不多可以把梵音系统地对应到现代华语读。
这比起没系统地乱拼写出的汉字好得多。
当然,
梵音 ─ f → 唐译汉字 ─ g → 现代华语读
两个中间过程都会有讯息流失,
只是讯息流失归流失,他至少是体系对应的,不是乱来的。
比起乱写一气结果不但讯息流失还外加难以成系统来说,
直接照现代华语读至少还好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